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ppt_第1页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ppt_第2页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ppt_第3页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ppt_第4页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目前国内静脉输液现状,目前,超过80%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输液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临床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据统计,81%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的工作时间。,静脉输液是护理高风险技术工作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静脉输液治疗管理的护理重点,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第一部分,1.短期(小于4小时)非刺激性、非发疱剂、PH在59之间的等渗液体单剂量给药2.单次采取血标本。3.输液器与肝素帽的连接。,一次性钢针适用范围:,缺点,留置针分类,结构分,功能分,形状分,型号分,静脉留置针,开放式、密闭式,普通型、安全型、防逆型,16G、18G、20G、22G、24G,直型、Y型,NURSE,输液时间小于6天。,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NURSE,NURSE,NURSE,留置针适用范围,保护血管方便留置便于抢救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操作简单安全留置针预防针刺伤,堵管率较高脱出率较高静脉炎发生率较高过分输注药物刺激外周血管导致血管损伤,优点,缺点,留置针,外周静脉短导管禁忌,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经由前臂肘窝置管到达近侧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导管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不到达中心静脉,属于外周导管。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比留置针低。,治疗时间大于7d,小于49d的静脉输液。,输注低刺激性、等渗或接近等渗的药物。,外周静脉条件差。,中长导管的适用范围,中长导管不宜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是通过皮肤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将导管插入至上、下腔静脉。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快速的静脉通路,也可测定各种血流动力学参数。,急性复苏的患者严重休克需快速补液的患者危重及大手术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但需长期使用腐蚀性和刺激性药物需监测中心静脉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需要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适应症,穿刺部位有损伤或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不合作、躁动不安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禁忌症,0,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InsertdeCentralCatheter)简称PICC。,通过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腋静脉及大隐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PICC置管原则,01PICC置管及置管后护理应由经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02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实施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03放置PICC前需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并获得医嘱后才能进行,04置管后应常规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PICC导管的优势,1,3,5,2,4,6,解决疑难血管穿刺,减轻患者痛苦,保护患者外周血管,护士操作,床边执行,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可用于多种静脉治疗,留置时间长,减轻护理工作量,PICC导管的局限,必须定期维护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过敏反应、导管脱出、导管断裂等等。,PICC适应症,PICC禁忌症,01,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02,乳腺癌根治术后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03,插管途径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04,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植入式输液港(PORT),植入式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IVAP)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系统。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中心静脉。,PORT,输液港优点,需要经过培训的医生进行手术植入,拆除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输液港功能发生异常时纠正手段更复杂和困难,价格比传统的CVC和PICC更昂贵,每次穿刺时患者有轻微痛感,输液港缺点,任何确认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患者,病人体型、体质不适宜,确定或怀疑对输液港材质过敏,经皮穿刺植入法禁忌症:严重肺阻塞性疾病,预穿刺部位曾经放疗、有血栓形成迹象或接受过血管外科手术,PARTONE,PARTTWO,PARTTHREE,PARTFOUR,静脉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第二部分,医用器材的分类,塑料玻璃瓶容器刚性塑料瓶、多层共挤膜袋、PVC袋,理想的医用器材应具备的特点保持药品的均一性、药效、质量和纯度,一定的强度、耐热耐寒、质轻、遮光、易清洗、易灭菌消毒处理。,输液器的选择,普通输液器,精密输液器,普通输液器含有PVC材质,PVC又称聚氯乙烯,该材质对药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使药物损耗,药液浓度降低,并有可能产生具有一定毒性物质或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精密输液器不含有PVC材质,是以空气调速代替传统滴速调节方法,对空气和药液精密过滤,有自动排气功能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接头的选择,肝素帽:对静脉留置针有封管效果,以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与动静脉留置针配套,可多次、反复穿刺供输液,注射药物用,标准锁紧接头,注入肝素钠可防止血液回流及抗凝固。