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2,1.了解关于课程概念的几种主要观点,了解课程不同的类型。2.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演变的简要历程。3.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并理解其内涵。4.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其基本要求。,【知识目标】,.,3,能运用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性质、特点等相关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现象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技能目标】,.,4,2011年09月13日/新华网报道幼儿园兴趣班禁办令成空文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仍违规开班家长怕孩子被甩下无奈交钱报名今年7月,北京市教委发文叫停幼儿园兴趣特长班,禁止其变相“创收”。开学之际,本报记者随机走访、电话咨询20家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发现大多数照旧收钱、开班。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称“设兴趣班应家长要求”;学前教育专家则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应背负过多学习负担,让单纯的兴趣爱好掺杂功利色彩。(,【现象描述】,漫画/徐岩,.,5,幼儿园课程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问题探讨】,2020/5/24,.,6,第一节课程的概述,.,7,CompanyLogo,什么是课程?,.,8,课程(curriculm)一词,来源拉丁语的“跑道”。Curriculum最初的含义是指学生的“学习的进程”(courseofstudy)。,19世纪60年代,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首先使用这个词语。,在我国,从教育的视角运用“课程”一词的,首推宋代的大学者朱熹,他在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等,这里所谓的“课程”,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2020/5/24,.,9,中国大百科全书1985提出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一门学科,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中的定义:“课程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10,一、关于课程的几种主要观点,.,11,(一)将课程视为学科subject(领域),定义:课程是学校教育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开设的教学科目。,如:我国古代六艺课程:礼、乐、射、御、书、数中世纪欧洲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12,(一)将课程视为学科(领域),评价:把课程理解为一门门学科以及学科包含的知识体系,强调学校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忽略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能力、情感、创造性,.,13,(二)将课程视为经验,课程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体验。,把课程的本质和儿童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把各门学科的教材中各个部分的知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它必须恢复到它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它必须心理化”,.,14,(二)将课程视为经验,评析:学习经验是学生在课程实施后形成的体验,这才是课程最有价值的地方,突出了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了教育从关注学科系统知识向作为学习主体的具体人的转向。但是,仅仅将视线停留在儿童获得的经验上,很可能使得课程局限于儿童本位,忽视系统知识学习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而且比较理想化。,.,15,(三)将课程视为目标,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关注学生学习课程后的学习结果,重视课程目标的制定,重视教育评价。强调目标领先,目标与教学程序一致,以目标是否达成作为课程评价的依据。但是,过分强调了预定课程目标,很容易导致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习者已有经验、非预定目标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忽视。参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2020/5/24,.,16,(四)课程作为计划或方案(刚性的课程观)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是实施教育计划的蓝图。对该观点的辨析:揭示了课程的目标性和计划性,课程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并通过有计划的实施进行。但是这个计划或方案只是一个蓝图,而没有进入实施环节。,2020/5/24,.,17,(五)把课程视为活动(生成性的课程观)课程是在教育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活动。课程不仅仅是需要贯彻的课程计划,包含了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辨析:强调课程的实施过程。课程不仅仅是制定的计划方案,也包括计划方案实施的过程,包括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这种课程观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强调教学过程也是课程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18,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施良方.课程理论,.,19,二、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20,一、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一)学科课程(Subjectcurriculum)是指从不同学科领域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成为学科课程。,.,21,学科课程的优点主要有:,第一,有利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二,有利于帮助儿童掌握各学科的关键概念;第三,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易于组织教学,也易于进行教学评价。,.,22,学科课程不足:,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割裂知识的整体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23,提问:幼儿园的课程中有学科课程吗?幼儿园的领域课程(五大课程领域)也属于学科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区别:属于综合课程、属于前学科课程、更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直接经验。,.,24,(二)活动(经验)课程,2、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的生活本身为课程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学习,取得直接经验,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发展个性。,.,25,193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课程委员会颁布一日课程安排,早晨9:00,非正式问候,报告、诗歌、音乐、实事,以创造心境获得愉快的一天的非正式活动。9:15,小商店、银行活动,学校用品处理等,通过团体与个别活动,培养儿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合作精神。10:00,健康活动;体育,自由游戏、营养教学,适当放松10:50,语言艺术活动,如编写剧本、表演、学校新闻编辑等,发展儿童口头表达,书面写作能力。,.,26,12:00,午餐,休息1:00,业余活动:合唱、口琴、音乐欣赏、节奏练习、乐队等1:50,娱乐和休息2:00,小组阅读,图书馆活动2:50,娱乐与休息3:00社会研究活动,.,27,活动课程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起来;第三,有利于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新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个性。