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儿童维权(党校)PPT课件_第1页
农村妇女儿童维权(党校)PPT课件_第2页
农村妇女儿童维权(党校)PPT课件_第3页
农村妇女儿童维权(党校)PPT课件_第4页
农村妇女儿童维权(党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妇女儿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2009年全国有71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的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全国妇联妇女权益部2009年开展的一项失地妇女调查显示,有77.7%的被调查妇女失去了全部土地,,我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群体差异,中西部农村妇女的教育、健康和服务状况尚处于偏低的水平。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也有障碍,调查显示,女性在各级领导岗位上任职的比例偏低,担任正职的女性更少。仅有2.2%的在业女性成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是男性相应比例的一半。高层人才调查显示,所在单位,一把手是男性的占80.5%,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没有女性的占20.4%。有30.8%存在“同等条件下男性晋升比女性快”的情况。揭示出传统性别分工、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社会文化偏见对妇女参政的深刻影响。此外,性别歧视现象仍存在且有所“回潮”,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男女比例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7.7和4.4个百分点。,妇女儿童权益为什么需要特别保护,我国妇女享有哪些权益,妇女维权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一、妇女儿童权益为什么需要特别保护,在现实生活中,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是为了改变不平等历史地位和妇女的特殊生理机能的需要保护儿童合法权益是孩子权利和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常被漠视,农村的农业生产、孩子遇到的问题、个人遇到的问题都集中在留守妇女身上,虽然她们跟外出务工的丈夫也有联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丈夫每年只回家一次,他们之间通过电话联系,但超过五分之一的妇女跟丈夫每次通电话的时间都不超过3分钟,她们也不会去丈夫务工的地方去看望丈夫。调查显示,63.2%的妇女经常感到孤独,42%的留守妇女经常哭泣,69.8%的妇女经常感到烦躁和焦虑”。,今年4月,成都商报报道了14岁孩子在8小时之内被父亲殴打了17次的新闻。这个孩子叫阳阳,他四季都住在比“宠物窝”还差的阳台,只有一草席。一年前,他辍学后,就再也沒出过家门。社区、妇联和派出所介入后了解到,这位父亲面对屡教不改的“熊孩子”阳阳,选择了家庭暴力。,一、为什么要用法律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妇女儿童维权: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学校等教育机构,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依法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教育和保护身心健康、合法权益,虐待子女、不让子女上学,危房上课、体罚学生,社会上的个人、单位、团体、组织、政府部门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通过依法履行职责进行专门保护,游戏厅和网吧容留学生,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郑重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中国妇女九大上也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一)“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政治:提高妇女的参政比例,如何落实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妇女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农村妇女完成义务教育的占47%,许多贫困和流动人口中的女童不能完成义务教育,招生中仍存在性别歧视;劳动: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落实不到位,妇女享受社会保障和职工福利的程度低于男性,生育保险的全国平均覆盖率低;,(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对妇女权益保护提出了新要求,财产: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财产权益得不到保护,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男女不平等尤为突出人身:拐卖妇女、利用妇女进行色情活动、堕毙女胎、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妇女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问题日益突出;婚姻家庭:家庭暴力问题困扰、离婚妇女财产权益难以实现。,法律基础:宪法1992年,颁布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修正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结构第一部分总则(第1章)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第二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27章)财产权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第三部分法律责任(第8章)第四部分附则(第9章)婚姻法,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二、我国妇女享有的具体权利,主要包括六项权利:1、政治权利;2、文化教育权利;3、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4、财产权利;5、人身权利;6、婚姻家庭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新中国60年:妇女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完善,最早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纪兰(前)参加田间劳动,1、妇女享有政治方面的权利。,这个权利主要包括我们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权利,以及对国家公务员行使监督权。,妇女与男子共享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九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第十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十一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特有的政治权利“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女干部。”