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探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思考生活,到底甜不甜呢?要是买回去不甜怎么办?,如果你是卖瓜小贩,你如何打消消费者顾虑,让消费者大胆购买呢?,“坐而谈,不如起而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心动不如行动”这都是在强调什么?,概念剖析,一、实践及其特点(笔记),阅读第一目,思考1)勾画什么是实践和实践的特点2)对照实践的概念和特征,思考黑格尔、费尔巴哈、杜威等人所理解的“实践”为什么是不科学的?,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笔记)实践的主体是(),对象(客体)是()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人,客观世界,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纯粹的主观意识活动、心理活动不属于实践,【判断】下列活动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吃饭、种地、教师讲课、技能训练、郊游踏青、科学研究、工人生产、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哲理辨析,一、实践及其特点(笔记),对照实践的概念和特征,思考黑格尔、费尔巴哈、杜威等人所理解的“实践”为什么是不科学的?,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活动呢具有能动性。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缩小了实践的范围。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玉兔”号月球探测车于2013年12月搭乘嫦娥三号探测器飞往月球,在月球执行探测使命。,兔子日记,2013.122016.07,请依据实践的三个特征,分析我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的实施是不是实践活动?,“嫦娥工程”的实施是否具备实践的第一个特征,试分析?,2.实践的基本特征(笔记),实践由主体、对象、手段三个要素组成。探月工程是人利用各种科学仪器设备、航天运载工具等物质手段探索客观对象月球的活动。这一工程需要科学家根据现有的物质条件、根据所掌握的科学规律来合理的安排、计划、研制、实施,探月能否成功取决于现有的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水平和能否正确的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这就是实践特点的第一个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理运用,(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笔记)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实践活动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进行能量、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嫦娥工程”的实施是否具备实践的第二个特征,试分析?,2.实践的基本特征(笔记),探月工程是我国有目的有意识的提出并周密计划的科学探索活动。为了探月工程的成功,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新型的火箭、卫星、探测器、月球车已经其他的先进工具和仪器。同时为了探月工程的成功,组建了庞大的团队,从决策到后勤保障,形成了严格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的创新。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第二个特点,实践具有能动性。,原理运用,(2)实践具有能动性(笔记)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类创造出新的具体物质形式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类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什么古人只能幻想月宫,为什么台湾做不到发射月球探测器?为什么二十一世纪我国才实施早有设想的探月工程?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2.实践的基本特征(笔记),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过去的时代经济、政治、科技方面的水平达不到实施探月工程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政治组织力、科学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飞速进步,使得现在实施探月工程成为可能。所以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既受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又随着历史条件的进步而不断的拓展。这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原理运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笔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不同历史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探月工程属于哪一类实践形式?工农业生产属于哪一类实践形式?建立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属于哪一类实践形式?,原理运用,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笔记(1)生产实践: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变革社会的实践: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3)科学实验:以探索世界规律为目的(4)还有教育、体育、艺术创作等其他的实践活动形式,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关系实践,故事导思,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笔记),阅读P44,思考王阳明静坐看竹子苦苦思考,为什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王阳明】大约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浙江余姚的一座安静的“阳明书院”里,有一小片茂密的竹林,青枝翠叶,摇曳多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王阳明,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他双目发呆,脸色苍白,已经在这里坐了好几天,家里人多次劝他回屋休息,都被他拒绝了。到了第七天,终于病倒了。他在欣赏竹林风光吗?是发神经病吗?都不是,他是在苦思哲学道理。书上说:“格物致知”。“格”是研究的意思,“致”是取得,“格物致知”就是从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竹子是客观事物,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就是想知道竹子的道理,看“格物”能否“致知”,一直到病倒,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于是,他得出结论:格物致知是错误的,知识不能从研究客观事物得来。他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1.王阳明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但单纯靠“想”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万事万物的道理不能从心里想出来。静坐看竹子,只能获得对竹子的“感觉”,了解竹子能够被眼睛所观察到的现象:形状、大小、高矮、枝叶、数量、柔韧、生长的快慢,而不能了解竹子不能被眼睛所察觉的现象:坚硬程度、冷热、空心还是实心,就更不能了解竹子的内部结构以及生长规律。所以仅仅只是坐在那里想是无法实现知识积累的。王阳明得出结论:心明便是天理。但是仅仅靠说是无法证明他说的是对的。,故事导思,对比王阳明和维萨里,两者求知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维萨里】中世纪的比利时卢万城外有一座专门处死犯人的绞刑架。1536年的一天,白天刚绞死了几个盗贼。晚上,十八岁的萨维里偷盗尸体做研究。结果被卫兵发现,不得不流亡巴黎。维萨里对学校里传授的人体知识很是怀疑。那时的医学院全是学盖伦的旧书。而这个盖伦一生只是解剖猪、羊、狗,从未解剖过人体。既然没有解剖过,那书又有何根据?维萨里年轻气盛,决心冒险解剖来看个究竟。