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常见感染相关性皮肤病及鉴别,主要内容,儿童皮肤病学概述儿童常见病毒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细菌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其他感染性皮肤病儿童感染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适应/成熟,胎儿皮脂+皮肤,皮肤发育阶段,?,胎儿皮脂脱落,出生期,第一月,宫内期,水环境内的发育,第1-2年,儿童皮肤结构特点,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参数,正常情况下,婴儿角质层含水量较成人多,但经表皮水分丢失更多。,角质层含水量与水分转运特点,婴儿,成人,儿童皮肤功能特点,皮肤屏障功能差皮肤吸收能力强温度调节功能差,对热敏感免疫功能不完善,16479例小儿皮肤病病例分析,儿童皮肤病诊治特点,发病情况:以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管瘤和畸形多见。季节性较强儿科疾病特点:病人病情变化快儿童皮肤病可伴发全身症状皮疹可能是某个疾病的首发症状。诊断:全局性、综合性重视病史:“哑巴”儿科详细检查病人:皮疹和全身情况有创检查难以接受,基因检查有利于遗传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局部治疗为主,慎重全身用药。重视皮肤屏障功能修复。注意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对于血管畸形或先天性色斑,主张早行激光治疗。,主要内容,儿童皮肤病学概述儿童常见病毒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细菌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其他感染性皮肤病儿童感染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按病毒种类分类,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微小病毒B19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肠道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其他:登革热病毒、肝炎病毒,按主要皮疹形态分类,水疱型: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手足口病发疹型: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新生物型:各种疣,儿童病毒性皮肤病的特点,许多病毒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发疹性病毒性疾病、水痘、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疱疹性湿疹等部分儿童病毒性皮肤病基皮疹表现特殊:复发性单纯疱疹多数儿童病毒性皮肤病是全身性疾病。部分儿童病毒性皮肤病是传染病,需要隔离治疗。,寻常疣和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和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的治疗去除疣体:括除,冷冻、激光、电离子治疗药物外用:伊可尔、斑蝥素、米喹莫特(12岁以上)定期随访,治疗彻底。,疱疹病毒种类及所致疾病,单纯疱疹,儿童复发性单纯疱疹,初期:群集小水疱,基底红斑反复发作,可留下疤痕。好发于面部,开始单发,复发多次后可多发。诱发因素:上感,其他疾病等抵抗力下降的因素。治疗:抗病毒: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口服增强抵抗力局部外用贲昔洛韦软膏和消炎药。,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疹),在湿疹的基础上感染HSV。常有发热皮疹多形性,水疱、糜烂、结痂(以血痂和黑痂为主)好发于头面部和四肢远端。治疗:全身用药:抗病毒+抗过敏局部用药:消炎(莫匹罗星软膏)促进愈合(湿润烧伤膏)抗病毒(贲昔洛韦软膏),HSV-1:胎盘胎儿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HSV-2:产道感染新生儿疱疹(死亡率30-50%)治疗:阿昔洛韦静脉给药,5mg/kgq8h,HSV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水痘,皮疹:水疱为主、散在向心性分布同时可有丘疱疹、水疱、糜烂和结痂部位:全身性、以躯干为主。口腔和阴部粘膜全身症状:可有感冒样症状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鉴别诊断:丘疹性荨麻疹风团样丘疹,少数中央为水疱好发部位:暴露部位如四肢远端、少数裤腰处、臀部、面部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局部处理,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EB病毒原发感染临床特点:三联征(发热、咽扁桃体炎和淋巴结肿大),皮疹、浮肿、肝脾大等,严重者可合并肺炎、脑炎皮疹:3%-15%,主要为麻疹样发疹,可出现荨麻疹样、紫癜样、多形红斑样损害。以躯干和上臂为主。轻痒,一般持续1-2周,消退较快。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增高,VCA-IgM阳性,EBV-DNA阳性,中国儿童中EBV原发感染率高而且发生早,约80%的儿童1岁以前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VCA)抗体已经阳性。