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部课程 搜索课程、视频、公开课策划 首页 精品课程 读书 52 本经典好书,五步帮你打造完整知识体系 乡土中国:中国的基层社会特征 主讲老师: 蜜读团队 蜜读团队 他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们心怀阳光、执着勇敢;他们是文学的信徒,书海里的书虫, 梦想的践行者。志在开发让人更轻松、更简洁、更高效的阅读方式。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华夏大地之上, 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以农业为生, 以土地而活, 中国和乡土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土地是中国人的生之根本。 想要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和结构,乡土中国是一本必读书。它是学界公 认的中国乡土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主要探讨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 礼治制度、血缘和地缘等问题,并解析了农耕文化下乡土社会的基本形态,处处 充盈着真知灼见。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作者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一生严谨治学,实地考察并总结了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乡土中国成书于 20 世纪 40 年代,集结了费先生 14 篇研究性文章,视野宏大,见解精辟。虽然年 代悠久,但它的理论价值、学术见解,放到现在依旧值得借鉴。 书中,费先生的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平易晓畅、简洁明快。能做到这些,除了卓 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缘于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感情。一 提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有多少人是高高在上,站在仰视视角看待问题的呢?好像 乡土社会理应被轻视和批判。 费先生不同, 他的著作中看不到对乡土社会的偏见, 也没有伪知识分子式的嘲弄, 反而能帮读者解除一些对乡土社会以及乡下人的刻板印象。读过这本书,你会了 解: 中国人为什么讲究长幼有序, 为什么故土难离, 为什么爱攀交情、 拉关系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乡土中国,沿着费先生的思路,一窥中国基 层社会的究竟。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谁家往上数三代不是农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 所有非乡土人士的祖辈都是从乡土里走出来的,乡土是中国人血液中的本色。 的确,华夏文明建立之初,就是以农业为根基,以农为生是中国人的传统,无论 走到哪,中国人都离不开跟土地打交道。哪怕是到了寒冷的北极圈,中国人住下 了,也要撒一些种子,看能不能长出庄稼来。 中国之所以发展成一个农业大国,跟地理位置有关。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地大物博,有长江、黄河两条大河,水源充沛,外加温 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农业。于是,远古的先人们开始以耕种为生,世世代代守 着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人口激增,粮食需求量加大,先人们开始不 断开辟新土地, 并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增加产量, 由此中国的农业社会日渐成型。 另外,中国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几乎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之中。东部大 海环绕,南部丘陵起伏,西部、北部高原耸立。地理上的封闭,造就了中国人骨 子里的保守习惯在一个地方扎根定居,一旦住下就不愿意再迁居,也不愿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意轻易改变已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古代人世世代代以农为生,从而致使了中国农 业发展上的源远流长。 直到今天,乡土社会在中国依旧占据着主流位置。它悠久而庞大,有着独特的乡 土本色 首先,乡土社会讲究长久定居,安土重迁。 在乡土社会,农业占主导地位,农民离不开土地,并以土地为中心聚居。土地是 不可能移动的,所以农民也不会移动,这就导致了乡土社会人口流动不频繁。农 民就像粘在了土地上一样,世代繁衍,哪怕遇到了自然灾害或战乱,他们也很少 离开自己的家乡。 其次,乡土社会的人们习惯聚居生存。 这也是形成村落的原因,聚居生存有这样几点好处: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一、每家耕种面积小,为小农经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离得很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乡民们需要合作,聚居在一起,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 一代的发展起来,成为大的村落。 最后,乡土百姓的身上具有天然的乡土气息。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有些原先在乡下生活的人会离开乡 间,前往城市打工生活。初来乍到的乡下人对城市环境不熟悉,常常会做出很多 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有的城里人便会讥笑乡下人“土气”。