但是教义上说,人体是上帝最完善的设计,不必提问,更不许随便去肢割。法律规定盗尸处以死刑。这是既犯教规又违法律的事,必得极端保密才行,所以他才夜盗尸体进行研究。维萨里通过人体解剖的结果,说明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数都是24根,是相同的。这种说法和圣经里讲的,夏娃是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做成的,男人的肋骨因而比女人少一根的说法,不相符合。维萨里通过解剖证明了盖伦所说“人的腿骨是弯曲的”这一结论是错误的。维萨里一生追求真理、献身于解剖学和医学,是近代解剖学的先驱,他的研究促进了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维萨里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亲身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王阳明只是在自己头脑中进行思考,不是实际的研究客观对象,脱离了实践,所以不但一无所获,还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前面我们判断过,学生上课听讲并不是实践,但是你们通过上课听讲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是否说明除了实践以外,书本也可以是认识的来源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笔记),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前人通过实践所获得的,原理剖析,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必须借助一定客观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作用,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阅读P45页第一段,分析此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案例分析,190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事故。以后,随着飞行事故增加,迫切需要有一种研究事故原因的仪器,来弄清楚事故的原因。于是人们研制出黑匣子(飞行记录仪),来记录各种飞行数据,为查找和分析事故原因提供数据。随着人们对飞行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现在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对黑匣子提供数据的研究,精确的还原事故现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地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不断的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丰富人的认识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笔记),依据P45页第二段,你认为根据材料,马航370应该是坠毁与哪个方向?你的判断与人们起初的判断有无差别?为什么?,案例分析,在去年马航370在飞往中国的途中失踪,人们认为该机应该坠毁或迫降在东南亚及其东南方向,所以各国调查人员沿着中国大陆的东南方向,主要是南海周边和澳大利亚海域进行搜寻。但是今年却在印度洋流域发现大量马航370的残骸。,仅仅在头脑中思考,并不能确定自己的思考是否符合事实,是否行得通。必须把自己的思考与外界的客观事物相对照。而客观事物自身不会说话,不会直接向我们表达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对不对,所以要想知道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是否正确,就必须要与外界相接触,也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者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外在的信息,了解真实的情况,在实际的效果中去验证自己认识的正确性。实践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人们通过实践试图将主观的观念变为现实的存在,通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来体现主观观念的正确性。,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笔记),阅读P46页第一段,我们知道研制黑匣子是为了获得相关数据资料,搞清楚飞机失事的原因,那么搞清楚飞机失事的原因是我们研制和分析黑匣子的根本目的吗?,案例分析,搞清楚原因是为了找到防止和杜绝同类事故的办法,更好的保障飞行安全。这体现了获得认识是为了形成正确的认识,有效的指导实践。所以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笔记),总结,实践,认识,决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唯一的检验标准),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和不科学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概念剖析,一、真理是客观的(笔记),阅读P46-47页第一目(1)勾画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以及真理最基本的属性。(2)思考虚线框中实用主义者詹姆士对真理的认识,为什么是错误的?,1、什么是真理:(1)真理是标志()同()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的正确反映(2)谬误:是不符合的认识,主观,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客观,客观对象,【学过的一些真理性认识】经济: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涨。货币发行过多,可能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引发通胀。政治: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外交政策。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鉴别,民族精神的作用,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历史:人类文明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觉悟提升,对于美术专业来说,是学习和掌握绘画基本技术更重要,还是创造力更重要?,不同的同学,在学习绘画的不同阶段,对技术更重要还是创意更重要会有不同的理解。有创意的人苦于不能用绘画语言来表达。具备一定技术的同学,可能会苦苦寻求突破与创新。因为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多阶段,所以不同方面可能重点就不同。,如果我们把问题问得再具体点,对于我们把画画好来说,是学习和掌握绘画基本技术更重要,还是创造力更重要呢?,显然,有创造力并不一定能画好画,但是较好地掌握了绘画技能画得肯定不会差。所以对于美术专业来说,创造力固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术和规律。这就是真理。知道了这一真理,今后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学习和掌握绘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俗语辨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真理的客观性如何理解这句话?,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事物(特定的方面)只可能有一种正确认识。因此公婆吵架,可能公和婆的看法都不正确,或者都有部分正确的,但是只要双方意见不一致,就不可能都正确。,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否说明对同一个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都是正确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和智是不同事物,因此仁者见仁和智者见智是对不同事物各有正确的看法,他们的看法由于是针对不同方面,因此并不矛盾。,(1)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确定方面只能有一个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就是真理只有一个(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笔记),欧几里得的定理是否不再是真理?为什么?,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笔记),仍然是真理,因为欧几里得的定理在平面图形中仍然是正确的。