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妇科内分泌患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本妇科内分泌患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本妇科内分泌患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本妇科内分泌患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本妇科内分泌患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的护理,.,2,痛经,.,3,痛经,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合并头痛、乏力、头晕、恶心等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4,分为:,原发性: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宫颈狭窄,.,5,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少年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还与内分泌、精神、遗传、免疫等有关,.,6,临床表现,生理方面:症状:下腹痛疼痛位于下腹中线或放射至腰骶部、外阴与肛门,少数可放射至大腿内侧。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缓解,可伴随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等体征:多无异常心理社会方面,.,7,处理,对症治疗为主镇痛药、镇静药、解痉药口服避孕药有治疗痛经的作用还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益母草】,.,8,护理,健康教育注意经期卫生,禁止性生活,加强经期保护,预防感冒,合理休息,加强营养重视精神愉快,.,9,护理,缓解症状腹部局部热敷或进食热饮服用止痛剂药物处理:口服避孕药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应用生物反馈法,.,1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教学内容,.,12,卵巢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关系,.,13,定义:简称功血(DUB),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存在。,主要表现:月经周期长短不一月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病年龄:绝经前期50%生育期30%青春期2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4,一、分类,(一)无排卵性功血85%(二)有排卵性功血1.黄体功能不足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15,(一)无排卵性功血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反应异常围绝经期:卵泡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下丘脑垂体对性激素的正反馈调节反应性降低3.生育期:某种刺激引起短暂无排卵(二)排卵性功血:神经内分泌失调1.黄体功能不足:LH峰值过低,黄体发育不全。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黄体萎缩过程延长,缺少血LH高峰,诱因过度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改变气候骤变,二、病因及病理生理,.,16,(一)症状1、无排卵性功血:子宫不规则出血,出血期间不伴腹痛或其他不适2、有排卵性功血:(1)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可有不孕或妊娠早期流产。(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且出血量多。(二)体征:贫血貌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出血时子宫较软。,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不易自止,四、临床表现,.,17,(1)诊断性刮宫止血,内膜增生或分泌(2)子宫镜检查内膜增厚充血活检(3)基础体温测定(4)宫颈粘液结晶检查(5)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6)激素测定,(三)辅助检查,月经来潮前或来潮6小时内进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第5日。,无排卵性呈单相曲线排卵性表现为双相型黄体功能不足高温相幅度低,缩短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高温相下降缓慢,.,18,(一)无排卵性功血1.支持治疗2.药物治疗青春期以止血和调整周期,促使卵巢恢复功能和排卵为主。围绝经期止血后调整周期、减少经量。3.手术治疗刮宫(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治疗前应常规)子宫内膜去除子宫切除术,8小时内见效,24-48小时内出血基本停止孕激素(药物性刮宫)适用于体内有一定水平的雌激素的病人雌激素适用于体内雌激素不足者,主要用于青春期功血雄激素减少出血,主要用于围绝经期患者联合用药三合激素(围绝经期用)其他止血药物安络血、止血敏、云南白药、三七等,雌、孕激素序贯法人工周期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将雌、孕激素序贯应用,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或生育期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者雌、孕激素合并应用适用于生育期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者,适用于青春期和育龄期病人常用:氯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五、处理原则,.,19,黄体功能不足:促进卵泡发育,刺激黄体功能及黄体功能替代。常用:CC、HCG、黄体酮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常用:孕激素、HCG,(二)排卵型功血,五、处理原则,.,20,1.补充营养2.维持正常血容量3.预防感染4.遵医嘱使用性激素5.加强心理护理,(1)按时按量服用,不得随意停服和漏服。(2)药物减量必须按规定在止血后才能开始,每3日减量一次,每次减量不得超过原剂量的1/3,直至维持量。(3)维持量服用时间要考虑月经周期问题。(4)指导病人就诊。,六、护理措施,.,21,经前期综合症,(PMS)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的综合症临床表现:精神行为改变水钠潴留疼痛低血糖症状,.,22,护理措施,心理支持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时的指导,.,23,闭经,.,24,闭经,妇科疾病中常见症状,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分:原发性继发性,.,25,原发性闭经,较为少见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尚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26,继发性闭经,下丘脑闭经:最常见的一类特发性因素精神性因素体重下降和营养缺乏剧烈运动药物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子宫性闭经其他原因或内分泌异常,.,27,临床表现,生理方面症状:年满16岁仍无月经,曾正常但又停止6个月以上体征:全身检查、妇科检查心理社会方面,.,28,实验室检查,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实验促性腺激素及其他甾体激素测定垂体兴奋试验阳性其他试验检查,.,29,处理原则,1、全身治疗2、心理学治疗3、病因治疗4、性激素替代疗法5、诱发排卵,.,30,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按医嘱用药指导患者调整工作、生活节奏,建立患者认可的锻炼计划,增强适应环境改变的体能,学会自我排泄心理抑郁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31,围绝经期综合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包括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40岁左右),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平均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32,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围绝经期最早的变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继之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雌激素:绝经后血中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孕酮:明显降低雄激素:仅为育龄妇女一半促性腺激素: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33,表现,月经改变全身症状:潮红、潮热精神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