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2-衣身结构原理与设计.ppt_第1页
服装结构设计2-衣身结构原理与设计.ppt_第2页
服装结构设计2-衣身结构原理与设计.ppt_第3页
服装结构设计2-衣身结构原理与设计.ppt_第4页
服装结构设计2-衣身结构原理与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衣身的结构原理与应用,人体的主要静动态参数全省的部分转移和分解转移(知道有哪5大省)原型转省(两题)公主线分割线(前后片)必考褶裥口袋的类型有哪些,服装结构设计2,服装与艺术工程系服装工程教研室刘运娟,基本纸样采得的两种方法,上体结构特征,上装原型,衣身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一章衣身的结构原理与应用,衣身结构分析,教学要求了解基本纸样采得的两种方法;了解上体结构特征,掌握上体主要静动态参数;掌握衣身结构变化原理;掌握利用剪切法、旋转法进行衣身结构变化的原理;会利用衣身原型进行各种款式的服装结构变化。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剪切法、旋转法进行衣身结构变化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此原理进行各种款式的服装结构设计。,学习指导,学时分配14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学习指导,第一节基本纸样采得的两种方法,一、立体方法1.定义:在中号规格人台上,用立体裁剪方法采得的基本纸样。2.立体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优点:1)更好地符合人体的结构特征2)修正过程使服装着装效果好3)能解决复杂的造型,如不对称、波浪、缩褶4)了解人体的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的转换关系局限性:1)松度难以估计,手法难以掌握上2)设计的成本很高3)立体的方法不适于成衣化生产二、平面构成定义:以人体体型特征及款式造型需要为依据,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性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变化原理及美学法则,通过平面制图的形式,绘制出所需结构图。,第二节上体结构特征,一、上体主要静动态参数(一)人体静态参数1.肩斜度:前1922后1719前肩斜度后肩斜度2.颈斜度:女19男173.手臂下垂自然弯曲平均值女6.0cm,男6.8cm,第二节上体结构特征,(二)人体动态参数1.腰脊关节活动尺寸,第二节上体结构特征,2.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尺度,第二节上体结构特征,3.颈关节活动尺度,第二节上体结构特征,二、测量部位胸围(bust)乳点(bustpointBP点)腰围(waist)臀围(hip)中腰围(middlehip)颈根围头围以前额和后枕骨为测点用软尺水平测量一周7臂根围经肩点、前后腋点水平测量一周8臂围9腕围10掌围将拇指并入掌心,用软尺绕掌部丰满处水平测量一周,1背长2腰长腰围到臀围线长度3袖长自肩点经肘点至尺骨下端4前身长以乳点为基点向上延伸至肩线(约肩斜二分之一)向下延伸至腰线为后身长5全肩长6背宽7胸宽8衣长自后颈点至衣服所需长度9后腰节长颈侧点经背肩胛骨到腰围线上的长度,围度测量,长度及宽度测量,三、放松量的大小,1.形态舒适量2.生理舒适量3.装饰舒适量三者的关系:如满足1则2就可以,但满足3,1不一定满足,(一)放松量的组成部分:,(二)颈部放松量,(三)人体躯干部位放松量,第二节上体结构特征,上装原型结构制图,第三节上装原型,作图步骤:1.作长方形:宽B*1/2+6=47cm(成品B=94cm),长背长=38cm2.作基础线:胸围线B*1/6+7.5=21.2cm,胸宽线B*1/6+3=16.7cm,背宽线=B1/6*+4.5=18.2cm。侧缝线胸围1/2处向后片偏移1cm。3后领窝线:后领宽=B*1/12=6.8cm,后领深=后领宽/3=2.3cm4.前领窝线:前领宽=后领宽-0.2=6.6cm,前领深=后领宽+1=7.8cm5.后肩斜线、前肩斜线(前后肩斜线差1.5cm)6.完成袖窿弧线7.胸围大点、前腰省、后腰省、侧缝省,本讲作业布置:1.完成上装原型制图,1:52.将上装原型用硬纸板拓下,1:5,标注前后腰省与胸凸点;并准备5份左右的副本(较软的A4纸即可),下节课携带剪刀等工具。,第三节上装原型,第四节衣身的变化原理与应用,一、胸省的构成与转移二、肩胛省的构成与转移三、衣身的变化原理与应用四、衣身原型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省,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二)全省的分解与转移的方法(剪切法)1.全省的部分转移全省的部分省量转移至全省以外的任何位置,剩余部分含在腰围线中成为放松量;部分省量的转移,以前片原弯曲的腰线移成水平线为准2.全省的分解转移贴身设计:把全省用尽服装造型并不都是贴身的,服装结构应适应人们的生活环境,活动范围和审美习惯等多方面的要求。就胸省而言,也应满足人们这些需要。所以在胸省的用量中往往只用全省的一部分,尽管采用全省的贴身设计,也习惯于分解使用,这样能使造型更加丰满适体。,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1.