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四首,1,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李白,2,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zh仙人”。中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丽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诗人简介,3,李白生于西域,长在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次离开蜀地时的作品,内心憧憬和喜悦,以及对家乡、友人的依恋,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创作背景,4,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mi羌:qing三峡:snxi渝州:yzhu,5,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6,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半边,半个,7,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思念你却不见你,我乘着船驶向渝州。清溪渝州三峡,出发,8,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思念你却不见你,我乘着船驶向渝州。,思考:本诗的主题思想,9,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山月和江水所展现的千里蜀江行旅图,写诗人离开四川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秋夜行船时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之情。,10,炼字炼句(赏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开篇点题,点明季节,直抒胸臆,点明路线,11,炼字炼句(赏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历来“入”和“流”被人所称道,为什么?“入”和“流”意思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写秋夜行船之事。,静仰视,动俯视,12,炼字炼句(赏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其作用是?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景中有人,人已露面,13,课堂检测,1、诗中写峨眉山月景色的句子是:2、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3、诗人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历来“入”和“流”被人所称道,为什么?,14,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mi羌:qing三峡:snxi渝州:yzhu,15,江南逢李龟年(七言绝句),杜甫,16,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他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他的诗多沉郁顿挫,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注: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诗人简介,17,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也就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与同样流落异乡的唐玄宗时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偶然重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八年的安史之乱,已经从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跌落下来。,创作背景,18,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甫:f岐:q寻常:xnchn崔九:cuji,19,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0,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在岐王王府里经常看到你的表演,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你的歌唱。,经常,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是唐朝时的大姓,好几次,唐玄宗时著名的乐师,擅长歌唱,21,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正好是,恰好是,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22,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当年在岐王王府里经常看到你的表演,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你的歌唱。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思考:本诗的主题思想,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23,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安史之乱后在江南与李龟年偶遇的情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物是人非、人生飘零、国家衰落的感慨之情。,24,炼字炼句(赏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现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回忆“开元全盛日”的唐王朝的繁荣昌盛,表达诗人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之情。,25,炼字炼句(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用江南美景反衬国家衰落,把当年“开元盛世”的风光无限和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的悲惨事实做对比,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人生飘零、国家衰落的感慨之情。,对比,反衬,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26,炼字炼句(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有人说“落花时节”一语三关,请问有哪三层的意思?自然景色,暮春时节;国家衰落;作者及李龟年颠沛流离。dinpilil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流落异乡,无安身之所。,对比,反衬,27,课堂检测,1、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接触的句子是:2、诗中描绘作者与李龟年晚年重逢,彼此飘零异地、感慨万千的句子是:3、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4、有人说“落花时节”一语三关,请问有哪三层的意思?,28,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甫:f岐:q寻常:xnchn崔九:cuji,2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五言绝句),岑参岑(cn)参(shn),30,岑参(约715年770年),中国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诗人简介,思考:边塞诗的主题,31,岑参(约715年770年),中国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岑六年边塞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空前开阔,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诗歌内容多为热情歌颂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解释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诗人简介,32,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创作背景,3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强:qing强迫;勉强傍:bn,3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3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用典,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送酒来。,勉强,尽力,遥知兄弟登高处,3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可怜的菊花,这时应该靠近战场盛开。,靠近,可怜,3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送酒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可怜的菊花,这时应该靠近战场盛开。,思考:本诗的主题思想注意其是边塞诗,写该诗时长安未收复。,38,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诗人行军途中重阳节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关切同情。,39,炼字炼句(赏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凄凉冷清)心境。反用典故暗含“行军”的特定环境。,开篇点题,反用典故,40,炼字炼句(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作用以个别代表一般,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照应题目,点明节日是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关切同情。,照应题目,想象,虚实结合,直抒胸臆,41,课堂检测,1、诗中点名写作时间、表明诗人心情的句子是:2、诗中通过写长安的菊花,表达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同情的句子是:3、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4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强:qing强迫;勉强傍:bn,43,夜上受降城闻笛(七言绝句),李益,44,李益(748年约829年),字君虞,中国唐朝中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诗风豪放明快。,诗人简介,思考:边塞诗的主题,45,建中元年(780)深秋或初冬,李益再次到灵武,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期间写下了夜上受降城闻笛祝殇辞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从军北征盐州过胡儿饮马泉塞下曲三首等著名诗歌。,创作背景,46,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降:xing烽:fng芦管:lgun征人:zhngrn,47,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8,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当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49,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出征或戍边的军人,50,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当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思考:本诗的主题思想注意其是边塞诗。,51,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受降城夜间闻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戍边将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满心的哀愁。,52,炼字炼句(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象意境情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下沙漠比作白雪,把明月比作秋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的荒凉寒冷和月色的凄清寒冷。环境描写的作用:营造了凄清和寒冷的环境,为下文戍边将士思想做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贸易专员职业素质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村级物流安全员笔试冲刺题
- 课件专业评审表评价
- 课件与乐器的融合
- 2025年建筑设计师专业面试模拟题与案例分析
- 2025年竞聘笔试县公司电力电商解析题
- 2025年香材鉴别师初级笔试模拟试卷
- 2025年供销社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应用写作孙秀秋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法规考试十套题及答案
- 《刺络放血疗法》课件
- 沪教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
- 《口腔材料学》教材笔记(12章全)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项目二-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 环境监测与污染源在线监控考核试卷
- 油罐安装施工方案
- GB/T 44102-2024跳绳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多糖铁胶囊的吸收和代谢途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