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_第1页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_第2页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_第3页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_第4页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科报告审查制度1 .目的对检验报告的形式、内容、编制、审查、发行、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2 .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发行的各科检验报告。3 .检查报告内容检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3.1医院名称和报告标题。3.2受试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房、床位、病历编号。3.3记述送检样本编号(唯一识别编号)、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生、样本的性质、不符合要求样本的状态。3.4检查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称、中文名称)、检查结果、结果单位、参考值。3.5报告日期和时间、报告员、审查员。 是3.6仅对被检样品的检查项目负责的声明。4 .检验报告的格式4.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种检验报告格式。4.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4.3各类检验报告应符合第3条的要求。5 .审查、发布和存档检验报告5.1检查员应确保根据室内质量管理数据控制检查项目的结果。5.2检查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本和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一性。5-3检查员必须认真检查异常结果,判断技术误差的允许性。 如果有疑问的话会进行再次检查。 复查包括复查样品性状是否满足要求,样品与样品编号是否对应。 再检查后也有必要向审查者报告处理的疑问。5.4检查员核查后,在报告员栏签名。5.5审计人员应检查批量检查结果的质量控制数据,判断管理和误差的容许性。5.6评委必须认真检查异常结果。 分析可疑结果的原因,确定复验方案,督促复验。 的双曲馀弦值。 、5.7复查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组织复查。 必要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调查异常原因,确认复查结果,提出报告。5.8通过审查,由审查人签署并提交报告。5.9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验员输入微机,签名保存。 其他人不能改变。 文字版由管理者保管。6 .检查报告的变更需要补充或修改已发行的检验报告时,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6 .对1元检查结果无影响的补充,由报告员、审计员发行新报告,回收原报告准备审查。6.2检查结果准确性有疑问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科主任立即联系临床相关科,探讨暂停该报告的流程和应用,引起质疑的因素。 如果可以排除疑问,则启用原始报告。 无法排除疑问时,组织复检,复检结果与原报告一致时,启用原报告,与原报告不一致时,由科主任发行新报告,回收、注册、归档原报告。7 .发送检查报告7.1检验报告管理员负责检验报告的收集、分类、整理、核对、发送、发送、保管。7.2个人门诊检查是在检查证取报告书时取报告书。7.3集体检验报告由管理人员提交外地办公室。7.4病房检查报告由管理者提交病房。7.5报告管理人员管理有序,报告清洁无遗,患者收到报告满意。8 .责任和事故处理8.1检查员必须科学、严密、省慎重地出具检验报告。8.2检查人应对检查结果负责,审计人应负审计责任,科主任应负管理、审计责任。8.3有疑问报告,不出检查科,复查,排除检查科以外的因素,康纳业务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明确责任,康纳处罚。8.4疑问报告送达临床,作为检查科事故处理。 科主任组织调查、复查,排除检查科外因素后,采取纠正康乃馨质量问题的措施,明确责任,报告医院领导进行友罚。 是8.5是检验科业务流程、检验技术、报告发行全过程各环节发生的质量错误,责任人和纠正措施应记录保存。.9.支助文件9.1 检验科工作管理制度9.2 检验科岗位职责9.3 检验科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l医院检查科应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始终进行安全教育。两人建立了易燃、易爆、保管剧毒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3储存易燃易爆药品,需要专用的危险品仓库,满足危险品仓库的管理要求。4普通化学试剂仓库应设在检验科,由负责人负责,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5各种电气设备,例如干燥箱、保温箱等机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负责人保管,制作机器卡。6使用煤气的实验室,防止中毒和火灾。7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关门窗。 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向医院保健科报告。事故登记制度1 .建立检查工作的检查对象制度。 样品、检查单科目、床号、名称、检查目的、检查样品的质量和量:检查时的项目、使用的试剂、号码检查结束时的检查结果、提交注册报告书时的会计病房。2 .细致工作,标本遗失或破损,尤指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检查,防止漏检、检查失误,免疫检查标本检查后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持3天以上,尤其是离心沉淀时防止标本损坏的仪器误用、试剂失配、失配及计算失误是3 .建立检验标本的没收制度。 病区送交检验的检验标本和检验单由检验科相关人员签字,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和检验单的标本应立即退还,要求重新发送。4 .发现错误,应立即向专业领导和科主任报告,做出适当处理并注册。 发现重大错误和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救治,报告医疗科、医院领导,对重大事故采取善后处理。5 .对发生的失误事故,科主任应根据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处理。 的双曲馀弦值。6 .科主任和专业领导加强失误事故的防范管理和检查员的安全医疗教育,仔细检查、分析,发现风险及时解决。感染管理制度l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检验,必须留有统一的容器,不得溢出或污染。静脉采血、指尖采血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针,每人一次。 便、尿标本均使用一次性便盒、尿杯。3 .经检验的中标人应当采取消毒、灭菌或相应措施处理,然后扔掉或焚烧。 细菌培养用废弃标本(包括各种培养基和培养物)必须消毒或高压灭菌后丢弃。4 .检验科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经消毒处理后应集中,按规定处理。5 .桌子上不得放入装有检查标本和其他传染物的冰箱、冷冻库保管食物。6 .工作人员下班前必须用肥皂水洗手。7 .用过氧乙酸或浮游白粉消毒液擦洗桌面、被污染的地板。 