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回延安贺敬之诗歌诗人、剧作家B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演讲词诗人C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游记美国D小石潭记刘禹锡唐朝诗人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怔zhn拜谒y星宿s桑梓zB作揖y聒噪gu豢养hun遁词dnC诓骗kun栈桥zhn别墅sh嗤笑chD惘然wn恣睢su游弋y麾下hu3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宫剧热播带火故宫旅游,“十一”长假期间,不少游客怀着好奇心莅临延禧宫,工作人员称,更多人能来此参观也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好事情。B吉林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事件的调查结果让人如雷贯耳,它再次突显出建立常态监管制度和严格的惩戒体系的重要性。C今夏,多国受到严重的高温干早天气困扰。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近百年人类活动是加剧气候系统变化首当其冲的因素。D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创造了震撼世界的生态文明奇迹,为人类治理荒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4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刷新记录电影的市场记录。(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B眷恋祖国万水千山鉴赏水平阳光明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塔尖坍塌后,巴黎圣母院的所有木质框架都在燃烧。(解说:句子的主干是“巴黎圣母院燃烧”。)D你既然想考入重点中学,就应该抓紧剩余时间认真复习。(解说:这个复句的关系是假设关系。)5 . 下列短语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大家讨论 B. 学习认真 C. 历史悠久 D. 伟大祖国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水藻真绿,把终年zh x(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2)后来发生了fn q(_)母亲要走大路。(3)她常常肝疼得整宿fn li f q(_)地睡不着觉。(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 du b rn(_) 。三、现代文阅读7 . 阅读下面水浒传中的文字,回答问题。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A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双脚一蹬,那只渔船一似狂风飘败叶,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A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也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A胳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桶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树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A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贪看,没一个不喝彩。戴宗问众人道:“这白大汉是谁?有认得的说道:这个好汉便是本处卖鱼主人,唤做B。”(1)语段中的A和B分别是谁?(2)A和B为何厮打成一团?(3)赏析文中的划线句。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完成小题。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8 . 探究三次“看花”在文章结构以及表现“我”生活态度方面的作用,写出你的发现。“我”暴怒无常,母亲劝“我”看花。“我”看树叶飘落,母亲央“我”看菊花。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9 . 谈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10 . 文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11 . 文章通过感人的细节来刻画母亲,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12 . 细读选文,末节中的“要好好儿活”包含了哪些深意?13 . 谈谈你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理解。四、句子默写14 . 根据课文默写。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居高声自远,_。(虞世南蝉)_,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晏殊在浣溪沙中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大自然景物中,透露出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两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绝,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5 . 解释加点的词。念无与为乐者盖竹柏影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16 . 对两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写于1083年,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B乙文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文章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C两选文都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委婉地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情感志向。D两选文用词精练,语言精粹,写景精妙,是古典山水游记的上乘佳作。17 . 简述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一比喻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18 . 乙文是书信体,全文感情舒缓,几乎没有起伏。甲文作者则感情丰富,富有起伏变化,请结合行文思路,加以简析。19 . 乙文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是指追求名利和治理国家大事的人。那么,甲文的“闲人”又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请简要评析。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甲)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乙)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注释: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玉垒,山名。 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寇盗,指吐蕃。 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这里代指此诗。20 . 乙诗中“花近高楼伤客心”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何作用?21 . 甲乙两首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点?七、名著阅读22 . 走进名著。在读书节活动中,某班举办“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1)A、B两段文字叙述的情况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2)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八、综合性学习23 . 专题与综合实践央广网9月24日电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是中秋佳节,“上海旅游节唐韵中秋”主题活动,从昨晚(23日)开始将连续两天在上海桂林公园举行,向公众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上海的市民百姓和各界游人近千人,以中秋节和金秋赏桂习俗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节日、节事文化,与璀璨千年的文化遗产相伴度中秋。活动现场,由上海市社区文化中心、上海市诗词学会及复旦校友等诗词团体云集的艺术家和诗人,在桂花飘香、月影妩媚的楼台亭阁间,吟诵张若虚、季羡林等古今诗人的经典诗篇;伴随着埙、尺八、古琴等古风乐器的演奏,现场的市民与游客获得了自然与诗意交融的别样体验。(材料概括)阅读以上一则新闻内容,填空。这则新闻电头部分的时间体现了新闻的_(特点),提炼导语部分,可以为这则新闻加上一个标题:_。(新闻采访)根据以上新闻内容,你想采访活动现场的某市民王先生,请设计一条有价值的问题。王先生,你好!_(话题讲述)身在活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