,缺点:容易回血,造成导管堵塞,护士在操作中易造成针刺伤。,输液接头的选择,可来无针福正压接头:正压接头在无任何连接件与之连接的情况下呈封闭状态,保持无菌状态,接头的阳性端可任意连接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留置针、三通阀门等需肝素帽封头的端口,阴性端头可连接并锁住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完成输液,输血和抽血等治疗任务。,优点:1.当注射器拔下时,产生一个正压,自动使连接管内的液体向前推进,可防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内,避免形成血栓;2.无针输液,避免针尖伤人,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3.密闭输液,足够的流量,相当16G针头的流量;4.密封阀装置,减少空气吸入的潜在危险;5.不需穿刺针穿刺肝素帽,避免微小颗粒进入输液系统;6.减少病人留置静脉针和导管的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了解静脉治疗与微粒污染的关系,第三部分,一般微粒直径约在115m左右(肉眼不可见)最大直径300m(肉眼可见),微粒的来源,微粒污染的不良反应,静脉炎,药物过敏反应,形成肉芽肿,组织栓塞或坏死,肿瘤样反应或肿瘤,微粒污染的不良反应静脉炎,微粒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壁损伤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导致静脉炎70%静脉炎是由微粒污染所引起,微粒污染的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药剂中含有药物结晶微粒、聚合物、降解物及其他异物都可与组织蛋白发生反应,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微粒污染的不良反应形成肉芽肿,微小的颗粒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导致巨噬细胞变大,在毛细血管或细小的动脉内形成肉芽肿,阻塞人体微循环系统,引起脑、肺、眼等的器官供血不足,组织改变,如颅内肉芽肿,视网膜肉芽肿。,微粒污染的不良反应组织栓塞和坏死,人体毛细血管直径为515m当微粒直径大于血管直径时,堵塞毛细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导致水肿和炎性反应动脉阻塞可抑制氧化代谢活动,导致细胞损伤和器官坏死,微粒污染的不良反应肿瘤样反应或肿瘤,石棉纤维常引起肺癌大量放射性微粒进入人体可引起白血病或白细胞减少症微粒长时间停留在体内可刺激组织变异,引起癌变反应,输液微粒的防控,中国药典(2010年):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直径10m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12粒,直径25m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粒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每个共试品容器中,含10m以上不超过3000粒,含25m以上不超过300粒。,中国药典(2015年)标示量为100mL或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每1mL中含10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3粒标示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每个容器中含10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000粒,含25m及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00粒,输液微粒的防控,输液微粒引起的污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污染:在输液产品的制造、储运过程中混入溶液的,这类污染护理人员是无法通过三查七对来避免的,因此说有输液就存在风险。预防措施:避免盲目输液。外源性污染: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入溶液的,是临床护理工作预防输液污染的重点。导致外源性污染的环节主要是配药与输液过程。,改善配液环境,空气净化技术是提高输液环境空气的洁净度、避免液体微粒污染的有效方法,治疗室空气洁净度应达到500cfu/m消毒1-2次/d,并进行细菌监测,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严格控制输液瓶内药品总数,配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熟悉药物的药理作用、理化性质、用法用量、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没有资料证实可以混合静脉用药前,严禁随意配伍;抗生素与中药制剂连续给药时,应用生理盐水间隙冲管。,规范护理操作,减少微粒污染,正确的切割安瓿和消毒砂轮应该置于75%酒精中,玻璃安瓿割据小于1/4周,割据前无需消毒,但割据后必须用酒精棉签消毒。严禁用镊子或砂轮敲击安瓿,这样可有效减少玻璃屑污染。据实验报道,一支5ml安瓿,用砂轮割据后不消毒掰开,瓶内液体会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如果用酒精棉签擦拭消毒后再掰开,微粒污染会减少1/4。,易折型安瓿,静脉输液治疗与感染控制,第四部分,一、无菌技术,概念: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手卫生应概念,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楚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手卫生的5个时刻,常居菌寄居在皮肤深层能生长繁殖机械清洗不容易去除大部分无致病性,一般不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的菌群:白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一、无菌技术,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存活时间较短,自身会消亡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常见菌群:G+菌(金葡菌、肠球菌)、G-菌(克雷伯菌)、病毒(呼吸道病毒),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使用有序:按失效期前后顺序摆放取用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可疑污染、污染或过期应重新灭菌贮存有效期:纺织材料包装:14天,否则一般为7天一次性纸袋包装:1个月使用无纺织布或硬质容器等:6个月由厂家提供的一次性物品:遵循包装上的有效期,存放环境:室温低于24,相对湿度小于70%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并高处地面20cm、距离天花板超过50cm、离墙远于5cm处的物品存放柜或架上标识清楚: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识,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明确区域: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非无菌物品远离无菌区操作规范: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取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无菌物品一经去除,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