,思维引导,阅读P47-48页第二目,那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不是真理呢?为什么?,也是真理,因为他们的发现在各自的条件里也是正确的。,他们三个对三角形内角之和到底是大于180、等于180还是小于180有不同的看法,又都是正确的,这是否说明真理不是唯一的?,不能说明,因为三者是在不同条件下,对三角形内角之和的描述。在各自的条件下,三个结论都是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时候,我们知道橡胶是绝缘体,戴上橡胶手套在家里安装电器可以避免触电。但是戴上橡胶手套去触碰高压电一样会触电。从哲学的角度,这揭示出真理的什么性质?,1、真理具有条件性(笔记),橡胶具有一定的电阻值,如果超过这个电压输电超过这个数值,橡胶同样也会导电。所以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实例导思,古人都知道水能灭火,水是液体,但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灭火,随着人类实践范围的扩大,人类生产出了酒精、汽油,这些液体都不能用来灭火。所以如果一个人知道水能灭火,但是不知道酒精的性质,发生火灾时,用酒精灭火只能助燃。从哲学的角度,这告诉我们真理具有什么特点?,2、真理都是具体的(笔记),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用。水能灭火的经验,不能简单照搬到其他液体上。对这个事能行的做法,在那个事上未必能行。别人能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到。行不行要看是否具备相同的条件。因此真理是具体的,总是在特点条件下对事物特定方面的正确认识。超出条件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实例导思,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求我们注意把握真理,拒绝谬误(笔记),【知识拓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是相对的,也称之为相对真理。真理是符合客观的正确认识,在条件范围内是确定无疑的,因此是绝对的,也称之为绝对真理。,事例导思,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凭借直觉和观感,曾经作出过这样的结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落体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以后1900年里,大家一直都认同这个结论。根据你们的经验,你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否符合生活经验呢?,阅读P48-49页第三目,我重故我快,到底应该是哪一种,【比萨斜塔实验】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面做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结果。然后他有用不同的材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得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从而纠正了亚里斯多德1900年的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笔记),为什么亚里斯多德没有能够认识到没有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速度是一样的?,亚里士多德受到时代的限制,当时科学刚刚起步,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还处于萌芽状态。亚里士多德受到经验的限制,仅仅从直观经验出发。事物是复杂,亚里士多德没能多方面实践验证。,(1)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总是受到具体的历史实践水平和自己主观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伽利略的实验是否证明亚里士多德完全错误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完全误导了我们?,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欺骗我们,在没有阻力或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重量不等的物体会同时落下。考虑阻力,则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而在地球上,阻力是无处不在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并非完全错误,我们通过伽利略的实验,获得了对亚里士多德那一结论更精确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问题导思,1.认识具有反复性(笔记),亚里斯多德没有认识清楚的事,伽利略搞清楚了。这体现出人的认识具有什么特点?,2.认识具有无限性(笔记),(1)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2)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人类世代延续知识的积累、思维认识能力的提高和认识工具的进步,过去未曾认识清楚的事情未来会弄清楚,过去未曾留意和接触的事物会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拓展而进入人类的视野。世界上没有人类不可能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事物。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无限的。,已经被确认的真理并未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总结,(12全国)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BCD,课堂练习,B,材料将人对如何处理与河流的关系分为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何特点,各阶段之间有何关系?,(14大纲)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B.C.D.,C,实践,认识,实践,认识,认识,材料体现的是哲学中哪一对概念的关系?通过关键词联系相关哲学概念。,(12福建)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A,材料中的主体是什么?这一主体属于哲学什么概念?材料对这一主体讲了什么内容?(联系哲学概念可以参照选项),(14新课标)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BcD,A,材料中的主体是什么?这一主体属于哲学什么概念?材料对这一主体讲了什么内容?(联系哲学概念可以参照选项),34,教材中有关实践的观点:第一课:“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认识对实践的依赖)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重要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特点、体系和功能方面,突出实践的地位)第五课:“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作用于人脑”(从唯物论角度强调实践作用)第六课:“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追求真理”。(从认识论角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第十一课:“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历史观上突出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实践的观点在教材中的反复呈现体现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要点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35,实践观,概念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认识观,真理观,认识发展规律:反复性无限性,真理的属性: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过程,决定,追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反作用,【知识框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作用,36,唯物辩证认识论,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实践决定认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作用,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真理,发展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37,(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是一种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这两个方面正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区别。