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1,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考什么?,形象表达技巧语言思想内容,2,诗歌鉴赏,一、古诗中意象和意境,3,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4,诗歌鉴赏,意境是由多个意象整合而成的一种境界,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5,诗歌鉴赏,景物形象诗歌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6,诗歌鉴赏,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7,诗歌鉴赏,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8,诗歌鉴赏,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9,诗歌鉴赏,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诗歌鉴赏,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1,诗歌鉴赏,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12,诗歌鉴赏,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13,诗歌鉴赏,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14,诗歌鉴赏,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15,诗歌鉴赏,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16,四、抒怀类意象(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17,诗歌鉴赏,三、抒怀类意象(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8,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惜。,19,诗歌鉴赏,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0,诗歌鉴赏,21,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2,诗歌鉴赏,23,诗歌鉴赏,24,六、战争类意象(表达对战争的厌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付介子被派去刺杀楼兰王,成功后楼兰成为汉朝的辖地。,25,4.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6.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26,七、闲适类意象(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表达向往隐居生活),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27,以上介绍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见寓意。其实,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28,诗歌鉴赏,29,诗歌意境常用语,动(活泼、风趣、热烈、繁华、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孤清、澄清)悲(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壮(壮阔、壮丽、空旷、清远、慷慨、雄浑)美(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30,诗歌鉴赏,31,二、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32,诗歌鉴赏,33,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语言出现的方式,只有五种:记叙、描述、议论、抒情、说明。在诗词鉴赏中只会涉及前四种。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表达方式就像我们人一样,只分男孩子和女孩子,每个人都叫做人,但每个人表现他们的人生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同用一种表达方式,描写可正可侧;抒情可直接,可间接;同样说“柳树”,作者为了需要可以比喻说“绿丝绦”,也可以拟人说“杨柳依依”。于是也就有了表现方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之类的叫法。,34,所谓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修辞比喻、拟人、夸张、通感、表现手法设问、反问、用典描写表现技巧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烘托、白描整体关系动静关系、情景关系哀乐关系、虚实关系,35,总论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景物,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1、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2、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它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写景是手段,是技巧,是手法,表达他的情感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有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等说法,36,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37,描写手法,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想象: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渲染: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复出现;描写环境或特定的气氛。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写背景,只重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38,修辞,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夸张: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通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设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反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排比: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典: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39,关注四种关系,动静关系:或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或以静写动,或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情景关系:寓情于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触景生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情景交融: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哀乐关系: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乐。李煜虞美人词;崔护题都城南庄;欧阳修元夕;虚实关系:既见为实,未见为虚。,40,三、语言,41,语言,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色彩明丽,语言清新生动。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如白居易的诗等。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用实词,意象密集。,42,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李清照后期的词。华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还有李商隐的诗乐游园等。质朴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如李商隐的一些朦胧诗锦瑟。“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43,四、思想感情,44,思想感情,怀古类: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表达的是面对越宫遗址的凄凉景象所产生的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2002年高考所选的李白的春城洛城闻笛,作者由笛声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曹植的白马篇前半部分写少年英雄飒爽英姿,表现他的“勇”,后半部分写他为国征战,表现他的“忠”。,45,闲时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对田园景象和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弃官归隐的决心;1998年高考卷所选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通过描写夜访李凝幽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如杜甫的登高,借对登高所见的秋江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老病多愁而志不得伸的复杂感情。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自喻,表达孤高自赏的高尚节操。爱情类;在古代诗词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不少精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美好的情感、多样的手法,被人们世代传诵。,46,五、诗歌鉴赏答题规范,47,答题规范用语(表达技巧),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如果是修辞,需指出这种修辞的效果)(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8,练习一,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49,答题规范用语(意境意象),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即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有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合理统一。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50,练习二,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步骤一)。这是一幅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二)。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步骤三)。,51,答题规范用语(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2,练习三,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53,答题规范用语(炼字),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4,练习四,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55,答题规范用语(诗眼),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56,练习五,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公司专利管理规章
- 清廉文化面试题及答案
- 挖掘机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犯罪特征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采购合同管理细则
- 解说领队面试题及答案
- 急性中毒考试题及答案
- 建筑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摆脱包办!孩子独立成长法则
- 家电公司连锁门店管理规章
- 2025医疗机构租赁合同模板
- 兄妹房屋协议书
- 2025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银行网上“企业金融”自助贷款授信合同
- 2025年西藏自治区辅警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办公楼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 原料药中亚硝胺杂质的风险评估实操
- 税种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 水洗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 2025年广东省康复产业蓝皮书-前瞻产业研究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