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共同问题——第5章PPT课件_第1页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第5章PPT课件_第2页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第5章PPT课件_第3页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第5章PPT课件_第4页
交流电机共同问题——第5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5.1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交流电机的种类,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凸极同步电机,笼型异步电机,隐极同步电机,可以作为发电机,也可以作为电动机。,.,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运行原理不同。但是两者在定子结构、定子绕组以及绕组感应电动势和绕组产生磁动势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将这些作为共同问题来一起进行研究。,.,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原动机拖动转子旋转。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导体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导体感应电动势,与导体所在处的气隙磁通密度、长度和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判断;图中所示时刻电动势的方向为出纸面。,.,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转子转过一周,定子导体感应电动势正负交变一个周期。带上负载则可以输出电能。,.,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转速n1的单位为r/min。,对于p对极的电机而言,转子每转过一周,定子导体感应电动势正负交变p个周期。,.,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定子通电形成旋转磁场,等效为旋转的磁极。,.,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极对数p一定时,定子导体感应电动势的频率f与转子转速n1有严格的关系,称为同步关系。转子转速n1称为同步转速。这种电机称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笼型异步电机,.,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转子转速n是否会等于定子磁场的转速n1?,不会,否则无法感应电动势,不会有电流,不会产生转矩。,因为转子转速n与定子磁场转速n1之间没有严格的同步关系,所以称为异步电机。,.,交流绕组,由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可见,交流绕组是电机进行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磁动势。,.,对交流绕组的要求,导体数一定情况下,能产生较大的基波电动势和磁动势;三相绕组感应电动势对称;三相绕组阻抗相等;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较好的散热,一定的绝缘强度;工艺简单、维护方便。,.,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研究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和产生磁动势的问题。同步电机、异步电机都存在这些共同问题。先研究绕组和电动势问题,以同步发电机为对象。,.,交流绕组的电动势,交流电机的绕组是由放置在铁心槽中的导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结而成的。,导体,线匝,线圈,线圈组,相绕组,由简单到复杂,.,交流绕组的构成,.,交流绕组的电动势,绕组联结的原则尽量充分利用导体(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尽可能大)。电动势质量好。波形接近正弦三相对称节省材料。,.,5.2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及其电动势,导体感应电动势,与导体所在处的气隙磁通密度b、导体长度l和相对运动速度v有关。,对于确定的电机而言,长度和转速都是确定的,所以着重分析气隙磁通密度。,.,导体感应电动势,为方便进行数学描述,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转子表面;原点、横坐标、纵坐标。,规定物理量的参考方向气隙磁通由转子进入定子方向为正,相应的磁通密度也为正;电动势以出纸面方向为正。,.,导体感应电动势,励磁磁动势FfNfIf产生气隙磁场,用气隙磁通密度b表示。,.,导体感应电动势,谐波分析应用叠加定理;由磁通密度波形的特点,可知傅里叶级数分解后,只含有奇数次的正弦项。,气隙磁通密度的空间分布为平顶波。,.,导体感应电动势,气隙磁通密度可以表示为,分别研究各次磁通密度的作用,再综合。,可以看成是导体以角速度向着与转子转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导体的基波感应电动势,t0时,,t时刻,,为基波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导体,A,基波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导体的基波感应电动势,习惯上采用每极磁通量来计算电动势,1为气隙基波每极磁通量;p为极距。,.,导体的基波感应电动势,.,电角度与机械角度,转子转过一对极,定子感应电动势就交变一次,即经过360。,.,电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学中,将一对极在空间上占据的机械角度定义为360,称为空间电角度,用表示。原来的空间一周对应的360,称为空间机械角度,用表示。,空间电角度与空间机械角度之间的关系,.,结论,空间上正弦分布的磁通密度波,通过转子旋转产生了时间上正弦变化的电动势。转子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空间电角度和电动势在时间上经过的角度相等,即转子在空间上转过多少电角度,电动势就在时间上经过了多少电角度。