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ppt_第1页
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ppt_第2页
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ppt_第3页
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ppt_第4页
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森林环境的监测与效益评价,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2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2,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观测的过程。,3,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1)按调查的内容、场地、周期划分定位观测代表性森林生态环境长期观测到2004年,国家林业局建立15个半定位观测短期、临时,4,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5,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2)按监测对象和区域大小划分宏观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微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典型区域监测,6,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3)按监测目的和内容划分定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日常监测专项监测,7,2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内容,(1)监测指标确定原则代表性综合性简易化可行性分类实施原则,8,2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内容,(2)监测指标与内容气象常规指标天气、风、大气温度、土温、大气湿度、辐射、降水、蒸发森林土壤理化指标森林枯落物、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9,2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内容,(2)监测指标与内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水土资源的保持、污染对森林的影响、与森林有关的灾害、生物多样性森林水文指标水量(林内、林外、蒸发散、穿透水、地表径流)、水质,10,2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内容,(2)监测指标与内容森林的群落学特征指标森林的群落结构(年龄、大小级、水平、垂直)、生物量、生长量、凋落物量、群落养分、更新状况,11,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1)评价对象森林服务功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2)评价方法定性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定量方法,12,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历史比较评价法,13,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14,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A加法评分法直接累加评价项目的得分数nS=Sii=1,15,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B连乘评分法直接连乘评价项目的得分数nS=Sii=1,16,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C加乘评分法分大小项目两个层次,小项目得分相加得大项目的得分值,再直接连乘评价大项目的得分数mnS=Siji=1j=1,17,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直观的整体评价方法D加权评分法对评价项目按其重要性赋予权重,进行加权求和为得分数nS=wiSii=1,18,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分级评价方法按国家或地方已有的分级标准,对评价项目进行分级评价。如土壤侵蚀、空气质量等,19,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计量经济评价方法A效益的表达方式绝对效益净效益收益成本相对效益收益率收益/成本IRR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每年的净效益,20,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计量经济评价方法B效益评价方法等效替代法森林与水利工程效益相等相关计量法氧气、疗养和医疗费用补偿变异法破坏应得补偿随机评估法随机调查支付意愿,21,3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计量经济评价方法C计量经济评价步骤效益分解效益计量单项效益经济评价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评价,22,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涵养水源指标林冠截留土壤储水增加量地表径流减少量土壤入渗率,23,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水土保持指标侵蚀模数减少量土壤养分损失量减少河床淤积量径流系数侵蚀速率,24,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提高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量土壤含水量等物理指标的变化量土壤营养元素的增加量土壤酶活性变化土壤微生物变化,25,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防风护田和固沙指标农作物增产量稳定沙源,保护农田面积量降低风速林带疏透度,26,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调节气候指标蒸散量增加量春秋增温及无霜期延长天数高温减少天数(35度以上)空气湿度变化,27,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改善大气质量指标释放氧气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滞尘量负离子增加量杀菌素增加量,28,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提高土地自然生产力指标总生物量增加量光合生产力提高量生物量转化率森林分布均衡度,29,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社会经济指标社会进步系数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人均期望寿命人口城镇化比重计划生育率劳动人口就业率,30,4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社会经济指标增加就业人数健康水平提高精神满足程度生活质量改善社会结构优化犯罪率减少,31,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1)生态补偿机制概念广义: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狭义:生态功能的补偿和生态价值的补偿,32,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财政投入设置森林生态补偿税费征收生态补偿费林业部门补偿社会公众补偿社会捐赠,33,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3)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完善立法工作统一征收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将替代产业、替代能源和生态移民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