,.,28,活动课程的缺点:,第一,过分地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略系统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的知识体系不系统,不完整。第二,不利于高效率地传授人类的文化遗产。,.,29,活动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主要的课程类型。例如:领域活动课程主题活动课程综合活动课程,.,30,某幼儿园大班一周活动安排表第19周2015年1月5日2015年1月9日,.,3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是学校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32,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指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它强调一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优点:强化一门学科的逻辑组织,有利于教学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缺点:较少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33,2.综合课程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而组成的课程。,.,34,特点:1、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2、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3、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20/5/24,.,35,举例:STS课程,.,36,正确认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两者并非根本对立。高层次的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分科课程的抛弃,而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的基础之上的。,.,37,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必修课能保证教育的基本质量。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选修课体现了现代课程对个体学习兴趣和需要的尊重。,.,38,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编制的,是“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一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39,幼儿园显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和教学计划之内的学习活动或教育活动。这种课程往往通过教师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来影响幼儿。通常表现为那些被安排在幼儿园的周计划、日计划中的各项活动。幼儿园隐性课程是广义的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部分。隐性课程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而通过幼儿园情境有意或无意地对幼儿的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隐性课程虽然并未明确在教学计划之内,但是它客观存在于教育中,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40,某幼儿园大班一周活动安排表第19周2015年1月5日2015年1月9日,.,41,五、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分科课程):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出发,强调知识自身的价值。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从儿童心理发展逻辑出发,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价值。社会中心课程(主题课程):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基点,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的课程。,.,42,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43,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44,(一)20世纪上半叶:创生与探索阶段,.,45,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幼儿园(武昌蒙养院)。随后少数省市的个别地方也开始建立蒙养院。这一时期的幼儿园大多聘请日本保姆,课程的设置、名称、科目与内容,模仿来自日本的西洋教育模式,同时还包含了中国封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方法。,.,46,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非常混乱:蒙养院基本采用纯粹注入式训练的日本式课程,教会幼稚园采用宗教式课程,少数幼稚园试验福禄贝尔、蒙台梭利课程,也有美国式幼儿园采用以儿童为本位的经验型课程。这时期的幼儿园课程绝大多数是照搬、照抄外国模式,.,47,在幼儿园课程发生严重危机的同时,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又能以公允的态度对待西方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经过改造、思考,吸取西方幼儿园课程的有益经验,探索幼儿园课程中国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创立了一套符合当时国情的本土化幼儿园课程理论。,.,48,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张雪门幼儿园的课程,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主要著作有幼稚园行政、儿童保育、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幼稚园行为课程。,.,49,张宗麟,江苏宿迁县(现宿迁市)人,1925年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系毕业,留校任教。协助陈鹤琴创办我国第一个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成为中国第一个男性幼稚教师。主要著作有幼稚教育概论、幼稚园的演变史等。,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张宗麟,.,50,陈鹤琴(18921982年),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受杜威、克伯屈的实验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919年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他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1923年创办鼓楼幼儿园。主编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与新儿童教育等多种刊物,创办并领导了中国幼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等学术团体。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等。,.,51,幼儿园课程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课程。陈鹤琴,陈鹤琴强调儿童的经验和环境,强调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52,这一阶段,“课程”一词就逐渐从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视野中消失。但是,消失的是“课程”一词,课程实践并没有消失,并且仍然鲜明地体现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理解。,.,53,(二)20世纪5、60年代:变革与发展阶段,.,54,新中国成立以后,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强调全面发展,主张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倡导采用系统知识的分科教学,课程由政府统一决策、统一规划、统一编制。