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 如果能刨除贬义色彩, 用 “土气” 来形容乡下人的确很合适。 因为乡下人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土地是他们的命脉,乡下人和土地无法分割, 他们沾染上土地的气息再正常不过。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而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正是中国社会的根基。中华大 地上有四分之三的人靠着在田间劳作生存,土地是乡下人的命根,土气是农民的 标识,也是中国人世代靠着土地繁衍生息的标志。 所以,看到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城里人不但不应该轻蔑,反而应该钦佩。他 们的双腿扎在泥土里, 头上顶着烈日, 挥洒汗水, 他们是中国人传统生活的缩影, 他们身上自然而纯朴的泥土气息也理应得到尊重。 在现代,随着中国的发展,文盲率越来越低,哪怕是在乡村,孩子们也会上学、 高考,然后离开家乡,去城里求学工作。但在费孝通先生写乡土中国的那个 年代,中国的文盲率非常高,尤其在乡下,文盲比比皆是。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很多人觉得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乡下人愚蠢,“脑子不行”。但费先生认为, 不识字不能证明乡下人愚蠢,他们不识字不是因为没有识字的能力,而是没有识 字的条件。 曾有小学老师说,教授家的小孩比乡村小孩更聪明,学得更快,识字更多,乡村 小孩无论识字量,还是识字速度,都远不如教授家的小孩。但这能证明乡村小孩 比教授家小孩脑子更笨,智力更低吗? 反过来看看,乡下小孩种庄稼、抓蚂蚱、干农活样样是能手,教授家的小孩却四 体不勤五谷不分,就能证明教授家的小孩动手能力不行,干农活方面比乡村小孩 更蠢笨吗? 答案是否定的。乡下小孩识字慢,教授家小孩不会干农活,都是各自不同的生活 环境造就的。教授家的小孩有更多机会接触书本,每天耳濡目染,自然识字多, 识字快;乡村小孩每天跟农活打交道,干起活来自然得心应手。所以不能通过识 字慢就说乡下小孩更愚蠢,也不能因为乡下人不识字就说他们“脑子不行”。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在 20 世纪上半叶,乡土社会中的乡民接触文字的机会非常少,文字在乡土社会 的发展缓慢,得不到普及,所以,乡下人在乡土社会根本没有识字环境。 为什么文字在乡下发展得非常缓慢呢? 首先,因为乡土社会对文字没有需求。 文字的出现是为了传递信息和记忆, 只有在人们传达信息时受到空间和时间阻隔 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到文字。 首先空间上离得远,两个人想传递信息却见不到对方,语言无法交流,就只能通 过文字来传递信息,写信或者古代的飞鸽传书就是最好的案例。 其次在时间上,老一辈人想留下点文化传承给晚辈,比如家族的历史、经验、文 化、教训,这些东西口头上不好传递,只能通过文字来传承,像著名的钱氏家 训就是通过文字来传递家族观念的。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在乡土社会人们传递消息时,几乎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阻隔,所以文字对乡下 人的用处不大,也就很难普及。 乡下人是聚居生活, 一个大家庭的人全部生活在一个村子里, 街坊邻居都是熟人, 彼此的空间距离很小。有什么事儿需要处理交代,走两步找到对方,或者找人传 个话,通过语言交流就能解决问题,根本不用文字传递,而且这种面对面的交流 比文字来得更方便更省事。 在时间上,乡土社会的长辈想要传授经验给晚辈,也都是口头交待的。因为他们 留给子孙的,经验多于思想。比如告诉晚辈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庄稼 生了害虫怎么办等,这些经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能传授,并且会逐渐融入到 晚辈的生活之中,根本不用通过文字来记录。所以在乡土社会中,文字并没有需 求。 第二点是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要记忆的范围和现代都市的人是不 同的,他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变化,需要记忆的知识也非常有限。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乡土百姓在一片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世代繁衍,子孙靠着长辈留下的生 活经验过活,已经足矣。他们不需要有很多记忆或者知识,很多事儿忘了也就忘 了,甚至比记着还要好,所以文字在乡土社会没有发展潜力。 第三点是文字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产物。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用,服务于政 府和皇家,根本不是乡土社会的必需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 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 不过,现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的农民大多数已经摆脱了 文盲的命运, 因为科学种田和操作机器的普及, 使得乡土人士也有识字的必要了,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乡土社会的与时俱进,也给文字提供了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中国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就是自私自利, “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那种“私”。