颈侧省设计,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2.肋省设计,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3.公主线结构设计必考省的构成(5大省都有什么)与转移,定义:公主线设计往往是通过乳点上下连成断线,实质是两个省的组合把部分省移到肩部,使腰线呈水平状,同时把剩余在腰上的省量复原。注意:当我们选择贴身设计的时候,需要完成全省的余缺处理,但是根据理想立体造型原则,如果全省的处理都集中至一个地方,虽然在使用量上是相同的,但造型效果生硬死板,使穿着着和观者都有不舒服的感觉。全省的分解转移,分解省的部位越多,造型和实体越接近。,公主线的省转移,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4.肩胸结构设计,将全省分别移到肩部和前中线上,完成后的纸样腰线呈上弧线。,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胸省的构成与转移练习题,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1.领胛省的设计,生产图,款式图,转省,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2.肩育克的设计在肩部画出的一条水平分割线,肩育克的设计是有功能性要求的,贴身和宽松对肩育克线的选择不大相同。一般贴身的肩育克线设计,都与肩胛骨有关。,男衬衫肩育克线,生产图,转省,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肩省的构成与转移练习题,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三、衣身变化原理与应用,(一)前后衣身原型的定位(胸省用量与前后腰线对位,前袖笼开度的制约关系)当胸省施用量胸凸省量时,前后腰线呈水平状态,前后侧缝线对位,成为贴身或半贴身设计。,2.当胸省施用量胸凸省量时,前后腰线和侧缝线错位,后腰线要同前片最低腰线取平,前后缝错位应以后侧缝线为主,开深修顺前袖窿。,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注:无胸省设计时,使胸凸量全部变成袖窿深度结果会使胸部造型过于平缓。为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常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法:(1)以胸凸余量的一半做前后片实际的对位标准(2)将后衣片衣身加长11.5cm,与前衣片最低腰线对位做实际腰线。,(二)应用1.衣身上的分割线设计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款式图,裁片图,结构设计过程,例1.利用侧缝省的装饰性直线分割,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2.侧体分割与胸省的结合,款式图,结构设计过程,裁片图,分割线设计练习题,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刀背线(曲线分割的公主线),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直线和曲线的组合分割,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2.衣身上的褶裥设计应用,例1.前中缩褶,款式特点在功能上为了胸部隆起,突出缩褶的华丽风格缩褶和活褶除了用在较合身的塑形和装饰的设计外,还常用在较宽松的结构中。而褶裥只适合宽松和半宽松的设计,这是因为贴身结构不利于发挥褶裥的那种悬垂性,有秩序的飘逸风格。作用:为了胸部隆起,同时以改变一般的省、断缝结构而突出缩褶的华丽风格,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基于转省的前中缩褶设计,剪切法演示,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2.前胸普利特褶设计,款式图,裁片图,结构设计过程,褶裥适合于宽松和半宽松的设计,因为贴身不利于发挥褶裥那种悬垂性,有秩序性的飘逸风格。方法:为了达到胸省和褶裥的结合,褶位应使用在有利于合并省的位置上,所以纸样中前胸8个褶的边褶设在通过胸凸的位置,首先将一半胸凸量的省移到通过乳点的肩部褶位,在分别平衡,平行追加各暗褶量,后片腰线与前片最低腰线对齐,是前片袖窿的错位部分去掉。,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例3.肩育克缩褶设计,款式图,裁片图,结构设计过程,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褶裥练习题,贴身的褶裥设计,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四、衣身原型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分析:宽松?贴体?省、褶、分割线2.前后衣身原型定位后腰线延长11.5或二分之一胸凸量定位3.确定衣长线4.进行胸围放缩:后侧缝放松量最大其次前侧缝;后中和前中放松量最小本例:后侧2.5,前侧1.5缩:主要前侧缝收缩5.调整袖窿深点为什么要调整袖窿深点?(1)宽松型开深比例:(2)胸围不增加,袖深总加深1.01.5(3)露肩式,无袖,袖深提高127.