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3工业盐中NaCl含量的测定,思考1.如何测定工业盐NaCl中含量(重要指标)2.所测定工业盐的质量是几级,能力目标,1.能用沉淀滴定法测定工业盐中NaCl的含量,2.能正确制定采样、制样、确定分析方案3.会规范使用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和吸量管。4.会配制AgNO3标准溶液,知识目标,1.掌握沉淀滴定法测定工业盐中NaCl含量的方法;了解实验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2.掌握常见的沉淀滴定法的原理、计算;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溶度积常数及原理、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3.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学习情境,1实验原理:样品溶液调至中性,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根标准溶液滴定测定氯离子。2实验仪器和试剂:一套滴定分析仪;注意:测定氯离子用的容量瓶、滴定管和移液管必须预先经过校正。本方法所用试剂和水未注明要求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标准溶液的配制与使用必须进行温度校正。氯化钠(GB1253):0.1mol/L标准溶液,硝酸银(GB670):0.1mol/L标准溶液铬酸钾:10溶液,3试验程序:取25g粉碎至2mm以下的均匀样品(氯化镁不必粉碎,称40g),称准至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200mL水,加热近沸至样品全部溶解,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必要时过滤)。从中吸取25.00mL于2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吸取25.00mL(含6070mgCI-),置于150mL烧杯中,加4滴铬酸钾指示剂,均匀搅拌下用硝酸银0.1mol/L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出现稳定的淡桔红色悬浊液,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4.结果的表示和计算:氯离子含量()(V-V0)TAgNO3/CI-/W式中V-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V0-空白试验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TAgNO3/CI-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mg/mL);W-称取样品质量,mg。,5.允许差,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差时应重做,若不超差则取平均值作为报告值,7实验结果分析:判断原盐NaCl质量是否合格?产品质量为几级?(查阅国标),相关理论知识,一.沉淀滴定法概述: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法中一种。对沉淀滴定反应要求:1.溶解度要小;2.沉淀表面吸附力要小;3.有合适指示剂;4.无干扰应用较广的是生成难溶银盐的反应,即银量法。Ag+Cl-=AgClAg+SCN-=AgSCN。,分类:银量法按照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方法的不同,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应用:测定Cl-、Br-、I-、Ag+和SCN-等,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如食盐水的测定,电解液中Cl-的测定以及农业、三废等方面经常遇到的Cl-的测定等。,二.莫尔法,原理:以铬酸钾(K2CrO4)作指示剂的银量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Cl-(或Br-)。根据分步沉淀原理,用AgNO3溶液滴定时,AgCl首先沉淀出来,待滴定至化学计量点附近时,随着AgNO3的不断加入,溶液中Cl-浓度减小,Ag+浓度相应地增大,砖红色Ag2CrO4沉淀的出现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其反应为Ag+Cl-=AgCl(白色)2Ag+CrO42-=Ag2CrO4(砖红色),测定条件,1.要严格控制K2CrO4的用量。如果指示剂K2CrO4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沉淀Ag2CrO4析出就会提前或滞后。最佳量CrO42-=5.810-2(mol.L-1)注意:考虑K2CrO4颜色影响实际值略小2.溶液应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pH=6.510.5)条件下进行滴定注意:溶液中有氨存在,因为易形成Ag(NH3)2+溶液酸度以控制在pH=6.57.2为宜。若试液为强酸性或强碱性,可先用酚酞做指示剂以稀NaHCO3或稀HNO3调节酸度,然后再滴定。,3.方法干扰1)与CrO42-生成沉淀的Ba2+、Pb2+等阳离子,2)与Ag+生成沉淀的PO43-、AsO43-、SO33-、S2-、CO32-、C2O42-等酸根,3)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的Fe3+、Bi3+、Sn4+等离子存在,都应预先分离。4)大量的Cu2+、Ni2+、Co2+等有色离子存在,也会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因此可知莫尔法的选择性是较差的。,4.莫尔法可用于沉淀Cl-或Br-,但不能用于测定I-和SCN-,因为AgI、AgSCN的吸附能力太强,滴定到终点时有部分I-或SCN-被吸附,将引起较大的误差。AgCl沉淀也容易吸附Cl-,在滴定过程中,应剧烈震荡溶液,可以减少吸附,以获得正确的终点。,佛尔哈德法是以铁铵矾NH4Fe(SO4)212H2O作指示剂的银量法,分为直接滴定和间接滴定两种方法。(1)直接滴定法原理:在硝酸介质中,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含Ag+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白色沉淀AgSCN首先析出,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稍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的配离子FeSCN2+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其反应为Ag+SCN-=AgSCN(白色)Fe3+SCN-=FeSCN2+(红色),三.佛尔哈德法,滴定条件:1.滴定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H+0.3molL-1),而不能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否则Fe3+将产生深色的Fe(OH)2+等配离子,影响滴定终点的确定。2.强氧化剂、氮的低氧化态氧化物、汞盐等能与SCN-反应,干扰测定,应预先除去。,(2)间接滴定法原理:在含有卤素离子(X-)的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标准滴定溶液,再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的AgNO3。其反应式为Ag+X-=AgXAg+SCN-=AgSCN(剩余)Fe3+SCN-=FeSCN2+(红色),注意:1.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应避免难溶沉淀的转化,多消耗NH4SCN标准滴定溶液AgCl+SCN-=AgSCN+Cl措施:1)接近化学计量点时,要防止用力振荡2)AgCl沉淀后先过滤,再用NH4SCN标准滴定溶液回滴滤液中的Ag+3)滴定前,先加入硝基苯,使AgCl进入硝基苯层而与滴定溶液隔离2.测定I-时,指示剂应在加入过量的AgNO3后才加入,以避免I-对Fe3+的还原作用。3.佛尔哈德法是在硝酸溶液中进行的,故选择性高,原理: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色的有机化合物。它的阴离子被吸附在胶体微粒表面之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形,引起吸附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借以指示滴定终点。例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时,可用荧光黄吸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荧光黄指示剂是一种有机弱酸,用HFIn表示,它在溶液中解离出黄绿色的FIn-阴离子:,四.法扬斯法,测定条件:1)保护好胶体(加入淀粉或糊精)2)控制适当的酸度,使指示剂呈阴离子状态,以便吸附3)指示剂吸附性能要适中。胶状沉淀微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4)避光操作以防硝酸银见光分解,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1.标准溶液概念:已知准确浓度溶液2.配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需要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其纯度要求99.9%,通常用基准试剂或优级纯物质;2)物质的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十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国数字气味城市发展机遇与市场机遇探讨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第一教育集团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国银行淄博市张店区2025秋招笔试会计学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包头市九原区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邮储银行鹤岗市萝北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选词填空题专练50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贵港市桂平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理解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焦作市中站区2025秋招笔试管理营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赣州市赣县区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商丘市民权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理解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申请法院司法赔偿申请书
- 锻造操作机安全检查表模版
- 400字作文稿纸可修改模板
- 迪尔凯姆社会学主义的巨擎汇总课件
- 防排烟系统施工安装全程验收记录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阀门安装及阀门安装施工方案
- YY 9706.240-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40部分:肌电及诱发反应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JJF 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 GA 358-2007警服材料口袋布
- 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