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摘要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在进水COD、BOD5和SS 分别为6401 230、160382、164322 mg/L的情况下,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6492、924、3460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一级标准。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当容积负荷为6 kg/(m3d),系统对COD去除效果较好。废水处理成本为1.28 元/m3,经济效益明显。关键词印染废水;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絮凝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29X(2012)10-0081-04印染废水是国内外公认的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具有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单独采用传统生化处理工艺,处理效果较差,难以达到排放要求1。某印染企业染色工序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硫化青光染料、助剂(硫化碱、纯碱、保险粉和双氧水等)和表面活性剂(烷基磺酸钠)等。具有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可生化性差和水质复杂等水质特点。根据该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笔者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对该废水进行了处理。在接触氧化法和絮凝沉淀之前,利用酸化池内的水解和产酸细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提高整个工艺的处理效率2,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一级标准。为难降解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1 水质与分析方法该印染厂废水排放量为600 m3/d,要求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废水水质与排放标准如表1 所示。表1 原水水质参数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BOD5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SS 采用重量法测定;pH 采用pH 酸度计测定;DO 采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测定。2 结果与分析2.1 工艺流程组合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废水通过厂区内排水管网收集进入格栅池,去除大颗粒杂质和其他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鼓风曝气均化水质、均衡水量。之后经提升泵提升至兼性池(水解酸化池)中,兼性池中含有大量的兼性细菌,利用其水解和产酸作用提高废水的生化性。然后自流入接触氧化池,池内设置半软性填料,为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床。生化池中代谢脱落的细菌、SS 随废水依次流入絮凝反应池、胶羽池和沉淀池等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上部清水经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沉淀池底部污泥用泵打入污泥池浓缩脱水。图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2.2 主要构筑物、设备及设计参数格栅池。总容积为58 m3/座,有效水深为2.5 m,设置两道格栅。粗、细格栅均采用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将污水送入水泵和主体构筑物前,需设格栅以拦截较大杂物,防止堵塞水泵及管道,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隔油池。总容积36 m3/座,有效水深1.2 m,地下式钢混结构,1 座。由于油易黏附且具有隔离效果,故设隔油池截留废水中的浮油,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调节池。总容积197.1 m3,有效容积138 m3,有效水深3.5 m,气水比101。池内设曝气管,废水经曝气管中空气的搅拌可均化水质、均衡水量,并能保证水中的颗粒物不沉积于池底。水解酸化池。厌氧折板反应器(ABR)的结构形式,总容积280 m3,有效容积205 m3。DO 控制在1.23 mg/L 之间,停留时间为9 h,有效水深为5.5 m。池底布置多排穿孔管,废水从池底进入,搅动池底污泥,保证废水与水解酸化泥充分接触。接触氧化池。总容积230 m3,有效容积170 m3,有效水深为4.3 m,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池内填充弹性组合填料,填料上布满生物膜,采用鼓风曝气和微孔曝气扩散器充氧,填充率为78%,各串填料间的安装距离为50 mm。反应絮凝池。为钢混结构,地上式,有效容积为26.8 m3,池中设有LJF-1700 型立轴式机械絮凝搅拌机1台,搅拌速度3.5 r/min,系统自动控制的PAC与PAM 加药泵向废水中定量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使废水中形成大颗粒易沉淀的矾花,通过沉淀去除废水中SS。沉淀池。为钢混结构,地上式,与反应絮凝池合建。有效容积为89.2 m3,有效水深为2.4 m,停留时间为2.8 h。在絮凝池中形成的矾花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污泥抽至污泥池进行脱水处理,池内设斜管以提高沉淀效果。污泥池。设1 座辐流式污泥浓缩池,钢混结构,有效容积为120 m3,停留时间为11 h。带式脱水机、污泥泵和加药泵各1台,浓缩污泥进入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消毒池。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为30 m3,有效水深为2.8 m,停留时间为1.5 h。池中投加次氯酸钠消毒杀菌,废水最终达标排放。2.3 工艺特点笔者试验采用水解酸化(兼性)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在水解阶段其可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用胞外酶水解为小分子的溶解性有机物。酸化阶段可将溶解性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CO2等。兼性生化处理段对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可将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的长链有机物打断,为后续的好氧段创造有利条件。概括起来该工艺有如下特点:(1)不存在污泥膨胀,由于微生物是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脱落与增长自动保持平衡,故正常运行时无需回流污泥。(2)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简单、剩余污泥产量少。(3)水解酸化池中悬挂组合填料,提高了污泥泥龄和污泥浓度,有利于对污染物的去除。(4)为使污水处理运行稳定,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部分设备采用自动控制。(5)采用该工艺辅以微孔曝气,氧的利用率较高,运行成本降低。2.4 水解酸化池2.4.1水解酸化池对COD的去除效果水解酸化池对COD的去除效果如图2 所示。图2 水解酸化池对COD的去除效果当进水COD在6401 230 mg/L 之间时,出水COD变化较大,COD去除率维持在24.26%36.42%。水解酸化池主要作用是提高废水的好氧可生化性,虽对废水的COD去除率不高,但经其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由0.2 上升到0.39,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这为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提供了条件。且水解酸化对冲击负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不产生污泥膨胀,勿需污泥回流3。