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引言导读: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艰难走上近代化征程(学习西方、寻求变革历程),历史概念,第20课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科技、文化、思想、宗教等)向中国逐渐传播渗入的历史过程,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通常可分为是指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国初期两个时期,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史实和影响?,影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促进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产生,思考:,利玛窦,徐光启农政全书,【课标及解读】,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掌握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2、从“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认识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实质、特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解读,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第20课西学东渐,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维新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20课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三步曲,问题设计:1.当时的先进中国人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2.有哪些人在“开眼看世界”?怎么看?3.你如何评价“开眼看世界”?,一、“雾里看花”-开眼看世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一、“雾里看花”-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鸦片战争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皇帝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图为五口通商后的广州,(一)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中华民族危机、清朝统治出现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如何挽救?,鸦片战争,一、“雾里看花”-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二)怎样“开眼看世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请说说你眼中的林则徐?,设译馆,翻译外国报刊和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最先冲破传统的夷夏观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一、“雾里看花”-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思考:“夷之长技”指什么?学习“夷之长技”之目的何在?学习“夷之长技”能挽救民族危亡吗?如果你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你有何建议?,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序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魏源,西方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抵御外来侵略,直接目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一、“雾里看花”-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三)如何评价“开眼看世界”?,看史料,说看法,【材料】林则徐在广州时,一方面他从美国人手中购买了“剑桥”号战舰,并仿造西洋式样,建造了一批火炮;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彼之所恃,只在炮利船坚。若赴大洋与之交锋,总应相度机宜,须得确有把握,方无虚发。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局限性: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在理论宣传方面,没有大规模实践仅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未涉及政治制度,学习层次浅。,进步性:开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应如何正确评价“开眼看世界”?,一、“雾里看花”-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2、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的知识分子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都主张放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ABCD,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链接高考,一、“雾里看花”-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链接高考,3下图是海国图志里的蒸汽机图,它表明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A自主创新是民族发展自强之魂B师夷长技以制夷C发展资本主义D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4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A抵御了外来侵略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问题设计:1.19世纪60年代为何会出现“中体西用”的思想?2.何谓“体用之争”?争论的焦点与分歧?3.你如何评价“中体西用”?,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一)“中体西用”出现的背景,A、内忧外患,B、西学传播,冲击中学,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材料二:“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概念:中体西用,中学: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封建伦理道德)。西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关系: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二)体用之争,论战双方洋务派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顽固派代表:倭仁、张盛藻,PK,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二】:“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晚清顽固派言论,1、请指出材料一、二的不同主张。2、归纳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根源。3、由此谈谈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实质、结果及其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二)体用之争,是否学习西方,相同思想:维护清王朝统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实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政见之争,作用: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三)如何评价“中体西用”?,(1)积极: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开启近代化的第一步。,实践:,洋务运动,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创办了三支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看史料,说看法,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冲击保守观念,促进西学的传播;,思想要旧,本领要新,(2)消极: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能触及封建制度。,“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封建保守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上露出了第一缕曙光,意义深远。正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洋务派才在封建统治阶级中争得了一些同情者、支持者,才能够打开向西方学习的大门。,看史料,说看法,甲午战败宣告中体西用的失败,有心栽花花不开,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课堂巩固,1、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建立君主立宪的国家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B、顽固派的阻挠C、反对学习西方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2002江苏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B、外国资本的挤压C、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2012届安徽高三质检)“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2012届珠海质测)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链接高考,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抵抗派的西学内容主要在军事技术,但未付诸实践;洋务派的西学内容则扩展到工艺技术和学堂教育,并付诸实践,开展洋务运动。,与19世纪40、50年代的西学活动相比,60-90年代的西学有什么继承和发展?,继承:,发展:,主张“师夷”之长技(向西方学习),目的都是用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问题探究:,问题设计:1.19世纪末洋务运动为何会在历史大潮中被维新思潮所取代?2.康、梁等维新派是如何宣扬其维新思想的?3.维新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残花留香维新思潮,日方保存的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二、“移花接木”-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一)维新思想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19C6070S),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二:“西人立国,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郑观应,想一想:材料二代表哪一派别的主张?它与洋务派相比有何异同?为何有这种不同?这派的主张有何意义?,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异:李(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郑(早期维新派)认为不但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意义:,器物制度,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二)维新思想发展(19C90S),1、产生的背景:,政治方面: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思想方面:早期维新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19世纪末,洋务思想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为何会被维新思潮所取代?,假如大清帝国举办189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你结合教材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思想主张,任选一位,为他写一份参评材料。(请用第三人称,100字以内)要求:1、先个人自己写。2、然后小组内交流,2、维新代表及其主张,材料一:“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1、结合史实说明康有为是如何“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由此指出其思想的特点。请举出与康有为这一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历史事件?,史实:撰写学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和孔子来传播西学。,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经史相融合,迁移运用,文艺复兴,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万木草堂,1891年,康有为创设于广州长兴里,自任总教授、总监督,在此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同时,在这里编写了新学伪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之为伪书,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恪守祖训”的传统观念,借孔子的亡灵,宣传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维新思潮,它见证了历史维新思想在此成长,材料二: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历史文化发展历程,2、对康有为“移花接木”的方法,你如何评价?康有为等人为何如此做(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策略: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原因:有利于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反映出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的论战,三个“要不要”,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交锋,1)维新思想的核心内容(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2)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的实质?,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的历史意义?,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问题探究:,试从背景、领导力量、学习重点、主张、实践、影响等方面比较19世纪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实质:比较“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潮”),内忧外患,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先进科技,政治制度,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C、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D、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2、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A、鼓励开矿设厂B、改革教育制度C、改革政治制度D、抵制农民起义,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包括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提供社会环境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A、B、C、D、,课堂巩固,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2012届广东省六校联考)图8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图8,链接高考,二、“残花留香,新芽绽放”-维新思潮(19C末20C初),(2012届安徽高考模拟)“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封建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早期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合同
- 二手车买卖合同书样式4篇
- 超过退休 合同5篇
- 理论实战培训课件模板
- 理疗室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发热诊室扩容工程方案(3篇)
- 东莞酒店厨房工程方案(3篇)
- 吊装工程安全方案(3篇)
- 电力工程方案报批(3篇)
- 安全文明工地建设培训课件
- 【2025年】黄淮学院招聘事业编制硕士专职辅导员20名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餐饮咨询顾问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 2025年高考陕晋宁青卷地理试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内镜中心课件
- 脑血管造影进修汇报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