,.,导体的基波感应电动势,与导体A相距一个角度的导体B的感应电动势,t时刻,,eB1与eA1的有效值相同,但相位不同。,.,导体的基波感应电动势,.,结论,导体B与导体A在空间上相差电角度,它们的感应电动势在时间上也相差电角度。,顺着转子转动的方向看,空间上超前,则感应电动势在时间上滞后。,.,导体的谐波感应电动势,同理也可以得到5次、7次等各次谐波电动势,.,整距线匝的感应电动势,线匝,应将哪两个导体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整距线匝?,.,整距线匝的感应电动势,要使线匝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应选节距等于一个极距的两根导体联结成线匝。节距等于一个极距,称为整距。,节距可以不等于一个极距,可以形成短距或者长距。,.,整距线匝的感应电动势,整距线匝的基波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整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多个同样的线匝构成线圈。整距线圈就是多匝的整距线匝,各线匝之间相互绝缘。,线圈的匝数为Nk(即Nk个线匝串联)。,整距线圈的基波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沿着转子转动的方向看,空间上超前,则感应电动势在时间上滞后。,三相对称的交流电动势三相有效值相同;A相电动势超前B相120电角度,B相超前C相120电角度。,.,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三相绕组可以联结成星形或者三角形,.,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星形联结时,线电动势中不含有3次或3的倍数次谐波电动势。,3次谐波电动势,.,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三角形联结时,线电动势中不含有3次或3的倍数次谐波电动势,但有循环电流,产生损耗。,.,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非常简单。,绕组集中,发热集中,散热困难。铁心表面有很多空间没有利用,不经济。电动势的波形不好。,.,5.3三相单层分布绕组及其电动势,为充分利用空间,沿圆周均布多根导体。如何将这些导体联结成三相绕组?,电动势尽可能大三相对称,以p2,定子上均匀分布24槽为例进行说明。(定子槽数Q24),.,三相单层分布绕组,电动势星形相量图,槽距角相邻两个槽之间相距的空间电角度。,.,三相单层分布绕组,分相,相带每极下每相占有的区域。,60相带,每极每相槽数q,m为相数,.,三相单层分布绕组,绕组展开图,.,三相单层分布绕组,绕组展开图,相绕组的联结(并联支路数)。,最大并联支路数ap。,根据分相的结果对线圈边进行联结,形成线圈组。每一对极下形成一个线圈组,共p个线圈组。,.,三相单层分布绕组,整距分布线圈组电动势的计算,.,三相单层分布绕组,整距分布线圈组电动势的计算,kd1称为基波分布因数。,.,三相单层分布绕组,在线圈集中在一起时的电动势基础上乘上基波分布因数kd1。也可看成线圈仍集中在一起,但有效匝数减小为qNkkd1。,对于次谐波,,.,三相单层分布绕组,整距分布相绕组电动势的计算,每相每支路串联匝数,线圈组,相绕组,线圈,基波,.,三相单层分布绕组,谐波电动势,线圈组,相绕组,.,三相单层分布绕组的特点,线圈数(槽数Q的一半)最大并联支路数(极对数p)每相每支路串联匝数,.,三相单层分布绕组,优点有效利用铁心表面空间;可以削弱绕组的谐波电动势;每个槽内只有一个线圈边,嵌线方便;便于散热。,10kW以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采用。,缺点单层分布绕组不能任意短距,无法利用短距进一步削弱谐波电动势,改善电动势的波形。,.,5.4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及其电动势,为了进一步削弱谐波电动势,使电动势波形接近正弦。采用双层分布短距绕组,利用短距来进一步改善电动势波形。,.,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双层绕组是在每个槽中放置两个线圈边,线圈的一个边在一个槽的上层,另一边则在另外一个槽的下层。各线圈的构成相同。,节距不受限制,可取为需要的值。,.,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双层叠绕组,.,短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线圈节距y1y,y为短距比,是线圈节距与极距之比。,.,短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基波感应电动势,为基波节距因数。,.,短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短距时,基波短距因数kp1总小于1,所以短距使线圈的基波电动势减小,在整距线圈电动势的基础上乘上kp1。也可以理解为线圈仍为整距,但是其匝数不是Nk,而是Nkkp1。,谐波感应电动势,为次谐波节距因数。,.,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如何来联结导体,形成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以极对数为2、定子上均匀分布36槽为例进行说明。,.,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电动势星形相量图,槽距角,p2,Q36,每极每相槽数,.,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电动势星形相量图,每个相量表示的是每个线圈的电动势相量。线圈数等于槽数。,分相,将线圈划分给三相。60相带法120相带法,.,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节距的选择,短1/3节距,可以完全消除3次谐波;,需要削弱的主要是5、7次谐波电动势;,短1/5节距,可以完全消除5次谐波。,选择短距比y5/6左右。,.,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绕组展开图,(节距y17),每相在每极下有一个线圈组极相组。极相组数2p。最大并联支路数2p。,.,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基波感应电动势,极相组的感应电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