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课件(共39张PPT)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课件(共39张PPT)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课件(共39张PPT)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课件(共39张PPT)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康熙册封班禅,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683消灭郑氏割据势力,1684设置台湾府,设置伊犁将军,顺治册封达赖,雍正设置驻藏大臣,1885设置台湾省,乾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温故知新,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阅读“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一目,思考下列问题:,1.清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是什么?2.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清初农业发展表现在哪?4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意义/作用?,一、兴盛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2.原因:,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康熙帝,雍正帝,顺治帝,乾隆帝,(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织图,清朝开荒执照,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清朝治水图,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双季稻,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4)经济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3.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4.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二、兴盛的表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阅读课本P95,找一找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一)手工业的发展,(一)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青花雉鸡牡丹凤尾尊清康熙(公元16611722年在位)高46厘米口径21.5厘米足径14厘米,粉彩九桃纹过枝盘清雍正(公元17221735年在位)高8.5厘米口径51厘米,(一)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1.商业发展的条件/原因:,(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2)陆路和水运发达。,(二)商业的发展,盛世滋生图局部,(二)商业的发展,(1)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阅读课本P96P97,找一找清朝前期商业发达表现在哪?,2.商业发达的表现:,(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二)商业的发展,(1)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3)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2.商业发达的表现:,(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4)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晋商俗称“山西帮”。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三、兴盛中出现的问题人口的增长,阅读课本P97P98,思考下列问题:1.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及概况?2.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三、兴盛中出现的问题人口的增长,1.人口增长的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2.人口增长的概况:,三、兴盛中出现的问题人口的增长,3.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想一想?,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口的增长?,?,(1)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2)消极: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4.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商业:商业发达,人口的增长,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小结:,1.文物承载着历史,(右图)清朝开荒执照,是清朝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重视农业的发展B.商业发达C.手工业发展D.商帮兴起,A,2.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A.北京B.扬州C.苏州D.杭州,3小明看完乔家大院后,了解到剧中主人公乔致庸是一名典型的晋商,晋商兴盛于()A.秦汉时期B.东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D,4.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开始于()A.顺治年间B.康熙年间C.雍正年间D.乾隆年间,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快速发展,国力增强,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经济发展】材料一: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1)从材料一中得出什么信息?提示: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生产。,材料二:,(2)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提示:耕地面积迅速增加。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材料三:(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提示:商业资本活跃,会馆、商帮出现,出现工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