实验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急诊检查制度l .急诊检查的要求检查员收到急救检查单后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检查,准确报告检查结果。 检查科可根据急救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业急救检查员,从事急救检查。(1)急诊检查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查表,由护士、工人或患者家属送往急诊检查室:也通过电话通知急诊检查值班人员。(2)急救检查员收到急救检查单后,须在5分钟内取样。血常规标本由检查员采集,不易活动的患者由检查员在床边采集。 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和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生采集。 粪便、尿液等由护士、工人或患者家属随检查单送往急救检查室。(3)急诊检查值班人员收到标本后,首先要检查检查标本是否符合要求然后进行检查,及时报告检查结果。 基础检查,电解质报告30分钟内,全自动生化检查报告2小时内,临床用血随行。(4)急救检查值班人员应立即将急救检查结果报告书送交检查医生,或通过电话通知送检病区应在院内网络查看检查结果,由送检病区护士或医生记录结果,其检查报告应当当日或次日早些提交送检病区。2 .急诊检查的范围(一)急救患者。(二)门诊紧急、危险、重症患者;(3)急诊室观察患者病情突变者。(4)住院患者中病情骤变者。3 .急救检查项目(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出血、凝血时间测定、血型鉴定、血液交叉配合试验、疟原虫等临床上特别需要的检查项目。(2)尿检:尿蛋白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酮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尿胆红素试验等临床上特别需要的检查项目。(3)大便常规检查-粪便理学检查、涂膜镜检查、潜血试验等。 是临床上特别需要的检查项目。(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查:理学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抹法细菌检查等临床上特别需要的检查项目。(5)生化检验:钾。 钠、氯、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酯酶测定、血氯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临床特别需要的检查项目。(7)另外,临床需要时,临床科和检查科协商。技术质量管理制度1、要把检查质量放在第一位,普及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知识,做好每个检查员的自觉行动。2设立健全科学集团二级管理组织,由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管理内容如下:目标、规划、指标、方法、措施、检验、总结、效果评价和反馈定期报告上级。3各专业实验室按照省检测中心有关规定开展室内质量管理,制定相应措施,日有记录,月有总结,年有总结。 有原始记录和质量管理图。 必须立即纠正失控情况,在不纠正之前中止报告。四、各专业实验室要参加临床检验中心规定的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量评价的成绩。5加强人员培训和仪器、试剂管理,制作仪器文件。检验课质量管理制度(1) :临床检查质量控制要求1、临床检验人员熟悉本专业的质量管理理论和具体方法。2 .建立健全的临床检查室科学管理制度。3、临床检查的一切操作都要规范、编程。4 .按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认真收集、收集和检验检验标本。5 .有计量基准的各机器j的器具需要校正,合格后使用。 血细胞计数器、血红蛋白计、尿液分析仪应定期调整、校正的同时,以血、尿的质量控制物为对照。6、认真开展临床检查的室内质量控制。(1)临床检查对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及胆红素定性等项目实施质量控制,逐渐扩大质量控制项目。(2)对尿蛋白质的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和胆红质的定性等试验,用尿质控制物进行各人的质量评价,达到各专家的质量标准。7 .在认真开展室内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要参加省检中心组织的室内质量评价活动,向成绩优秀者推荐省检中心参加卫生部检中心组织的室内评价。8 .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开展室内质量管理,对各项测定0.C .v .和R.C.V .值,R.C.V .值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9 .在开展室内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参加省检中心组织的室内质量评价活动,向成绩优秀者推荐省检中心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内评价。10 .工作质量失控的,应立即停止本报告,查明原因,纠正失控后再报告。11 .定期总结室内室内质量管理工作,各质量管理部门应逐步接受监督、检验、质量管理不合格者,吸取经验教训,限期纠正。 是(二)免疫血清检测质量控制要求;l临床免疫血清学检测专家应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2建立健全免疫血清检测的科学管理制度。3实现临床免疫血清检测各项操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4要认真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标本采集时间、方法和检测过程,满足临床细菌检测的要求。5实验用血清、抗原和致敏血细胞、乳胶试剂等生物诊断试剂,应用商品供应产品,采购后经阳性和阴性标本对照试验,符合质妻要求后应用。6检测试验中心设置阳性和阴性对照盐水或稀释或稀释液对照,监测质量,对一定程度的低阳性结果,必要时经中和试验证实后,可提出正式报告。7检查出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应停止报告,及时查明原因。8在开展室内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要参加省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向成绩优秀者推荐省检中心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9免疫血清质量管理工作应定期总结,各质量管理部门工作应逐步接受监督、检验、质量管理不合格者,吸取经验教训,限期修改。(三)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要求;1临床细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与方法。2建立健全临床细菌检测的科学管理制度。3实现临床细菌检测各项操作的规范化、程序化。4认真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部位、容器、方法及检验过程,必须符合临床细菌检验的要求。5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无菌,仪器和玻璃器材的性能、质量要经常监测。 如培养箱、干燥箱、水浴箱、高压灭菌器、厌氧培养箱等仪器应当进行温控、恒温、高压灭菌效果等质量监测。6实验用试剂、药敏纸片等应采用质量监测、统一供应的商品试剂。7在开展室内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要参加省监督检测中心组织的空间质量评价活动,成绩优秀者推荐省监督检测中心参加卫生部监督检测中心组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