急性感染发生2-3周后,EB病毒VCA-IgM抗体迅速上升,可持续半年左右,以后形成无症状的潜伏感染,持续终身。,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I),EBV感染后,潜伏于宿主体内,在特定条件下,病毒出现复制、诱导细胞增殖,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原发感染后,反复间断感染,病程6个月;血EB-VCAIgM阳性持续6个月,或VCA-IgG滴度1:5120,或EA-IgG滴度1:640,或抗EBNA抗体2。临床特征: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酶升高、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全身症状。病毒学:受损组织器官EBV-RNA或蛋白增多;或外周血EBV-DNA载量增高,EB病毒相关的其他皮肤疾病,种痘样水疱病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细胞增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样肉芽肿病、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病毒阳性黏膜皮肤溃疡其他与EB病毒感染相关,但皮损内无EBV: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苔藓样糠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细胞增生,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有噬血综合征;EBV抗体阳性;EBV-DNA增高皮疹无光敏性,非曝光部位红斑肿胀、风团样丘疹、水疱、溃疡、结痂、坏死、凹陷性瘢痕;确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EBV基因重排检查治疗:糖皮质激素+干扰素+丙种球蛋白干细胞治疗,骨髓移植,Kaposi肉瘤:HHV8引起,肠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enterovirus):小RNA病毒。是一大群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经过消化道感染的病毒。其感染虽然始于胃肠道,但很少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分类:脊髓灰质炎病毒1,2,3三型;柯萨奇病毒,共29型,分为A、B二组,A组包括A122,A24共23型;B组包括B16共6型;埃可病毒,19,1127,2933,共31型;新型肠道病毒,目前已发现68、69、70和71型。,伴皮疹的肠道病毒感染,能引起皮疹的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疾病类型:手足口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肠道病毒71型引起。肠道病毒疹:可表现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以面部和躯干为主。,肠道病毒所致疾病,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meningitis)几乎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有关。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disease):包括疱疹性咽峡炎(hepanging)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disease),病原:多种肠道病毒,以CVA16和EV71多见。其他如如CVA4、5、6、7、9、10型,B组CVB2、5、13型发病年龄:学龄前儿童,以岁以下为主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主要表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分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第5期(恢复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持续高热、中枢神经受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min(按年龄)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呼吸异常:呼吸急促或窘迫、呼吸减慢或节律异常,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部分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皮肤大理石纹理,第2期,第3期,第1期,死亡,痊愈或后遗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进展及分期,第4期,痊愈,痊愈,痊愈,第5期,手足口出疹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危重型,以下表现之一提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脱甲病,麻疹,流行病学:接种史;接触史各期典型临床特征前驱期:卡他征+麻疹黏膜斑出疹期:顺向性出疹、发热第4天出疹,疹出热高恢复期: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麻疹病毒IgM、病毒抗原阳性,风疹,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特征1、全身症状轻、低热为主。