“对于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批评或者合理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听取和采纳;对于有关侵害妇女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压制或者打击报复。”,妇女权益保护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2、女性享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权益,主要是指女性享受的就学、升学以及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权利。,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陈玉梅(左)在路灯下和李惠玲一起读书,义务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男女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其中妇女权益保护法特别对“受教育中的性别歧视”、“保障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根据城镇和农村妇女的需要,组织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强化了妇女的文化教育权益。,反对受教育中的性别歧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6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保护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尤其是弱势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3款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创造条件,保证贫困、残疾和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针对城乡妇女需求组织妇女接受培训的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0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根据城镇和农村妇女的需要,组织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向教育部门投诉或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求助向妇联组织投诉,妇联组织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妇女权益保护法第53条)向人民法院起诉(妇女权益保护法第58条),妇女维护受教育权的途径,3、妇女享有劳动权益,我们国家妇女在劳动权益方面有和男性平等同工同酬的权利,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还特别规定了从女性自身生理特征所特有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法律除了规定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不得歧视女性,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这些平等的劳动权益以外,还特别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对妇女实施特殊保护。国家除了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等权益之外,还特别推行生育保险制度。,妇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4、妇女享有财产权益,妇女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现阶段,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反映比较明显的,或者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房屋的所有权,家庭财产的共有权,对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财产权,以及我们处理婚姻家庭财产的时候,对妇女权益的倾斜的权利。,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三十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如今,妇女已依法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那么在“妇女的继承权”、“妇女对家庭共有财产享有的所有权”、“农村妇女的土地使用权”等具体方面法律又是怎样规定的呢?,法律依据继承法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四条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在以下情况,妇女可以成为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当妇女身为人妻其丈夫死亡时,她可以成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当妇女身为女儿,其父母死亡时,可以成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当妇女身为母亲,其子女死亡时,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法第十条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五条丧偶妇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对父母尽义务较多的女儿可以多分遗产,继承法第13条第三款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妇女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妇女对家庭共有财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所有权,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妇女的宅基地使用权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2条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第33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农村妇女的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出嫁女、离婚、丧偶妇女的土地权益保护,5、妇女享有人身权利,女性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利。人格权就是妇女的人格权利不受侵犯,妇女的身体健康不受侵犯。同时,在人身权利当中,法律也规定了,从妇女自身的身体特征出发,也规定了女性在其它方面的保护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6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九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拐卖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的妇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儿童的相关保护,高某在人贩子汪某手中以6000元购买一名妇女卢某,当夜高某对卢某实施了强奸行为。不久后,公安机关得到群众举报后组织警力解救,遭到高某及其堂兄三人暴力对抗。