,.,55,195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5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1954年教育部委托北师大编写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56,这一时期,幼儿园课程就是指幼儿园所设科目,包括了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六科。各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从不同的知识领域进行选择,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进行教育。作业尤其是必修作业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按照计划,通过必修作业,循序渐进地向儿童传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57,(三)20世纪8、90年代:快速提升阶段,.,58,198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通知,该文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它继承了20世纪50年代幼儿园暂行规程、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的基本思想,吸取了国内外幼儿生理学、心理学理论,使纲要的科学依据更加鲜明。,.,59,1982年,南京师范大学唐淑、赵济石教授在挖掘幼儿智力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一文中重新使用“课程”这一概念,“幼儿园课程”又成为了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60,20世纪90年底以后,随着对经验的强调以及整合教育观的影响,幼儿园课程不再强调单一的学科,而是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以学科为基础的领域课程普遍出现,如音乐、美术构成艺术领域,常识与计算构成科学领域,单一的学科课程基本消失。,这一时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形成了多元化课程模式并存的局面,如领域渗透课程、综合教育主题课程、活动整合课程等,并且“教育活动”成为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61,1996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目的是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2016教育部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在1996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调整。,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指导幼儿教师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幼儿园课程设置和实施的重要依据。,.,62,二、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及其内涵,.,63,(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64,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专家们从多个视角进行了探索:1.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卢乐山,1991年)2.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中幼儿的全部活动或经验”。(王月媛,1995年)3.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自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冯晓霞,1997年)4.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李季湄,1997年)5.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虞永平,2001年),.,65,对幼儿园课程的界定主要有三种倾向:一、学科倾向。以学科来组织课程的内容,但已经是整体视野中的学科;二、活动倾向。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安排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三、经验倾向。认为有幼儿园课程是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的经验。,.,66,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67,(二)幼儿园课程内涵的理解,.,68,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用活动解释幼儿园课程的好处:(1)活动既有活动者,也有活动对象。课程的两端:学习者和学习对象,同时存在于活动中。活动是联结儿童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桥梁。,(2)教师可以通过活动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发展水平。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和人际间的互动等,使儿童主动地作用于环境,进而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直接经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发展。,.,69,(3)“活动”更能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因而更适于解释幼儿园课程。儿童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和行动性的特点,使得儿童的学习具有直接经验性的特点,难以离开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和相互作用。因此,“做中学”对于幼儿来说十分重要。,.,70,结合下表,谈谈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是活动”?,.,71,2.幼儿园课程是“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经验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且是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虞永平.试论幼儿园课程及其特质,.,72,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一日生活就是幼儿园课程,包括了儿童的日常活动(生活活动)、基本活动(游戏活动)与专门活动(教学活动)。其中有严密计划与组织的正规的显性课程,也有对儿童无形之中产生影响的非正规、计划外的隐性课程。不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通过创设环境诱发儿童的游戏、交往及生活活动,只要能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73,赴幼儿园开展调查活动,了解和整理一线教师对“什么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观点,进行评析。,【调查研究】,.,74,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75,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76,(一)幼儿园课程的根基性,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课程大厦的“根基”,是幼儿顺利进入小学课程学习的基础。,根基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儿童成长所需的最基础的知识内容。(2)儿童进行基本的活动所需要的方式、方法与技能技巧。(3)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的情感态度。,.,77,第二条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向下扎根的教育”,.,78,(二)幼儿园课程的非义务性,幼儿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课程,不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这在客观上使得幼儿园课程具有了较强的灵活性。,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79,(三)幼儿园课程的适宜发展性,幼儿园课程应建立在适应儿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发展。,一方面,幼儿园课程要从儿童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儿童的学习需要,适合儿童的一般发展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