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适应性测试.ppt_第1页
2016年3月适应性测试.ppt_第2页
2016年3月适应性测试.ppt_第3页
2016年3月适应性测试.ppt_第4页
2016年3月适应性测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适应性测试,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若图1为该小组考察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13,1.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A150mB100mC50mD10m3.假设甲乙丙丁四处中各有一座50m高的无线信号发射塔,则考察期间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发射塔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B,C,B,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期,结果见表1据此完成4-6题,4.与黄淮海区相比,青藏区无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少5.我国各地无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B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C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6.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期有延长的趋势。这一变化可能()A增加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B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越冬C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D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频率,A,C,D,图2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m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79题。,7.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8.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9.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B,C,A,图3为我国两两城市间的距离与通航概率统计分析示意图。,10、由图可判断出()A两城市之间距离越远,彼此通航的概率越高B两城市之间距离越近,彼此通航的概率越低C大多数相距600700km的城市,彼此相互通航D城市距离在300500km时,通航概率与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11.关于国内某两城市彼此未通航的原因,下列解析不可信的是()A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大小B彼此相距太近C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D彼此相距太远,D,D,36.苏拉威西岛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大型岛屿。该岛河网稠密,中部地势险峻,河流航运价值较低。该岛目前已知有127种哺乳动物,其中62%是本岛特有种。图4为苏拉威西岛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该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8分)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4分)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物种丰富;(2分)岛屿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小。(2分)(2)分析该岛河流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6分)河流短小;(2分)落差大,水流急;(2分)多峡谷,航道窄或经济腹地小。(2分)(3)有人建议在该岛大力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赞成。理由: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海运便利。反对。理由:破坏热带雨林;开垦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理由和观点相符,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只有观点或者理由与观点不符,不给分),36(22分)(1)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2分)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2分);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物种丰富;气候角度要求写出类型或特征,才得2分(2分)岛屿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地形角度要求写出复杂多样,险峻,生存空间较大或多样的结论人类活动干扰小。(地形角度和人类活动角度只要写对其中之一,得2分)(2)河流短小;(2分)落差大,水流急;(2分)多峡谷,航道窄或经济腹地小。(2分)(要求从3个角度写,流程、流速各2分,经济落后,客货运输需求小2分)(3)赞成。理由: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气候角度要求写出类型或特征才得3分)海运便利(或带动当经济发展)。(3分)反对。理由:破坏热带雨林(或生物多样性减少);(3分)开垦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3分)(理由和观点相符,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只有观点或者理由与观点不符,不给分),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西走廊是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该地区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多大风,蒸发强烈,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屈、天梯山石屈等一大批保存较好的珍贵文化遗产。图5为河西走廊土地利用示意图,(1)指出河西走廊成为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灌溉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2)分析河西走廊众多石屈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因(4分),(3)阐述河西走廊地区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自然条件。(6分),(4)分析河西走廊地区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6分),(1)指出河西走廊成为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灌溉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提供灌溉水源;(2分)多冲积扇地形区,便于自流引水灌溉;(2分)走廊地势平坦,利于农业耕作;(2分)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2分)(2)分析河西走廊众多石窟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因(4分)位置较偏远,发现较晚,人为影响小;(2分)气候干燥,自然风化破坏较小。(2分)(3)阐述河西走廊地区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自然条件。(6分)靠近高压中心,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2分)河西走廊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形状狭长,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狭管效应);(2分)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风电场的布局建设。(2分)(4)分析河西走廊地区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6分)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创立自主品牌;(2分)注重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分)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型、节水型农产品加工业。(2分),37(24分)(1)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提供灌溉水源(2分)(只要提及灌溉水源,或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等即可得分。);多冲积扇地形区,便于自流引水灌溉(2分)(只要提及“自流引水”即可);走廊地势平坦,利于农业耕作(2分)(能提及“走廊地形平坦”或“走廊地势平坦”即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2分)(能体现“光热资源丰富”或“昼夜温差大”或“土壤肥沃”其中之一即可);(2)位置较偏远,发现较晚,人为影响小(2分)(能体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或“人为影响小”即可);气候干燥,自然风化破坏较小(2分)(能体现“气候干燥、降水少”即可);【如果前面不完整,则“政策的支持保护”或“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等亦可给2分】。(3)靠近高压中心,风力强劲(2分)【或风能资源丰富(2分),或靠近冬季风发源地(2分),或多大风天气(2分)】河西走廊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形状狭长,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能体现“地形和风能集聚”关系即可或答“狭管效应”得2分);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风电场的布局建设(2分)。【或土地面积广或土地辽阔(2分)】,只答有利于风电场的布局建设不得分。(4)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创立自主品牌(2分)【或“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拓展市场”(2分)】;注意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分)【或“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或“提高农产品质量”均得2分】;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型经济,节水型农业产品加工业。(2分)【或“重视环境保护”或“减少废弃物排放”(2分)】,42、(10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农业模式逐渐消失,以基塘农业为主题的城郊观光旅游逐步兴起。图6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乡村旅游景观平面布置图。、,分析该景观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优势条件:接近客源地,旅游市场广阔;(3分)传统基塘农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科学与美学价值;(3分)基塘农业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3分)水热充足,基塘农业生产条件好或交通便利。(1分),42(10分)旅游地理优势条件:接近客源地,旅游市场广阔;或经济发达,客源广(3分)传统基塘农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科学与美学价值;(3分)基塘农业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3分)水热充足,基塘农业生产条件好或交通便利。或者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1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泥石流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物质条件(积累足够的碎屑物物质)、能量条件(具有一定的势能和转换为能动的条件)和触发条件(降水等)。图7为某地坡面泥石流数量与斜坡坡度的关系统计图,分析坡度大于42度泥石流数量少的主要原因。简述为泥石流灾害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原因:坡度大于42度之后,碎屑物质无法长期积累,不具备泥石流发生所需的物质条件。(4分)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做好灾害预警;(2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2分)兴建护坡工程。(2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原因:坡度大于42度之后(或坡度过大)(2分),碎屑物质无法长期积累(或受重力作用,碎屑物积累少),不具备泥石流发生所需的物质条件。(2分)措施:管理(或技术)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或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做好灾害预警;(2分)生物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2分)工程措施:兴建护坡工程。(2分),44(10分)环境保护2014年4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鎘、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突出的主要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等排放固体废弃物造成土壤污染;(3分)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引起土壤污染;(3分)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2分)交通运输工具排放有害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