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但费孝通先生认为,“私”不是乡下人的专属,城里人也一样。在城里,只要是 公共区域、公共物件,就很少有人爱惜。什么东西一旦贴上了“公家的” “免费” 的标签,人们要不私自占有,要不就肆无忌惮地破坏,就像公共厕所里的免费厕 纸经常不翼而飞一样。这是一种缺乏公德心的表现,西方人也常因为这一点诟病 中国人。 为什么中国人的个性偏“私”,缺乏公德心呢?这跟我们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 有关。 中国的社会格局是差序格局,西方是团体格局,这两种格局的区别在于一个重视 交情, 一个重视规则。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费先生给我们举了两个很生动的例子。 他说:西方的社会格局就像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捆成一把,几把捆成一扎,几 扎捆成一捆,几捆捆成一挑。每根柴在整个挑里都从属于特定的捆、扎、把。每 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在西方社会,这些捆、扎、把就是一 个个团体。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团体之间有明确的界限,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界 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和制衡。团体中的每个人,对团体也 有着很强的责任感。 而中国的社会格局是差序格局。与西方社会的捆柴不一样,差距格局就像把一块 石头丢在水面上,然后激起一圈圈波纹。一块石头就是一个中国人,激起的一圈 圈波纹就是他的社会关系。这个波纹可大可小,是充满变化的,是偏感性的,是 态度暧昧的,是迷糊不清的,这就是中国人社会关系的特点。 差序格局对中国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讲究长幼分明,尊卑有序。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靠“人伦”维持的,所谓人伦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说到底就是等级秩序的体现,要君臣有序,长幼有序,尊卑有序。 在这种差等关系中,各人有各人应该遵守的规则,晚辈要对长辈尊重,臣子要对 君主服从,女子要从夫从子等。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第二,差序格局使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前面说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投入水中,然后荡起圈圈波纹。石子是波 纹的中心,我们也是自己社会关系的中心,因此在看待问题时,就习惯从自己的 角度出发,继而就有了偏私的倾向。 中国人的特点是,要么过分热情,要么十分冷漠,这也是差序格局导致的。中国 人对自己社会圈子里的人非常热情, 甚至可以拔刀相助, 因为圈子里的都算是 “自 己人”。面对“自己人”时,我们会克己修身,也就是更能约束自己不做不道德 的事。 但当和不同的社会圈子交集在一起时,我们就会变得冷漠,因为对方不是“自己 人”。和陌生的邻居共用一块走廊,我们会堆积大量的杂物,希望自己能多占一 块地,然后谁也不愿意打扫,既不讲公德又不讲情分。因为和陌生人相处,根本 不必通过克制自己,来博得对方的好印象。 第三,差序格局造就的社会圈子可大可小。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石子投入水中是激起千层浪还是荡起小水花,取决于石子的大小,而一个人的社 会圈子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个人的身份地位。 中国人的社会圈子是具有伸展性的, 可大可小。 你要有权有势, 社会圈子自然大, 谁都愿意攀附你;你要是落魄贫穷,社会圈子就会缩小,甚至门可罗雀,无人问 津。这就是俗语中所说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所以中国人对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受要比西方人深刻得多。 不同的社会格局会造就不同的道德观念,中西方的道德观念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的“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是由宗教观念塑造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 不但是西方人道德观念的来源,还是支持遵守行为规范的力量。 在宗教观念下,西方人有两个重要的派生信念:一是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二是 神会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这就使得西方人在道德观上注重平等,友善。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而在中国的“差序格局”中,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我们的道德观 念是儒家思想塑造的,我们重视“克己复礼”,也就是克制自己,尊重礼教。孝、 悌、忠、义是每个中国人都要遵从的道德要素,“仁”是这些要素的总和。 在缺乏具体化团体的乡土社会中, “仁” 的体现最终会回归到私人的伦常关系上, 这让我们只对自己的伙伴“仁”,对没有关系的人则不闻不问,这就是中国人对 外人冷漠,在公德心上有所欠缺的原因。 本章我们将分两块来讲,首先我们来了解乡土社会中的男女关系。 中国家庭扩大的路线是, 从一个小家庭繁衍成一个大家庭, 最后演化成一个氏族。 一个大氏族就像一个事业单位,赋有经济、教育、政治、宗教信仰等各种功能。 子女们为了氏族的荣誉或壮大,有必要牺牲自己的感受,服从纪律,排斥私情。 在乡土社会中,夫妇间的感情很淡漠。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因 为也“没什么话可说”。夫妻二人一早起来就要各忙各的事,根本就没有工夫说 话。