2、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3、皮疹:顺向性出疹、发热第1天出疹,1日出齐4、病程短:3-4天实验室检查:风疹病毒IgM、病毒抗原阳性,幼儿急疹,病原:HHV6临床特征1、年龄:3yrs(6-18m)2、高热:3-5days3、一般情况良好4、热退疹出。皮疹1-2天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病毒IgM、病毒抗原阳性,传染性红斑,病原:微小病毒B19好发于412岁,多在春夏末流行面颊水肿性深红色斑,境界清,12天蔓延躯干四肢微痒烧灼感颊粘膜生殖器可出现暗红斑,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Gianotti-Crosti综合征(GCS)病因:通常与病毒性疾病有关,HBV和EBV是最常见。疫苗接种也是病因之一。临床特征1、年龄:5yrs2、大多数起疹前1周有上感或胃肠道疾病史。3、皮疹特点:突然出现的对称性多发性小丘疹或丘疱疹,平顶,粉红色至棕色,直径1-10mm,可融合成斑块,粘膜和甲不累及。4、好发部位:面部、臀部、前臂和腿的伸侧,躯干皮疹也常见。5、可伴不适、低热或腹泻,25%-35%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肝损害6、实验室结果无特征性。,主要内容,儿童皮肤病学概述儿童常见病毒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细菌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其他感染性皮肤病儿童感染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Impetigo)毛囊炎、疖、痈丹毒和蜂窝织炎猩红热细菌咽峡炎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皮肤结核,丹毒和蜂窝织炎,丹毒(Erysipelas),皮肤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炎症病原菌:溶血性链球菌诱因:鼻部炎症、足癣、溃疡等皮疹:境界清楚的大片水肿性红斑,伴红肿热痛可伴全身症状,蜂窝织炎(Cellulitis),疏松结缔组织炎症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葡菌等继发于局部化脓感染如昆虫叮咬境界不清的水肿性红斑,伴红肿热痛可伴全身症状,猩红热,病原:溶血性链球菌临床特征1、常见高热、咽痛明显,热后1-2天出疹2、咽峡炎,扁桃体炎,杨梅舌3、弥漫性红斑:先颈胸部,23d遍布全身,4、口周苍白圈、帕氏线5、恢复期括号大片脱皮,无色沉6、WBC和N升高,ASO升高、咽部细菌培养阳性。,细菌咽峡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咽峡炎皮疹分布及形态酷似猩红热皮肤皱折处如腋窝、阴股部呈桃红色可以是SSSS的早期表现,甲型链球菌咽峡炎无痛性咽峡炎发热后1272小时内出皮疹皮疹形态类似药疹,可分布不均匀,稀密交错,四肢可见紫癜样改变。剧烈瘙痒。,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婴幼儿多见,可伴发热早期为猩红热样红斑皮疹疼痛明显红斑上出现烫伤样水疱及大片表皮松解,口周放射状裂纹,无粘膜损害。注意感染灶,部分可合并败血症。治疗:选择针对金葡菌的抗生素,对症处理、局部治疗。皮疹严重者可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2-3天)。,最常见的皮肤结核,好发于面部。粟粒至豌豆大小的狼疮结节,玻片压诊呈苹果酱颜色,有探针贯通现象。可形成溃疡,瘢痕愈合,瘢痕组织上再生新的狼疮结节。迁延不愈。病理表现:结核样结节,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和郎罕巨细胞浸润。,寻常狼疮(Lupusvulgaris),主要内容,儿童皮肤病学概述儿童常见病毒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细菌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其他感染性皮肤病儿童感染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癣和股癣:婴幼儿少见手足癣:婴幼儿少见花斑癣:多见于婴幼儿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隐球菌病,婴幼儿花斑癣(tineaversicolor),花斑癣俗称汗斑,由马拉色菌(Malassezia)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皮疹特点:圆形或不规则白斑,糠状鳞屑好发部位:眉部、前额,颈部治疗:外用抗真菌药2周,念珠菌病(candidiasis),由念珠菌病引起的皮肤感染。诱因:(1)屏障功能破坏;(2)菌群失调;(3)免疫功能降低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见儿童念珠菌病类型:念珠菌性间擦疹苔藓样念珠菌性皮炎粘膜念珠菌病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间擦疹,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亚急性、慢性感染。