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控制QC成果工程人找工作_第1页
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控制QC成果工程人找工作_第2页
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控制QC成果工程人找工作_第3页
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控制QC成果工程人找工作_第4页
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控制QC成果工程人找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QC成果发布会资料,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5合同段,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控制QC成果,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小组情况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五、确定目标和目标可行性分析六、原因分析七、要因确认八、制定对策九、对策实施十、效果检查十一、巩固第一阶段成果并开展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十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十三、效果检查十四、相关施工图十五、后续工作计划,北仑高架桥位于北仑区境内,桥梁中心桩号为:K21+356.147。起点位于小横山北侧,北仑支线铁路南侧,分别上跨清水河,北仑铁路支线及规划大碶编组站(现状为单股铁路,交角165)、太河路(现状为城市道路,全宽30m,交角为75)、G329(现状为12.5m宽沥青道路,交角为157.3)、西太河,终点位于国家储备粮库北侧,与大碶互通主线桥连接。另外规划长江南路(全宽28m)从本桥第十孔穿越;规划中河路(全宽42m),利用本桥第72、73、74孔穿越。北仑高架桥全长2907.7m,主要结构为预应力砼组合箱梁、预应力砼现浇箱梁。布跨形式为左幅830+(25+30+44+33)+3630+234+(29+40+33)+334+(40+42+50+28.707)+3430、右幅830+(40.5+44+25+22.5)+3630+234+(33+40+29)+334+(40+50+42+28.707)+3430。下部结构为花瓶墩、柱式墩身、预应力盖梁、承台基础、桩基础。北仑高架桥共分双幅38联,计有砼103997方,钢筋13809.4吨,钢绞线2315.4吨。,一、工程概况(1-1),1.1项目概述,1.2主要工程数量及结构形式,预应力盖梁长15.3m,厚度有1.8m和2.2m两种,高度等截面段1.1m,斜截面段0.8m,共有146个预应力盖梁。下接墩柱为3.5m*1.5m单柱,每侧悬臂长度为5.9m,悬臂长度较大。单个盖梁有C40砼41.6方,预应力钢绞线1553kg,钢筋7185kg。,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2),2.1QC小组成立情况,二、小组情况(2-1),为控制好独柱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于2010年09月01日成立了“中铁十局集团宁波穿好项目部独柱式预应力盖梁QC攻关小组”。QC小组成立原则为:以关键技术为指导,力求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主要人员由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组成,进行该项课题的攻关。小组自成立以来,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讨论,共计对该盖梁施工初步设计方案做了几次大的改动:一是通过计算,将原设计的抱箍支架修改为满堂支架,最后修定为简易型钢立柱支架。课题研究开始时间为2010年09月05日,本小组平均年龄29岁,平均接受TQC教育时间48小时,成员详细情况见表(一),平均10天活动两次,每次6小时;人员出勤率要求达到100%;对项目部所有参与人员及现场全体施工协作人员进行全方位技术培训;责任到人,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严格管理。,2.2活动制度,表一:QC小组概况表,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10月15日,二、小组情况(2-2),1、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5合同段北仑高架桥预应力盖梁数量为146个,根据总计施工进度计划及现场资源配置情况,盖梁总计有7套模板,计划在十个半月之内完成,要求每个月生产的盖梁数量为17个,即要求单个盖梁的时候周期为14天左右,而按照目前盖梁的施工情况,单个盖梁的施工周期远超过14天,需要将盖梁的施工进度控制作为本项目的一项重点工作。2、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是本项目工程施工的一个难点。普通盖梁下有2个或更多的墩柱,施工可以采用抱箍、穿心杆等较为成熟的工艺,本项目盖梁下接独柱,且墩柱为长方形截面3.5m*1.5m,盖梁单侧悬臂较大达5.9m,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因此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往的施工经验,初步选2个比选方案进行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一种为满堂落地支架式盖梁施工方案,一种为型钢立柱式盖梁施工方案。,三、选题理由(3-1),三、选题理由(3-2),3、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的初步方案是依照施工队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来进行设计的,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总结,因此整个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是否可行,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分项验证,并对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进行逐步完善。4、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5合同段北仑高架桥预应力盖梁数量为146个,根据总计施工进度计划及现场资源配置情况,盖梁总计有7套模板,计划在十个半月之内完成,要求每个月生产的盖梁数量为17个,即要求单个盖梁的时候周期为14天左右,而按照目前盖梁的施工情况,单个盖梁的施工周期远超过14天,需要将盖梁的施工进度控制作为本项目的一项重点工作。