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因为劳动分工不同, 男人通常要出去劳作, 女人则留在家里操持家务。 干完活后, 男人通常也不急着回家,哪个男人要是整天在家里守着老婆,反而会被人看作没 出息。所以乡村的男子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他们更愿意在茶馆、烟铺甚至街 头逗留,寻找消遣。在那些地方,男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 回到家后,如果这一天夫妇合作顺利,做得好,没出事,那也没什么话可说;做 得不好,大不了吵上一架,吵完了依旧是没话可说,第二天起来,仍然会延续前 一天的方式继续生活。 在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范围中产生的,男的和男的在 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和孩子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外,性别不 同和年龄不同的人之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把生育外的许多事务,拉入到夫妻关系中所引起的结果。夫 妻间要劳作,还要煮饭,饲养牲畜,照顾孩子、老人,繁杂的劳动让他们根本没 时间谈情说爱。长此以往,也就导致了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之间,比较 矜持和委婉,无法像西方人那样大胆地表达爱意。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了解完乡土社会中的男女关系,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乡土社会中的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中秩序的维持,靠的是“礼治”。礼治中的“礼”,并不是我们常说的 “文明”“礼貌”,而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说明这些行为 是对的在饭桌上请长辈坐主位,晚辈绝不能和长辈抢位置,这就是礼;电 视剧康熙王朝里,已经是一国之君的康熙帝还是要处处听从皇祖母孝庄的旨 意,这也是礼。 礼是乡土社会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 经过一代代传承遗留下来, 它是无形的, 但却被人们默默地遵从着。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上说,“礼”和法律无异,法律也 是一种行为规范。但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 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则是靠传统来推行的。 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让人有一种敬畏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和人的关 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学习过,不会问及理由,只当 那是理所当然。所以,礼的推行并不依靠暴力或权力,而是依靠教化。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长期的教化会把外在的规则化成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是靠身外的权 力,而是靠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当然,乡土社会的“礼治”也有残酷的地方。人们遵循传统行事,却不会考虑这 个传统是否合理,是否尊重人性。比如从前的男人觉得打老婆天经地义,别人管 不着,这就是不合理的“礼”; 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因为受到礼教约束, 不得不遵从母亲的无礼要求, 休掉了爱妻刘兰芝, 最后导致两个人双双殉情而死, 这也是一种不合理的“礼”。 幸好,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社会中的“礼治”已经逐渐被“法治”取代,这是 一种进步的表现,也是一种让人性得以释放,不被礼教所束缚的表现。 在农村没有诉讼,也没有律师,律师是城市的产物,乡下只有“说和”人。两家 出现矛盾了,找一个有威信的人来当中间人,坐在一起帮着评评理,说和说和, 从而调解问题。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乡土社会没有诉讼,是因为乡下人不愿意打官司,除了官司不好打之外,更因为 几乎没有官司可打。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民周围都是认识的人,谁是谁 非大家心里自有明鉴,有过错的人会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所以打官司几乎没 有必要,不到万不得已,乡民不会进衙门打官司,因此,法律在乡土社会没有生 长的土壤。 既然乡土社会以“礼治”进行管理,那管理的权利在谁手里的呢?山高皇帝远, 法律波及不到乡土社会,皇帝也顾及不到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就自然而然地衍生 出了一种趋于稳定的无为政治。当然,这里所说的“无为政治”,是对于统治者 而言的,在乡土社会内部,这种“无为政治”就是长老统治。 在乡土社会,最有威信的人通常是那个最年长的人,比如宗族里的大家长,或者 是家庭里的当家人,他们就是所谓的“长老”。 长老权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是教化权力,顾名思义,它是通过教化人,然后得 以实现对乡土社会的统治的。在乡土社会中,年轻人是遵循着年长人的足迹一步 步向前走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向年长的人寻求建议。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年长的人在诠释传统、教化晚辈方面,具有无可非议的资格和权力。