儿童少见。皮疹特点:慢性肉芽肿损害,多沿淋巴管带状分布好发部位:四肢和颜面等暴露部位治疗:首选碘化钾;伊曲康唑,5mg/kg.d8-12周;特比萘芬,125mg/d8-12周;,头癣(Tineacapitis),头癣的治疗,综合治疗:内服和外用结合,遵循“五字方针(服、擦、洗、剪、消)”口服药物:灰黄霉素10-20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2-3周。伊曲康唑5mg/(kg.d),疗程4-6周特比萘芬6-7mg/(kg.d),疗程4-6周外搽药:可用2%碘酊,1%联苯苄唑溶液或霜,5-10%硫磺软膏,1%特比萘芬霜外用患处,每天二次,连用60天。洗头:用硫磺皂或2%酮康唑洗剂洗头,每天一次,连用60天。剪发:尽可能将病发剪除,每周一次,连续8周。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及理发工具要煮沸消毒脓癣:加用抗生素,脓肿切忌切开引流和清创。,主要内容,儿童皮肤病学概述儿童常见病毒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细菌性皮肤病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其他感染性皮肤病儿童感染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梅毒特点概述,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多系统脏器受累,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梅毒还可以长期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RPR为筛查试验,TPPA为确证试验;青霉素仍是首选治疗;注意血清学变化及治疗问题。,感染,一期,二期,潜伏,2-6周,1-3月,1-3月,终身潜伏70%,三期梅毒30%树胶肿神经心血管,2-50年,梅毒的自然病程,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在妊娠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通过胎盘传染早期梅毒病原体负荷量最高对胎儿影响最大未经治疗的一期,二期梅毒母婴传播机会超过80%早期潜伏梅毒的传播机会较有症状的梅毒稍弱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未经治疗的2年以上的晚期潜伏及三期梅毒垂直传染性约2030。MorseSA,etal.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andAIDS.P721,梅毒母婴传播的后果,流产死产胎内水肿胎内发育停止围产期死亡梅毒儿,根据感染方式和病程分类先天性梅毒早期梅毒:活动性、潜伏梅毒(2岁)晚期梅毒:活动性、潜伏梅毒后天性梅毒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梅毒(2年)晚期梅毒:三期、晚期潜伏梅毒,分类,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指出生前在母体内经胎盘感染的梅毒。多发生在妊娠16周后,先天梅毒是梅毒螺旋体血症所致,故不发生一期梅毒。通常于出生后28周出现临床症状。获得性梅毒小儿后天梅毒症状同成人。,临床表现,早期先天梅毒,营养障碍皮肤粘膜损害骨梅毒(骨膜炎,骨软骨炎,指炎和骨炎)早期神经梅毒(无症状性神经梅毒,脑膜炎,脑血管梅毒)内脏病变(肝脾肿大,肾炎,肺炎、心肌炎)血象变化(贫血,白细胞升高,少数下降,血小板下降),多在生后半岁内发病,20-35%出生时即有症状。,皮肤症状:80%以上有皮疹,不发生硬下疳;皮疹大而多,破坏性大;皮疹多形,常有红斑、丘疹、糜烂、水疱、大疱、疣状增生;常有皲裂性损害、脱屑、可伴结痂;皮疹好发于手足掌跖及腔口部位,亦可泛发全身;可伴脱发、甲沟炎、甲床炎。,扁平湿疣,梅毒性天疱疮,早期先天梅毒粘膜损害,梅毒性鼻炎:鼻分泌物,哺乳困难喉炎:声音嘶哑口腔粘膜斑,早期先天骨梅毒,长骨的骨软骨炎:四肢疼痛、压痛、肿胀、不能活动,稍一牵动四肢即引起啼哭,称之为梅毒性假性麻痹骨膜炎梅毒性指炎:手指呈梭状肿胀,先天性骨梅毒(1)多骨受累,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为最早受侵犯部位(2)病变呈基本对称分布的干骺端炎、骨膜炎、骨干炎(3)干骺端先期钙化致密带下方横形透亮影;,早期先天梅毒,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神经梅毒(10%)肝脾肿大黄疸梅毒性肾病综合征眼梅毒:脉络膜视网膜炎,晚期胎传梅毒,大体与后天梅毒相似,但有其胎传梅毒的特有损害体征。皮肤粘膜损害:可有结节性梅毒疹,树胶样肿,常致鼻中隔、软腭、硬腭穿孔,或形鞍鼻。眼损害:包括间质性角膜炎、脉络膜炎、虹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神经系统损害:主要为梅毒引起的神经性耳聋,系由迷路早期受侵所致,多见于15岁以内的病儿,常为双侧,且突然发病,伴有头晕耳鸣等等。,晚期先天梅毒,畸形前额圆凸佩刀胫郝秦生齿桑椹齿(Moon齿)马鞍鼻,郝秦生齿,潜伏胎传梅毒,指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但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应与被动梅毒血症鉴别。小于2岁为早期潜伏梅毒,大于2岁为晚期潜伏梅毒。,诊断-警惕性(表现无特异性),病史强调感染史体查应系统检查,重点查皮肤粘膜、淋巴结、骨畸形、肝脾、神经系统。辅助检查梅毒螺旋体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被动梅毒血症,抗梅毒螺旋体IgM)骨骼X线照片脑脊液检查,梅毒螺旋体检查,适用于早期梅毒皮肤粘膜损害的检查。