2.4.2水力停留时间对BOD5/COD的影响试验考察了不同停留时间下水解酸化池出水的BOD5/COD,期间保持气水比为101。结果表明,废水经水解酸化后,当停留时间分别为3、6、9、12、15 h时,出水BOD5/COD分别提高了13.3%、21.5%、32.6%、22.3%、17.8%。这说明水解产酸菌把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有利于好氧处理的高效运行4。当停留时间为9 h,BOD5/COD达到了0.43。继续延长停留时间,BOD5/COD反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此时水解酸化反应已经基本完成5。因此在水解酸化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为9 h 时,可大幅度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反应的进行。2.5 生物接触氧化池2.5.1容积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当水力负荷在1.0 m3/(m2h)时,进水容积负荷从4 kg/(m3d)递增到6 kg/(m3d),其COD去除率递减不明显,说明接触氧化法耐冲击能力较强,去除率仅仅从73.3%降至68.7%。当反应体系中容积负荷由6 kg/(m3d)增至10 kg/(m3d),COD去除率骤然下降至41.3%6。故当容积负荷为6 kg/(m3d)时,生物接触氧化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2.5.2生物接触氧化对COD的去除效果经过水解酸化阶段,出水色度为100250 倍,COD为556738 mg/L,BOD5/COD为0.32 以上,pH降至6.5 左右。生物接触氧化对COD的去除效果如图3 所示。此阶段进水COD和出水COD变化幅度没有水解酸化阶段大。出水COD维持在247324 mg/L 之间浮动,去除率维持在51.13%65.31%7-8。图3 生物接触氧化对COD的去除效果2.6 BOD和SS 的去除各处理单元对废水BOD的去除效果见表2。表2 系统对BOD的去除效果由表2 可见,水解酸化阶段BOD去除效果不甚理想,仅维持在16.84%31.15%之间。而在接触氧化阶段,对BOD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的变化范围为57.66%68.14%。经过最后的斜管沉淀,出水BOD进一步降低(低至924 mg/L)。因此经过各处理单元的去除,BOD的去除效果显著,总去除率为92.86%94.44%(均值93.69%)。各处理单元对废水SS 的去除效果见表3。表3 系统对SS 的去除效果由表3 可见,经过前期的格栅池和调节池,水解酸化池进水SS 已被去除大部分,去除率达到48.13%63.98%。而在接触氧化池阶段,出水SS 去除效果不甚理想,去除率维持在17.05%34.48%。这还要归功于接触氧化池中的弹性组合填料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的吸附、截留作用等。当经过斜管沉淀池后,去除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出水SS 在3460 mg/L之间波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一级标准。经过多个处理单元的去除,SS 总去除率为71.43%85.09%(均值78.53%)。2.7 运行效益分析2.7.1工程总投资该污水处理设施于2009 年4 月初进行调试,于2009 年10 月通过环保部门的竣工环保验收。工程总投资89.67 万元,其中土建部分为53.36 万元,工艺设备为24 万元,其他部分为13 万元。由于工程建在厂区,土地使用费忽略不计。2.7.2运行成本分析废水治理系统日常运行费用由电费、药剂费、人工费及其他费用等构成。(1)电费:总运行功率为20.26 kW,实际运行功率为15.7 kW,每天运行24 h,按运行360 d/a 计则电耗为135 648 kWh,电费0.6 元/(kWh),则消耗电费为226 元/d。(2)药剂费:所用药剂主要为PAM、PAC 和脱色剂,PAM 用量为24 kg/d,单价为5 000 元/t;PAC 用量为18 kg/d,单价为6 400 元/t;脱色剂用量为21.6kg/d,单价为3 500 元/t;其他药剂费为50 元/d,则药剂费为360.6 元/d。(3)人工费:人工按4 人计,每人月工资1 000元,则人工费用为133 元/d。(4)其他费用:包括折旧费,维修费等。折旧费按年等额资金回收法计,资金回收系数取0.054,检修维护费率取1.2%,共约50 元/d。废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后,处理成本约为1.28元/m3。3 结论与建议(1)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地处理印染废水。当进水COD、BOD5和SS 分别为640 1 230、160 382、164 322mg/L 的情况下,它们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6492、924 、3460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一级标准。(2)当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9 h 时,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处理的进行。当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为6 kg/(m3d)时,其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3)废水直接处理成本为1.28 元/m3,在经济上是可行的。(4)该组合工艺基本不存在剩余污泥处置问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处理后的废水经消毒后回用于生产实践,不但减少了企业废水的排放量,而且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参考文献1吴慧芳,陆继来,王世和,等. ABR 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0): 52-54.2王有志,鲍利,郭伟筠.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麦芽生产废水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4):17-19.3刘海成,常张红,王现丽,等.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应用实例J. 工业水处理,2010,30(10):84-85.4 Yang Jian,Wa Min,Li Dan. Treatment of anthraquinone dye wastewater by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aerobic proces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4,1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照明设计与安装合同协议条款
- 江西省鹰潭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幸福除夕夜作文250字13篇范文
- 写人作文我的同学550字13篇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
- 春节出游作文800字10篇
- 早教知识培训课件
-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50字11篇范文
- 产品质量检查与改善方案标准操作模板
- 早搏的鉴别诊断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基础乐理与视唱》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网约车司机安全培训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细胞学科普讲座模板
- 1云南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流程
- 混凝土劳务加工合同模板
- 2019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整本教材课后习题全部答案
-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实施方案
- 吊篮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 1《哦香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2030年中国天然气制合成油行业需求量预测与营销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