,【提示】1.改造主观世界指改造自己的思想、认识以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些都不是实践。2.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38,(2)特点客观物质性(不是主观的思维活动)第一,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对象是客观的。第二,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消极、本能的活动)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能够创造出新的社会历史性(不是个人的孤立的脱离历史条件的活动)社会性: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提示】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3)实践的基本形式,39,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在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提示】“意识源于物质”“认识源于实践”前者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来源于物质世界。后者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40,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自身不能成为检验标准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的东西,才能实践能(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错误的认识,阻碍,41,(2013山东23)“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质”,【典型例题】1,C,42,(2013全国大纲卷30)“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这首画竹诗形象地描述了他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这表明艺术创作()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ABCD,【典型例题】2,A,43,(2015年江苏卷27)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B、C、D、,【典型例题】3,D,(2015北京卷24.)谷雨源自“雨生百谷”之说,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每年4月19日至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节气,此后气温迅速回升,雨量增多,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人们食香椿,赏牡丹,开始采摘谷雨茶。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关系生产的客观联系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B.C.D.,44,【典型例题】4,A,45,(2012高考北京卷40)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40、(2)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典型例题】5,【2014北京卷】39(12分)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心怀感激的失主、朴实的面馆老板、蜂拥而至的顾客简要分析这个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5分)从知行统一的角度,谈谈你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7分),一位借款经营的店主、一个客人遗忘的装有6万多元的皮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真没想到,这么多钱还能原封不动地回来”,失主回忆道。他抱着侥幸心理回到那家面馆,一眼就看到自己的皮包好端端地放在面馆货架上。店主核对信息后,把皮包归还给他。6万多元现金,相当于全家人辛苦经营面馆一年的收入,更何况家里还有借款。“那是客人的东西,我们哪能动!”店主这样说,“自己挣的钱花得才踏实,不是我们的钱,可不能拿。”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来面馆吃面,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46,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应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更要重视道德实践,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典型例题】6,(2015年山东卷4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9分),4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典型例题】7,48,(二)真理:1.含义2.特征,1、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唯一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过程的推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照搬认识,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坚持真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发展真理,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2、“有用即真理”。真理“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一定条件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2、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49,(2012高考福建卷)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控设备使用课件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激光双束光纤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社区经济行业社区经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计算机行业量子计算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卫生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左权县2025山西晋中左权县事业单位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哈尔滨市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机关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主动脉瘤护理措施
- 2025-2030中国汽车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秋季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医用物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足球运动康复训练计划
- 农村养殖技术培训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 面试各种测试题目及答案
- 出版专业中级实务复习笔记
- 2025年网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炎症性肠病的病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