综合上述理由,经过小组开会研究,最终确定以独柱式盖梁施工进度控制为课题,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盖梁施工方案,提高盖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开展QC小组活动,目标将盖梁施工周期控制在14天。,四、现状调查(4-1),1、2010年09月05日,小组成员对我部2010年08月15日至2010年09月05日施工的独柱式盖梁施工方案中盖梁的施工周期进行了分析整理,该盖梁采用的施工方案为满堂落地支架体系,单个盖梁施工周期见表二。,表二:支架式盖梁施工周期分析,调查研究,收集数据,了解现状,找出问题。,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09月05日,四、现状调查(4-2),3、由统计表作排列图找出影响进度的主要原因:,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09月05日,影响独柱式盖梁施工进度的主要原因是支架安装、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支架拆除等因素。,四、现状调查(4-3),支架式盖梁施工方案施工示意图:,四、现状调查(4-4),影响独柱式盖梁施工进度主要原因的现场施工图片如下:盖梁支架安装施工图片,四、现状调查(4-5),五、确定目标和目标可行性分析(5-1),认真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在施工环节中可以简化的施工步骤,加强现场施工过程控制与管理,改进施工工艺,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符合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盖梁的施工周期,降低盖梁的施工投入及成本。将盖梁施工周期由开始的21天缩短至14天。(见图1),1、活动目标,图1:小组活动目标,五、确定目标和目标可行性分析(5-2),2、保证措施,图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QC小组针对目前的施工情况和活动目标,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对可以改进的施工环节及可以缩短施工周期的施工步骤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保证预应力盖梁的施工安全及质量,为大面积开展预应力盖梁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全体QC活动小组的成员有能力和信心,一定能够实现活动目标(见可行性分析框图3)。,五、确定目标和目标可行性分析(5-3),施工现场地基承载力较差,盖梁支架的支撑难度较大,且施工干扰多,不能形成连续的流水施工作业环境。,制度健全、措施到位:已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及各项规章制度,并设有专人负责落实、实施,技术过硬:小组成员组成都有从事一线施工生产的经验,各成员都技术过硬,业务能力较强,领导支持:1、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关心和帮助,对施工方案把关,对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并给出优化施工方案的各种建议2、项目经理亲自挂帅,总工亲临一线指导施工,施工班组优秀:所选施工班组都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班组都是择优选用,施工班组实力强,并且与项目部配合默契。,独柱式盖梁施工风险较大,并且施工质量、安全等要求很高。,有利因素,不利因素,3、可行性分析,结论:QC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各种有理因素,克服各项施工困难,发挥大家能力,集思广益,集中力量,统一思想,攻坚克难,目标可以实现。,思想统一:小组成员都有较强的责任心强、思想认识较高i,个成员相互配合、思想统一、内部团结,QC小组成员召开专门专题会议讨论,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可能造成盖梁施工周期较长的原因,经归纳汇总后作出因果分析图。(见图4):,六、原因分析(6-1),。,六、原因分析(6-2),通过上图,我们发现影响盖梁施工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是:1、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不到位,对协作队伍管理不严,施工过程控制欠佳;2、工人施工纪律不行,工作散漫;3、施工班组工人不熟练,现场操作较差;4、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5、施工机械配置不足;6、小型机具数量不够,耽误施工时间;7、砼拌合质量差,砼坍落度及和易性不稳定造成砼浇筑时间过长;8、施工技术方案存在不合理,造成施工时间较长;9、材料堆放不整齐,现场施工凌乱;10、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11、天气影响砼强度及张拉时间。小组成员经过现场实地调查施工情况,与有过类似工程的人员学习经验,并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共同探讨后列出要因论证表(见表三、表四)。,七、要因确认(7-1),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09月05日,表三:要因论证表,七、要因确认(7-2),表四:要因汇总表,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09月05日,八、制定对策(8-1),通过因果分析,项目部QC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对非主要因素立即组织进行逐一排查,并通过现场施工管理及指导立即予以解决。针对以上4个主要影响因素,我们研究制定了以下对策并在组内进行分工负责,具体见表五。,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09月08日,图五QC小组研讨会议照片(征集意见),九、对策实施,图五QC小组研讨会议照片(征集意见),九、对策实施,2010年09月12日09月29日,小组成员按照要因论证表及对策表对影响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对照整改:,九、对策实施,针对一:由组长韩荟组织召开影响独柱式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的分析会,并对工程部、安环部、实验室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和指导,针对每一个施工工序及每一个关键点都做具体要求;并安排工程部长陈翔带领技术人员到现场对每道工序向操作人员进行实地交底、并现场指导,将方案的精髓贯彻到实际施工中去。针对二:项目副经理林亮负责项目部与施工队伍的沟通,通过沟通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协作队伍工人的责任感和施工积极性。