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C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C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C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C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蝉蜕(tu)尴尬(gn g)木屐(j)玉簪花(zn)B系上(j)斑蝥(mo)缠络(lu)攒成(zn)C桑葚(shn)臃肿(yng)花圃(p)掸子(dn)D菜畦(q)倜傥(t tng)拗过去(o)弥漫(m)2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使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B能否尽到自己的责任,是一个人在生活上拥有幸福的前提。C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D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让我树立了责任。3 . 下列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的句子是(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B“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骇人听闻。C张大娘患了胃癌,她已经无可救药了。D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随声附和。5 . 下列句子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 )(3分)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只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他的回答直到今天仍然掷地作金石之声而振聋发聩:“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自然就会太平!”他主张学校是师长教学生的地方,教师有教师的尊严,不该向长官磕头。提学御史来了,别的人都跪下,只有他站在中间,像个笔架,以后得了外号,叫笔架博士。他说:“这些事我都不怕,我忍辱至此,皆为学校,但忍辱是有止境的。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A傅斯年鲁迅海瑞蔡元培B萧红诸葛亮蔡元培傅斯年C鲁迅岳飞傅斯年李大钊D鲁迅岳飞海瑞蔡元培二、现代文阅读评语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害群之马?”我说。“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 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6 .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1)小学三年级时,_;(2)十多年后,_。7 . 第段画线句反映了“我”当时_ _和_的心理。8 . 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9 .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10 . 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大风莫言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抹拖泥带水。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田野里很寂静,坦荡荡地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篙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1)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掀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查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2)“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11 . 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主要故事情节“我”的心理爷爷和“我”一起去割草(1) (_)爷爷和“我”遇上大风(2) (_)爷爷和“我”与大风搏斗,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有点懊丧12 .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_)(2)“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_)13 . 请简要赏析第段环境描写的描写角度。14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有哪些好处?三、句子默写15 . 填空。(1)采菊东篱下,_。(2)_,恨别鸟惊心。(3)_,塞上燕脂凝夜紫。四、诗歌鉴赏16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人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外阅读二人并走唐房玄龄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遇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17 . 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意思(1)莫知其孰是(2)乃俱送之(3)汝真贼也(4) 贼遂服罪18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1)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2)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19 . 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前秦符融为翼州牧有老姥遇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20 . 苻融之智表现在哪里?请你从写法的角度谈谈作者对苻融这一智者的刻画。六、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时,往往自己加“句读”,作为语气停顿的标志。所谓“句”就是一句话讲完了,在字的旁边画一个圆点或圆圈表示终结。“读”(音“豆”)则是话还没完,但语气又得停顿一下,就在字的后面或旁边加一个斜点,形如今天的顿号。所以句读又俗称“圈点”。有人支持书加句读,认为这样能使文意更明晰。唐人说,“学识如何观点书”从一个人为古书断句的水平,即可窥见他做学问的水准。但也有人觉得水平不够才需要标有句读的书,正如现在小孩子才需要拼音读本。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认为“涂抹古书,大圈密点,狼藉其间”是有失水准的。有意思的是,古文阅读如果断句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会截然不同。比如吝啬主人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诗句逐客,机灵的客人却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含义就完全相反了。论语也有断句争议。比如“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被烧了,孔子下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而不问马怎么样。这是说孔子以人为本,轻财物而重人命。我们今天读的论语,也多采用这个版本的断句和注释。但古时就有人提出异议:马也是生灵,怎能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另一种断句法:“伤人乎不问马”(此处“不”同“否”。)先确定是否伤到人,再问马的情况。无论怎样,句读只是为了断句,可以算作标点符号的前身,但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的工作,句读却无法承担,还得交给“也”“乎”“耶”这类专职的语气词。今天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晚清民国时借鉴西方标点设计的,历史不过百年。它体系完整,既能表示停顿,亦可表示语气、词语性质等。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除了用逗号、句号表示句子的停顿与结束,还用问号来表达语气,让语义更明确。【材料二】写错了怎么办?古文的修改最常见的是直接抹掉,简单粗暴,就叫做“涂”,这常见于书法家的即兴创作。因为兴之所起,往往免不了涂改。比如兰亭集序就创作于王羲之与友人聚会游玩,酒酣尽兴之时。描绘清丽淡雅的自然风光时心情欢快畅达,转而又兴尽悲来,慨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有趣的是,等王羲之酒醒后想要重写,却怎么也达不到最初的境界。作品中的涂改和隽逸潇洒的字体一起构成了“天下第一行书”中饱含情绪的自然美。讲究一些的涂法还可以用雌黄遮盖原本的墨迹,并在上面重新书写,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所以“雌黄”也有篡改之意,还衍生出一个成语“信口雌黄”。除了涂,也可以用一些符号表示修改。苏东坡寒食帖中,表示删除的时候,就在字的右边点四个小点。敦煌发现的搜神记中有个对调符号的故事,说赵颜子十九岁就会死。后来他买通了管生死的南斗和北斗星君,让南斗在他的寿数“十九”之间“取笔乙复边”,从而把十九改成了九十。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发现字句颠倒错乱时,用“乙”字形来表示字序对调,今天的对调符号也与它相似。(有删改)21 . 阅读【材料一】,根据上下文内容,为横线处为句子标上标点。22 . 下面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古书无标点。阅读古书时,古人需要借助句读来体会语意和语气。B句读在古书的阅读中并不受欢迎,一般只用在儿童的启蒙读物中。C古人写错了,都是直接抹掉重写,还衍生了一个成语“信口雌黄”。D古文的读写过程中使用的符号和今天我们使用的符号有相似之处。23 . 请欣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结合【材料二】和【链接材料】,从笔画、章法、墨法或蕴含的情感等方面任选其一,说说你的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