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大讯飞认为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目的,坚决反对各种滥用技术的行为。(删去“的目的”)B每天饭市都有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载歌载舞,充分感受云南的热情。(在“充分”前加上“让人”)C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同时,也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对调)D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充满着大家的生活,尤其是周末,打开电视机,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综艺节目。(将“形式”改为“类型”)2 . 小智同学采用了“归类整理”法复习文言文,下列归类不合理的一项是( )A(诗人)龚自珍陆游杨万里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扑朔迷离C(称谓)孤卿予汝徐大兄D(古今异义)走名鲜博士物理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语段,给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鲁迅箴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jin(_)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_)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gu(_)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的书琦君(1)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2)我就会问:“哪本书呀?”(3)“那本橡皮纸的。”(4)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5)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6)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7)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也是我记忆中非常深刻的,那就是触目惊心十殿阎王。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恶,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惩罚的方式最恐怖,有上尖刀山、落油锅、被猛兽追扑等等。然后从一个圆圆的轮回中转出来,有升为大官或大富翁的,有变为乞丐的,也有降为猪狗、鸡鸭、蚊蝇的。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有时指着它对我说:“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窿,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所以她常拿来警告人。(8)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9)母亲当然还有其它好多书。像花名宝卷本草纲目绘图列女传心经弥陀经等的经书。她最最恭敬的当然是佛经。每天点了香烛,跪在蒲团上念经。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有时一卷都念完了,也没有看她翻,原来她早已会背了。我坐在经堂左角的书桌边,专心致志地听她念经,音调忽高忽低,呼慢呼快,却是每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正正确确。看她闭目凝神的那份虔诚,我也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念完最后一卷经,她还要再念一段像结语那样的几句。最末两句是“四十八愿渡众身,九品成令登彼岸。”念完这两句,母亲宁静的脸上浮起微笑,仿佛已经渡了终身,登了彼岸了。我望着烛光摇曳,炉烟缭绕,觉得母女二人在空荡荡的经堂里,总有点冷冷清清。(10)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11)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改)4 . 作者琦君以“母亲的书”为线索,勾勒母亲的形象。请问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的哪三部书?围绕这三部书,记叙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书名与母亲有关的事橡皮纸书橡皮纸书中夹着外婆绣花的图样5 . 琦君以一双不谙世理的小女孩的眼光“探究”母亲的书,捕捉母亲的情感世界,令人感慨万千。读了全文后,你觉得琦君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6 . 按要求理解并赏析文中画线语句。(1)赏析第段中画线句的妙处。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2)说说第段中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7 . 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秋天的怀念有什么相似之处?阅读时尚减肥“轻断食”,完成下列小题 时尚减肥“轻断食”减肥或许是当今社会最火热的健康话题。各种宣称能在“不饥饿”的前提下“少吃”的减肥法,吸引了无数人前仆后继。轻断食,就是其中颇具号召力的一种。“轻断食”是一种控制饮食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减肥食谱”。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吃或者少吃,而在其他的时间内正常进食。轻断食有各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午不食”的说法,大致相当于每天“16小时断食”,就是轻断食的一种形式。古代还有人每天只吃一顿,相当于“23小时断食”。现在最流行的是“5:2轻断食”。它是指在7天的一个循环之中,5天正常进食,两天大大减少进食量。一般原则是,断食的两天中女性控制到500大卡(热量单位),男性控制到600大卡。还有比“5:2轻断食”强度更大的“交替轻断食”。在这种方式下,每隔一天就断食一天,断食那天的食物量是正常饮食的25%,也就是500大卡左右。2019年一项关于轻断食的研究显示:“轻断食能够有效减肥”,效果是“10周之内减少了6到10斤”。也就是说,跟完全不加控制相比,轻断食确实有助于减肥。轻断食的理论依据是:当人体大量减少进食,细胞就处于“逆境状态”,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而这些应激反应有助于增强细胞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理念在理论上说得通,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很多验证。除了减轻体重,这些应激反应还对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压、脂肪、血糖等生理指标,促进人体健康甚至延长寿命,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当然,轻断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例如,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所以不能进行轻断食。孕妇、产妇也需要保证营养充足,也不应该进行轻断食。同时,轻断食会导致血糖的大幅波动,所以也不适合糖尿病人。总而言之,跟不加控制的饮食习惯相比,轻断食对于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实质上,它也是减肥金律“少吃多动”的一种实现形式。如果通过它的“仪式感”和心理暗示,能更好地坚持,那么它就有意义。反之,如果不能在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而只是应付考试般地“断食时少吃,不断食时暴饮暴食补偿”,那么就没有意义。(选自果壳网,有删改)8 . 本文主要介绍了轻断食的定义、_、_、_和禁忌对象等内容。9 . 本文第画线句运用了_说明方法,作用是:_ _。10 .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轻断食对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是最佳减肥形式。B“交替轻断食”是指断食那天的食物量是正常饮食的25%,也就是不能超过500大卡。C轻断食需从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才有意义。D轻断食在不断食时不能暴饮暴食,但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四、文言文阅读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厚德孝基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解注: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里:乡。肖:通“孝”,孝顺。恻然:同情(怜悯)的样子。驯谨:顺从而谨慎。1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尽以家财付孝基/以其境过清B复谓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C富人病且死/年且九十D其子颇驯谨,无他过。/人恒过,然后能改12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久 之 其 子 丐 于 途 孝 基 见 之 恻 然 谓 曰13 . 你觉得张孝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五、句子默写14 . 诗文默写。 (1)牧人驱犊返,_。(王绩野望)(2)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崔颢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4)落日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用“_,_”写山中落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写旅途落日。六、课内阅读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元方入门/不顾七、语言表达16 . 一位同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仿照他的句子,补写两句。赏析古诗词,我读出了这样的诗人形象:忧国忧民、泣泪沾襟如杜甫、岳飞者;思慕前贤、渴慕功业如杜牧、龚自珍者;。八、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7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者撷取了很多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其中藤野先生故乡琐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在父亲临终时照习俗不断呼叫他是“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C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D阿长与一文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具有进步思想的先进妇女写活了。18 . 朝花夕拾中,童年鲁迅对下列这些书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项说明理由。 A鉴略B二十四孝图C山海经我选。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的。因为九、作文19 . 作文。孟子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了。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