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 第五章-心脏骤停病人护理_第1页
外科护理 第五章-心脏骤停病人护理_第2页
外科护理 第五章-心脏骤停病人护理_第3页
外科护理 第五章-心脏骤停病人护理_第4页
外科护理 第五章-心脏骤停病人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心搏骤停患者的护理心搏骤停:指因严重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引起的心脏骤停。)在患者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有效血泵功能消失的情况下,导致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如果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恢复措施,恢复是可能的,否则可能导致死亡。一、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由心脏病本身引起,冠心病是最常见的非心脏性心脏骤停由其他影响心脏的疾病或因素引起,(2)临床表现,1。心音消失,主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无法测量。2.突然失去知觉或伴有全身性抽搐。心跳停止30秒导致昏迷。3.呼吸停止或叹息,大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20 30秒内。(2)临床表现,4。瞳孔扩大和光反射消失。5.苍白或发绀的皮肤。6.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或扑动是最常见的;心电图-机械分离;(3)心室静止,呈直线,无电波,或仅有心房波。临床诊断,患者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可诊断为心脏骤停。早期判断心脏和呼吸骤停的主要依据是a .呼吸骤停b .心电图呈直线c .瞳孔反射消失d .意识丧失伴有大动脉搏动消失e .脉搏消失且血压无法测量。2.病人,女性,46岁,突然失去知觉,不能被叫出来。判断心脏骤停的主要方法是a .听心音b .做心电图c .观察瞳孔d .触摸颈动脉e .测量血压。治疗原则是在停循环的4-6分钟内大脑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一旦确认心脏骤停,应立即在现场进行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可分为五个基本方面:评估;(2)基本生命支持(BLS)或cAB操作;高级生命支持(ACLS);心脏骤停后的治疗;长期治疗。3.脑缺血缺氧不可逆损伤需要多长时间?4 6分钟?7 8分钟?9 10分钟?10 15分钟?15 20分钟1。心肺复苏的开始阶段,(1)意识和反应的判断:判断过程要求在10秒内完成,(2)请求帮助:在病人失去意识后,立即呼叫帮助或通知急救中心。(3)体位:将患者仰卧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如果你在床上,你必须吸烟枕头和板。如果病人俯卧,头部、躯干和下肢应同时转到仰卧位。对于怀疑颈部受伤的患者,头部、胸部和脚趾应平移并保持在同一水平。任务一,判断意识,1,与时间赛跑,基本生命支持人工循环,体外心脏压迫:压迫部位是胸骨下1/3的交界处。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钟,成人按压深度大于5厘米。无论是单人心肺复苏术还是双人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 2,任务A,基本生命支持-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法,C,基本生命支持-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法,以下是关于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陈述,错误是:A .病人仰卧在硬板上b .按压部位是胸骨下段C .按压时胸骨下压超过5 cmd。按压频率为60 80次/分钟。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患者,男性,60岁,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护士发现他在查房时失去了知觉,停止了呼吸,瞳孔扩大。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应为A.2: 30B.2: 40C.2: 50D.1: 15E.1: 30,患者,男,46岁,溺水后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医务人员到达后接受心肺复苏。判断心脏按压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有:a .测量血压;b .呼叫患者;c .触摸桡动脉搏动;d .触摸颈动脉搏动;e .观察胸部波动,基本生命支持-气道通畅;1 .上提下颌(下巴)法;2 .下颌支持法:如有颈部损伤,基本生命支持-恢复呼吸;1 .口对口人工呼吸:换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潮气量为700-1000毫升;2 .口对口人工呼吸以下关于人工呼吸的说法是错误的:a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b .首先,它被吹两次,然后每分钟吹10-12次c .每次吹只有在看到明显的胸部波动时才有效d .人工呼吸应该在气道通畅后迅速进行e .在吹气和吸气时应该捏住鼻孔,高级生命支持应该与基本生命支持相结合。心肺复苏常用药物如下:(1)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2)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心肺复苏中除肾上腺素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它是治疗和预防心室颤动的首选。(3)碳酸氢钠:要纠正酸碱失衡,必须保证充分的通风。(4)阿托品:改善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抑制腺体分泌,有助于改善通气。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洛贝林、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a .肾上腺素b .洛贝林c .阿托品d .利多卡因e .碳酸氢钠护理措施1。意识和反应的判断拍或摇病人的肩膀,喊出病人的名字。如果没有反应,考虑病人失去知觉。2.将康复体位放置在患者可以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的位置,并将患者的前臂靠近身体。3.静脉通路的建立。快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以维持有效循环和使用各种抢救药物。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氧气(流速为5 6L/min),进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5.心电图监测观察抢救效果,必要时进行除颤起搏。6.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抢救过程。复苏后的治疗(1)安排专人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心率应保持在80 120次/分钟。(2)为降低颅内压和防止脑水肿,可在头部和腹股沟等大血管上放置冰袋和冰帽,使体温保持在32 35,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脱水剂和细胞激活剂,以保护脑组织。患者头部和上身抬高10 30cm。(3)密切监测血压,患者的血压应保持在80 90 mmHg/50 60 mmHg,如果血压不能测量,应通知医生。(4)复苏后呼吸功能不完善,表现为不规则呼吸、浅呼吸、潮式呼吸、间歇呼吸等。鼓励患者咳嗽和咳痰等。必要时应使用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或气管切开术。(5)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判断病情。(6)预防感染,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尽早拔除插管,合理使用抗生素。患者,男性,48岁,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失去知觉,他的家人要求进行“120”急救。医务人员赶到时发现,病人的心跳和呼吸停止了,嘴里含着大量的呕吐物。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a .口对口人工呼吸b .胸部外部心脏压迫c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d .冲击治疗心前区e .清除呼吸道, 14。心肺复苏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a .减轻脑水肿b .纠正酸中毒c .吸氧d .治疗原发性疾病e .维持有效循环,(15 16个问题同题干)患者,男,28岁,车祸后右大腿开放性骨折,大出血,患者ap5.心音消失,微弱或进行性心率下降,较大儿童心率30次/分钟,婴儿80次/分钟,新生儿,护理措施,1。复苏程序与成人相同。2.气管插管模型的选择1 10岁儿童气管插管直径公式为年龄(岁)/4 3。3、护理措施。人工循环胸部心脏压迫部位是两个乳头之间的中线,年龄较大的儿童用双掌法,儿童可以用单掌法;婴儿可采用双指重叠环抱按压法,新生儿也可采用环抱法或单手手指和中指按压法。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压迫深度为胸腔前后直径的1/3 1/2,易出现大动脉搏动。新生儿的压缩通气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