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徽因1904.06.10_1955.04.01,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结合故事、材料、照片和所学知识,请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对中国近代的知识女性形象做出合理的描述。,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的岁月,我们的追寻,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近代现代,服饰篇,“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一双白腿,简直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茅盾子夜,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之一,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佛、儒思想。,特点:宽袍大袖,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张爱玲更衣记,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别致”的张爱玲,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图为清末的一张人物合影,照片中的服饰几乎包揽了当时男服的所有款式。,奕譞、李鸿章和善庆合影,早期西装(穿西装的蔡元培),西装革履,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礼,义,廉,耻,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以文治国,三省吾身,饮食篇,南方饮食,北方饮食,中国传统八大菜系,川菜,徽菜,鲁菜,苏菜,闽菜,湘菜,粤菜,浙菜,西餐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正宗西菜的生、臊、腥颇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广东人遂参以中国传统烹饪技法加以改造,名之曰“番菜”。所以,番菜其实是中西合璧的仿西菜。虽说已经过改良,但番菜的生酸腥膻还是让中国人吃不消,番菜馆开始时的生意就并不怎么好。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番菜却一下红火了起来,“裙屐少年,巨富大贾,往往携姬挈眷,异味争尝”,四马路上番菜馆林立,总共不下十四五家。,建筑篇,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老北京的四合院,天圆地方的四合院(内向性和封闭性),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上海早期洋房,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风尚习俗篇,迫令放足,封建的旧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几代女子不惜伤筋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1)女子裹足,小知识:根据考古和史料记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将必须“裹脚”作为法令。“裹脚”是封建的民间世俗传统。,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更是禁止裹脚,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脚跟形势先融化,说到莲钩六寸长。,小脚一双,眼泪一缸,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2)男子留辫,剪辫易服,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去辫子。,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贻笑为“豚尾”、“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口头语。,清朝发型的政治意义:削平四围,留守中原。当时,清廷把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3)婚俗:繁琐复杂,简约文明,清末民初的传统婚礼,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士周,现年28岁,久寓北京,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请两位同学登台表演情景剧,内容需体现出“辛亥革命前后,社交礼仪的变化”。,传统社交礼仪,历史重现,(4)社交礼仪,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进社会风习的改良。与此同时,宋教仁,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了社会改良会,力主“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在章程中更把它具体化为三十六条。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视嘉庆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数十年,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清上海县续志序,探讨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B、革命思潮的推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生活方式、习俗朝进步文明的方向发展,这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相适应;但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变迁的趋势:,服饰篇,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衣服都以蓝灰色为主调,被称为“蓝色的海洋”。,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干部装,列宁装,“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60年代先是中苏交恶,毛泽东指出准备打仗,局势一触即发,报家卫国成为人们的梦想。那个时代的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军人梦。,“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如今的西服和纱裙,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服无论是颜色还是款式、品牌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服装多样化,流行时装,饮食篇,改革开放前:人们凭票购买,改革开放后:人们自由挑选,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建筑篇,旧中国的城市居住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小区,安居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休闲娱乐,休闲娱乐多样化。,度假村,郊区游,出境游,健身运动,上网冲浪,唱歌娱乐,休闲旅游,听演唱会,看球赛,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出现新风尚的原因?,A.新中国的成立;B.改革开放;C.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探究:,2.集邮、收集票证、收集货币和文物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从活动的方式的角度,这些人所从事的属于A.商业经营B.历史研究C.娱乐休闲D.风俗习惯,1、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随身带有粮票C.在西餐馆就餐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3、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A.B.C.D.,4.“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5.“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