针对三:项目经理冯能武同志组织召开预应力盖梁施工专项会议,要求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要强、管理要到位,并作具体分工:冯能武负责全面现场施工管理;韩荟负责修改施工技术方案并不断将其优化,主要是将满堂落地式支架修改为更为简单的型钢立柱支撑式支架,节约支架施工时间,同时亲自对技术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林亮负责协调施工班组与项目部之间的配合及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工程部做好现场技术交底、指导工作,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制度:韩荟负责落实,现场技术负责人胡竹炉负责技术交底在现场的落实、现场指导不及时造成质量问题直接追究其本人责任;技术方案执行及质量检查制度、岗前培训制度、事故分析及责任追究制度、奖惩制度:陈翔负责落实,落实不到位、贯彻不彻底直接追究其本人责任。项目部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鼓励先进。与施工队签订施工合同时,把施工奖励一项列入合同单价,培养施工队的责任感和增强施工队的积极性。针对四:由林亮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整齐有序,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对支架体系的修改,并在2010年09月12日2010年09月29日之间施工的六个盖梁的具体施工步骤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09月30日小组成员确定盖梁的施工周期由开始的21天缩短为目前的18天。施工周期缩短的目标已实现,但工程进度仍未达到最终的目标进度要求,需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甚至是第三次),开展第二阶段工作,最终使目标盖梁施工周期14天的目标。从两种施工进度统计情况看,影响独柱式预应力盖梁关键问题在于支架体系的选用问题。施工进度表详见表六。,十、效果检查(10-1),表六:第一次PDCA循环后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横道图,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9月30日,第一次PDCA循环后预应力盖梁的施工周期由开始的21天缩短为18天,将预应力盖梁的施工周期缩短3天,见图(六)。,十、效果检查(10-2),图六:效果检查对比表,制表人:李英制表日期:2010年9月30日,十一、巩固第一阶段成果并继续开展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小组通过第一次PDCA循环,解决了大量的影响预应力盖梁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通过施工过程中的不断总结和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勇于创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学习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整理,编成手册,在施工中贯彻落实。但由于未能达到最终的目标值,经QC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在以后的施工中继续开展QC活动,彻底解决盖梁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为巩固过去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QC小组拟采取如下措施:1.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各工序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实施操作,并严格进行现场检查、控制,保证工序作业标准化;2.严格进行工序质量检查和技术交底制度,在工作中开展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查的制度,对于任何以一个工序都需要有详细的质量检查记录及技术交底记录;3.定期对操作工人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在施工中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4.小组定期组织项目部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及相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并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考试评比。5.注重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其尽快成材,由于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理论知识比较强,但是现场实际经验缺乏,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下阶段工程施工中能承担重任。,小组第二阶段课题研究从第一阶段截止日起,力争实现将盖梁的施工周期控制在目标值以内。,十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由于第一节段课题研究之后的盖梁施工周期还是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求,QC小组决定进行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在第一阶段的PDCA循环整个盖梁施工的支架体系改变之后,一个盖梁施工工艺流程中最长的环节为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砼养护。由于砼的养护周期一定要达到设计强度的95%及7天龄期两个指标之后才能进行张拉,因此在砼养护此环节工期不存在可压缩空间,因此QC小组就决定在钢筋、预应力筋安装此环节作为二阶段研究的突破口。由于施工过程中开始是将盖梁底模安装完成之后再在底模上绑扎盖梁钢筋骨架及安装钢绞线,整个施工时间达到5天。QC小组通过开会讨论之后决定将盖梁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预应力钢绞线在钢筋加工场直接安装,整个钢筋及预应力筋骨架整体运输及吊装,因此钢筋骨架的制作可以与盖梁施工的其他工序平行进行,钢筋、预应力筋的施工时间只需要考虑骨架吊装的时间。通过施工工艺的改变将钢筋、预应力筋安装时间由开始的5天缩短为1天,整个盖梁施工的周期由一阶段PDCA循环之后的18天缩短为目前的14天。,十三、效果检查(13-1),通过对盖梁钢筋、预应力筋骨架施工工艺的修改,并在2010年09月30日2010年10月15日之间施工的7个盖梁的具体施工步骤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10月15日小组成员确定盖梁的施工周期由开始的18天缩短为目前的14天。第二阶段目标已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