当日下午,卢某最终得到营救,案件告破。判决:人民法院以拐卖妇女罪判处人贩子汪某无期徒刑(依据刑法第240条);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强奸罪、聚众阻碍被收买的妇女罪对高某依法数罪并罚,判处高某尤其徒刑12年(依据刑法第236条、241条、242条);以妨害公务罪判处高某堂兄三人有期徒刑3年。(刑法第242条、277条),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1条禁止卖淫、嫖娼。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对妇女进行猥亵活动。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妇女进行淫秽表演活动。,严禁利用妇女进行色情活动,妇女人格权的保护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2条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相关法律责任第59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的,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40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性骚扰救助途径,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人民法院起诉向妇联组织投诉,妇联组织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6、妇女享有婚姻家庭权利,主要是妇女作为婚姻家庭一方,依法享有财产权,依法享有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家庭事务的权利,依法享有教育子女的权利,以及在处理婚姻问题当中,妇女所特有的权利。,为什么亚洲妇女正在拒绝婚姻,这意味着什么经济学人,在日本、台湾、韩国和香港,过去10余年平均结婚年龄显著上升,妇女为29岁至30岁,男性为31岁至33岁。大约1/3的日本妇女在30岁出头时还没有结婚,其中约一半不准备结婚。在台湾,35岁至39的妇女有1/5是单身。在曼谷,40岁到44岁的妇女有20%单身,东京是21%,在新加坡,该年龄段中上过大学的妇女有27%单身。,双重负担是亚洲妇女拒绝结婚的重要原因,妇女即使有全职工作仍被要求承担照顾责任,而她们的丈夫则轻松得多,这种情况在亚洲尤其严重,而且为照顾孩子中断工作后很难重新就业,因此亚洲妇女越来越对婚姻持悲观态度,同时经济独立带来了选择独自生活的条件,妇女教育程度越高,不婚比例越高。,如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离婚妇女的在财产分割上的权益,婚姻法第十三条: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预防和制止对妇女实施的家庭暴力第46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相关法律责任第58条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相关法律: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妇女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离婚妇女在财产分割上的权益,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三、女性维权的途径和方法,1、全国各级人大2、各级政府3、公安机关4、各级妇联组织5、新闻单位,(一)家庭暴力的维权,家庭暴力就是家庭成员一方以言语或者暴力形式对家庭成员的另一方进行暴力侵害,也就是说,发生在家庭当中的家庭成员的暴力。可以在夫妻之间发生也可以在兄弟姐妹之间发生,当然也可能在父母子女当中发生。,李阳家暴离婚案,2011年8月底,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妻子李金(Kim)在微博上公开曝光李阳对她实施家暴,并公布了数张照片为证。历时一年多,2013年2月3日,法院公开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不堪忍受长期家暴泉州安溪一女子挥刀刺死丈夫,“反家暴”命案,2009年5月16日,一场类似的血案,发生在安溪感德镇。当日凌晨4点多,42岁的王某清在忍受丈夫家庭暴力十几年后,忍无可忍,趁着丈夫熟睡,从房间里拿起了一块九斤多重的石臼,往李某思的脑袋砸了十几下。之后,又捡起房间里的一条电线,死死地勒在丈夫的脖子上,直至丈夫死亡。2011年7月6日,在大连务工的孙某因多年来经常被丈夫徐某打骂,在又一次夫妻冲突时用皮带勒死了丈夫。2012年4月25日,湖南省郴州市章宜县的雷某被丈夫李某暴打后,夜晚11点时,从厨房拿出菜刀,朝李某的头部连砍数刀,导致李某死亡。在此之前,雷某已遭受丈夫残酷的家暴长达18年之久,因为畏惧李某对自己家人的人身威胁而不敢离婚,而是在绝望中曾三次选择自杀。2013年2月8日,昆明市东川区发生一起命案,嫌疑人王某趁丈夫唐某熟睡时用家中柴刀朝对方的颈部砍去,致唐某当场死亡。原因是王某因丈夫长期酗酒后对其进行打骂,并多次威胁王某要将其父母杀死。2014年3月13日,来自广西灌阳59岁的余某,因不堪忍受丈夫的长期打骂,心生报复之念。凌晨2时许,余某持月挂(当地一种劳动工具),斜对着躺在床上的唐某生的太阳穴附近击打了三次,致其严重颅脑损伤死亡。,可以寻求的方法:,1、我们要重视第一次家庭暴力2、对于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要及时报警3、要避开家庭暴力锋芒4、及时保留证据5、积极寻找法律的救济途径,把侵害事件告诉亲友邻居,一是能劝说施暴者,二是起警戒作用。向当地民政部门、妇联求助,可获得法律服务、医疗救治等人文关怀。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10”,公安机关已将家庭暴力纳入“110”出警工作范围。在受到家庭暴力时,应当注意人证、物证、鉴定结论的收集和保存,以备将来在追究对方责任或者诉讼时获取有利地位。,家暴维权总结:,为了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受暴者要敢于向外界求助,一是向亲朋戚友求助,如长辈、关系较好的邻居。二向村(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求助。三是向妇女组织、工会求助。四是向公安机关求助。五是对家庭暴力案件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诉讼中应注意的问题:管辖、证据,(二)劳动权益的维权,1、对妇女就业权益的保护。2、对妇女职业权益的保护。3、对妇女离职权益的保护。4、对妇女特殊劳动权益的保护。,注意的问题:程序、管辖、证据。,(三)财产权益的维权,1、共有财产制是法定夫妻财产制的主导制度。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2、夫妻特有财产制度进一步完善个人财产的法律保护。,(1)一方的婚前财产,明确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特有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予合同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3、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夫妻财产制度中的充分体现,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对婚前、婚后财产的权利进行约定的法律制度。这里指的财产权利,包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管理、收益、处分,以及将来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归属等等,农村离婚妇女财产权益易受侵害,一是缺乏证据意识。由于农村妇女大多平时不掌管家庭经济,离婚时对财产说不清楚,也没有相关证据,如果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