平时生活中 产生纠纷时,一般也由长老作为权威,来评判是非黑白。 德高望重的长老, 是乡土社会中 “礼” 的象征, 也是正确的行为范式和道德标准。 乡土社会注重礼治,注重传统,相对稳定,变迁不快,这也为长老权力的存在和 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但这种长老统治也存在很大弊病。 比如, 长辈们继承了上一代的一切方法、 标准, 然后用旧传统教育着新时代的年轻人,这些传统应付眼前的生活也许还可以,但 却未必能够应付新时代。 而在教化的过程中,长老如果迂腐不化,则对后代没有任何好处。在电视剧中, 我们常常能看到家族中的长老以自己的身份压人,不给晚辈留有自由生活的空 间,肆意压制而又不讲道理。电视剧大宅门中就是这样,家族中的“长老” 二奶奶,一直看不起儿媳杨九红“窑姐”的出身,所以一辈子都没让她进自己的 家门, 还把杨九红的女儿从襁褓中抢走占为己有, 因而造成了杨九红悲剧的一生。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社群的建立与形成,靠的是血缘和地缘。 血缘性的乡土社会是指同村生活的人都有着血缘关系, 乡民们都是或远或近的亲 戚。由于乡土社会很稳定,不易发生改变,所以极易因为血缘结合而形成血缘社 会。过去我们常常能够见到一个村里的人都是同一个姓,乡人彼此间都是亲戚关 系,在这种社会中,年长的人对晚辈具有强迫和压制的权利。 身处一个血缘社会是无法选择的,因为我们无法决定谁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很多 人难以摆脱血缘社会的牵制。不过在民国时期,很多进步青年为了挣脱血缘社会 的禁锢,纷纷逃离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追求自由,像萧红、张爱玲都有过这样的 经历。 了解完血缘社会,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地缘社会。 地缘社会的意思很简单,假如你住在一个社区里,你和你的邻居没有血缘关系, 但由于你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从陌生到熟悉,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地缘性的社 会。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另外费孝通先生还认为,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因为稳定的 社会鲜少有人口流动,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地区,久而久之,他们不但 血缘上有联系,也达成了地缘上的结合。所以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血缘是地 缘的前身。 还有一种地缘性社会和血缘间有着微妙的关系,比如各国的“唐人街”、华人社 区。实际上,住在唐人街的人并没有实质的血缘关系,但他们都是中国人,身上 留着华夏民族的血液,所以,这种地缘性社会也有着血缘上的渊源。 在亲密的血缘性社会中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容易发展商业。 因为我们不好意思卖给自己亲人东西,亲人间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 馈赠式的。比如姐姐家的孩子过生日时,你要给红包;过年了,亲戚之间要互相 送礼拜年等等,这样的交易具有局限性。 在血缘性的社会很难建立起商业基础,但是,乡村也需要商业、贸易往来,多出 的粮食、饲养的家畜、腌制的泡菜,也需要以商业的形式进行交换。此时,外乡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获取更多课程添加微信45138940 人的身份就为乡土社会中的商业发展带来了便利, 外乡人就成了乡间商业活动的 媒介,因为我们彼此毫无血缘关系,所以我们之间的贸易就会更加轻松简单,没 有了人情的负累,帐就很好算清。 本章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血缘性社会未来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横岗小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通市属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智能制造的自动化技术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大数据分析
- 2025湖南娄底市市直学校公开招聘教师16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才引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科研助理招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4年新和县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真题
- 2025湖南邵阳市新宁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宁县金融服务中心选调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 民办学校未来发展策划与实施方案
- 临床课题申报书范例范文
- 锅炉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天津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 (免费分享)工商银行业务委托书打印版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套课件
- (完整)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五四制青岛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安全用药》课件(定稿)
- 直播场景搭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