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遭到打击,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从“无为”到“有为”,“无为而治”(道),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表现-与民休息政策,影响-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有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后,南北边境不宁:北方匈奴和西汉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南方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如夜郎国妄自尊大等;王国威胁中央:汉高祖消灭了异姓国以后,又分封了九个同姓国,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汉武帝的“贤良对策”(察举制)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孝子)、廉(廉吏)各一人”(汉书武帝纪)。(岁科,每年一次)汉武帝还令公卿、郡国举秀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这些属于察举制的特科,若干年举行一次。举贤良对策使得一批知识分子得以通过应对而步入政府官员的行列,如董仲舒、公孙弘、倪宽、田千秋等;封建国家获得了所需要的能臣干吏。,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1、董仲舒生平(前179-前104年),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晚年著春秋繁露创制新儒学体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为什么董仲舒的思想受到重视,道家?法家?儒家?,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是国家的需要,政治的统一需要思想的统一,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4)“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天意”、“天志”的自然法规。,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3)仁政,主张限田、薄敛、省役。,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加强君权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潜伏(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匈奴侵犯)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根本原因),作业: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施?,统治者的有为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1.学术文化自身的发展;2.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3.统治者的需要。,【学思之窗】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因为董仲舒提倡的“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探究学习1,.汉武帝尊儒措施: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政教育上:儒家经典成规定教科书(五经)、兴办太学(中央)和设立学校(地方教育系统),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原因),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2.儒学教育状况:教育制度的发展:夏、商、周:“设库、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春秋战国:私学开始兴盛(1)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垄断,学习内容:儒学经典学员去向:政府任官由谁创办:政府,(2)兴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国家培养官员的官方学校,打破了贵族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图为北京国子监,它历经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北京国子监中的孔子像,(3)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儒家得到推广,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四、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四、重点,重点回放,内容:,形式:,本质:,作用:,一统二独权神授,三纲五常为美德,正统&主流,文化专制,外儒内法,新儒学,积极,消极,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3、唯心主义成分多和神学迷信色彩浓,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局限性,3、如何评价董的新儒学(独尊儒术)?,思考,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探究练习,一、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春秋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举贤良对策重用文学儒者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B.C.D.,A,C,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A、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芜湖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职场常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河北在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民族医学文化传承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影像医学CT检查质量控制测验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影像科医学影像报告解读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断实战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形美容术后并发症处理技能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病学案例分析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冠心病诊断标准案例分析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智能温室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 知道智慧树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满分测试答案
- 成都市辅警真题2024
- 工会经审业务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 宁夏易制毒管理办法
- 教学课件文案模板范文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辽宁省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洞察阐释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年营养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