绘制前后领口线8.绘制前后肩线:抬高、放宽抬高:后前前更斜女前=21女后=19宽松减少肩斜度,前1515:4后1315:3.5放宽:确定后肩端点(二分之一肩宽)后肩斜线(0.31)=前肩线9.绘制前后袖窿弧线10.绘制其他线,休闲圆摆女衬衫衣身,L=75cmB=B*+18cmS=44cm,第四节衣身的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休闲圆摆女衬衫衣身结构设计,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一、前后腰节长的变化在服装结构制图中,男上装如西装后腰节长通常要比前腰节长2-2.5cm左右。对背部肌肉特别发达者,前后腰节差数还应相应加大。在童装的制图中,采用前后腰节长相等的结构形式。女装衬衫一般采用前后腰节长相等。女西装、两用衫等服装常常采用后节略长于前腰节长0.7cm。对胸高体,前后腰节长应根据实际而定。,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二、撇门的作用要知道什么是撇门用在什么地方下一页有具体用途定义:前中线(即搭门线)上端向后撇进的量,俗称撇势。当劈尖落在胸围线附近,称胸撇门,取0.52.5。当劈尖落在肚围线附近,称肚撇门,取1.46。撇门设定的原因,适用合体造型,宽松服装不采用撇门。,(一)作用:1.符合人体胸部曲面的需要右图实质转换了一部分胸省。(胸省、胸宽与胸撇势)2调节前肩冲量,使袖窿弧线达到理想状态,肩袖造型完美。前后3.对于腆腹体型,加大肚撇门,可满足腹围要求。,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二)应用1.衣身前中不开襟的服装,如套头衫、T恤衫等无法用撇门。2.衣身前中开襟的宽松服装,如休闲装、运动装、工作装、衬衫、茄克衫、童装等可不用撇门。3.胸部用省的女式前开襟服装及其他合体型服装,可少用撇门量。撇门量约为0.51cm。4.男女西装及毛呢关门领制服用较多的撇门量。其中女装撇门量为11.5cm,男装撇门量为1.52cm。以上均为正常体。同等条件下挺胸体应加大撇门量,驼背体要减少撇门量。,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四、胸背宽线与袖笼窿宽的变化怎样调节1.圆胖体圆胖体体型较浑厚,胸宽和背宽相对减小,袖窿宽相应增大。2.扁平体扁平体体型较扁薄,胸宽和背宽相对增大,袖窿宽相应减小。3.驼背体驼背体胸宽较小,背宽较大,整个袖窿宽前移。4.挺胸体挺胸体胸宽较大,背宽较小,整个袖窿宽后移。,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五、肩缝线的变化1.肩斜度正常体型男子人体的肩斜度为20左右;女子人体为21左右。平肩体型肩斜度略小,溜肩体型肩斜度略大。要把实际人体的肩斜度正确地反映在服装上,必须根据人体的形态进行综合分析。2.肩缝线的外形肩缝线的外形是由肩部的体型特征、服装的款式特点及熨烫归拔工艺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前后肩缝多为直线形或前肩缝呈外凸形、后肩缝呈内凹形。3.肩缝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后肩线要比前肩线略长。长出的部分称后肩吃势,吃势一般在0.31cm,它的大小与面料的质地、省缝情况、服装款式特点有关。后肩缝吃势主要通过后肩缝的缩拢,以满足人体肩胛骨突起及前肩部平挺的需要。,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六、袖窿外形的结构及变化袖窿是人体腋窝形态在衣片上的反映,袖窿的位置、大小及形状由人体腋窝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决定的。袖窿结构是由袖窿深、袖窿宽和冲肩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以肩点、前后腋点为基准构成的椭圆状袖窿又称基本袖窿,是袖窿的最小尺寸,因此缩小袖窿尺寸是很有限的。袖窿开度是指在基本袖窿的基础上开深或开宽,袖窿开宽不能超过侧颈点,开深几乎是没有限制的。根据这个原则可以确定袖窿的开度范围。宽松服装配深度大,宽度小,窄长型袖笼合体服装配浅而贴近腋窝,接近椭圆形,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七、侧缝线的位置及变化侧缝线通常位于身体厚度中央稍偏后的位置。不同的款式特点、不同的结构形式,侧缝线位置也不相同。如西装(三开身结构)比衬衫(四开身结构)的侧缝线偏后。侧缝线的变化是指侧缝线相对于垂直线的变化。服装越宽松,侧缝线越趋于平缓,直至完全成为直线结构。这种直线结构的侧缝线既可是竖直的直线又可是外倾的直线,与服装的造型有关。相反,服装越合体,侧缝线越接近人体的曲线。,第五节衣身的结构分析,八、衣身口袋的结构及变化衣袋是服装主要附件之一,具有装饰和实用功能。口袋的时装化,使其装饰意义越来越重要。衣袋从结构上可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又有很多造型变化。(一)贴袋贴袋可做成方形、尖角形、圆角形、不规则形等各种几何图案等。贴袋在结构上大致可分为有盖、无盖和子母贴袋(在贴袋上再开袋)等形式。(二)挖袋挖袋是在衣片上剪出袋口尺寸,内缝袋布,又称开袋。从袋口缝纫工艺的形式可分为单嵌线、双嵌线、箱型口袋等;挖袋还可加盖各式各样的袋盖;从袋口形状又可分为直列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