可取病损处的渗出液进行暗视野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涂片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查PCR:检测溃疡分泌物或血清中的螺旋体DNA片段,对诊断先天梅毒及神经梅毒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梅毒血清学检查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特异性以心磷脂作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即抗心磷脂抗体),用于梅毒的常规筛查及疗效观察,判断复发及再感染。方法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VDRL(性病研究室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梅毒血清学检查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特异性用梅毒螺旋体作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为确认试验,用于诊断各期梅毒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FTA-ABS(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TP-IgM检测,IgM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最早出现的抗体,在IgG上升阶段达到峰值,抗原消失后IgG达到峰值时,IgM逐渐下降至消失。不易通过胎盘和脑脊液,IgM在TP感染后12周就可以被测出,病愈后IgM浓度转阴较TRUST快。TP-IgM检测可用于梅毒的早期诊断,感染时间判断,痊愈和血清固定型的判断,再感染的判断,新生儿先天梅毒的诊断,神经梅毒的辅助诊断。,梅毒血清学反应,假阳性前带现象(假阴性):当抗体滴度高,原倍血清只是弱阳性甚或阴性,如将血清稀释后再做,则见高滴度反应血清固定:早期梅毒治疗后,按规定时间随访如血清仍不转阴,或超过2年血清不转阴者血清复发:血清非TP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被动梅毒血症,指梅毒母体内的反应素和IgG型特异性抗体经胎盘转移给胎儿,生后维持6个月。下列情况应考虑为自动感染(RPR、USR、TRUST)反应素滴度较母亲4倍升高。2个月后复查,效价持续不变或升高。特异性IgM抗体(+),脑脊液检查,用于诊断神经性梅毒,包括细胞计数,蛋白量、VDRL试验、PCR检测、胶体金试验和TP-IgM为除外无症状神经梅毒,所有梅毒患者凡病期超过1年者均应作脑脊液检查早期先天梅毒应常规检查脑脊液VDRL试验是神经梅毒的较可靠诊断依据。有条件的单位行脑脊液TP-IgM、PCR检测,以快速准确诊断,先天梅毒母亲有梅毒史,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具有先天梅毒的临床特征梅毒血清学检查(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阳性获得性梅毒有感染史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阳性,诊断依据,有感染史或既往有一、二期梅毒史、母亲梅毒史梅毒血清学检查(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阳性除外假阳性和被动梅毒血症梅毒感染史和治疗史有关神经系统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阳性CSF检查异常,包括蛋白和细胞数增加,TRUST或VDRL阳性,潜,梅,毒,伏,神,经,梅,毒,治疗,治疗原则:诊断明确、早期治疗、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本培训经验课件
- 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导数考试题型及答案
- 盐业局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音乐知识培训课件
- 医药耗材面试题及答案
- 技师磨工考试题及答案
- 品牌饮品测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客船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维护手册v00-地铁3号线贯通道系统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CRT)治疗课件
- 人防地下室墙体后开洞整改施工方案(防办)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书模板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培训课程(共93张)课件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 “县管校聘”教师岗位竞聘量化考评表
- 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 网吧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 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实操指认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