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这句话中的“了”是动态助词,“得”是结构助词)B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这句话中的“因为”是连词,“曾”是副词。)C“想象奇特”“调查研究”“履行职责”“红得耀眼”(这四个短语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D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本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排比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先后、大小等区别。)二、字词书写2 . 用正楷字抄写下面这段话。我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走远了再关门微信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住,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怒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教室。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要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2017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九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n y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3 . 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4 . 第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5 . 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试分析其表达效果。6 . 第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7 .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阅读选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中国居民食盐消费量从11.8克/天下降到9.2克/天,下降了约22%;不过,尽管中国人的平均盐摄入量自2000年以来不断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5克/天的推荐量。查询数据发现,2000年,辽宁人均盐摄入量为10.6克/天,2009年至2011年间,摄入量有所增加,达到了11.7克/天,10年间增加了10.4%。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辽宁人均盐摄入量也属于偏多。辽宁、北京和陕西均为11.7克/天,并列排第二,河南最高,四川最低。为什么辽宁人在饮食上偏爱“重口味”的食物呢?俗话说“南甜北咸”,相比于江浙一带的清淡饮食,北方人更喜欢咸口的美食。首先,就是地理原因造成的。过去北方冬季很少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所以人们为了在冬季也能吃到多种的蔬菜,就习惯于把菜腌起来,而腌菜只有重盐才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其次,盐分在寒冷潮湿的天气中,有利于保证人们的体能。久而久之,北方人就养成了偏咸的口味。(材料二)摄入盐分过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会造成高血压,由于人们体液渗透压是恒定的,因此,每摄入1克食盐,就需要多出111克水与之配比,形成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存储于组织中。但这会导致血管中的水分增加,血管壁所受的压力随之增大,诱发高血压。12月份发布的辽宁省2014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中显示,辽宁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85%,也就是说,每四个辽宁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则是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的重要因素。与较高的患病率相比,辽宁成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仅为64.35%,也就是说,36.65%的高血压患者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到医院进行治疗。此外,辽宁人胃癌发病率高,也与偏爱“重口味”的饮食习惯有关。调查显示,辽宁属于胃癌高发地区,其中男性37.9/10万,女性为16.6/10万。专家认为,这与冬季北方食物单调,咸菜、腌菜成为北方冬季餐桌的常见菜肴有关,“浓盐咸汤如砒霜”,长期且单一的食用这些食物,很有可能诱发消化道肿瘤。(材料三)吃多少盐请对号入座成人:每天的摄入量为在6克以下。14岁孩子:每天摄入量应在13克,婴儿1克就行了。急性胃炎、肝硬化腹水、水肿患者:禁食高盐饮食,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肥胖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量在3克以下,服用抗过敏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每天应限制盐的摄入量在3克以下。8 . 对以上材料,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2000年以来,中国人的平均盐摄入量不断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B辽宁人均盐摄入量位居全国第二,这与处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域有关。C辽宁省2014年度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中显示,每四个辽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D小学生每天摄入量应在13克,肥胖高血压患者每天盐摄入量应该在3克以下。9 . 下面是某学校食堂中一则健康饮食的宣传语,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补足前半句,使之构成一组对偶句。_, 多蔬多果保健康。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老师! 老师!阎连科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有删改)【注】耄耋(mo di),指老年,高龄。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的年纪。10 . 请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11 .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12 . 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13 .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链接材料】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魏巍我的老师)蔡芸芝老师和张梦庚老师多是极普通的老师,可两位作者都认为他们伟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蔡芸芝: _张梦庚: _14 . 这篇文章中的老师和“我”给了你哪些启示?请任选一个说一说。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醒心亭记(节选)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注)韩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夷狄:边远地区。15 .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B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C野芳发而幽香征于色,发于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而名之以见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17 . (甲)文中有多处照应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18 . (乙)文第段提到公与州之宾客“久而忘归”,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其中的原因。19 . (甲)文中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乙)文中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你觉得两篇文章中欧阳修所寄之“意”相同吗?请说说你的理解。五、句子默写20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以中有足乐者,_。盖余之勤且坚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4)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5)蒹葭苍苍,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6)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潭中鱼可百许头,_。(柳宗元小石潭记)(8)知不足,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教学相长)(9)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0)持节云中,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1)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12)_,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注,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有删改)(注释)抚按:官职名。21 . 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苛政猛于虎也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达于汉阴2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立捕治之 (2)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3)御史以闻(4)明年卒2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24 . 翻译下面的句子。(1)幼学执敏置诸狱。(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七、语言表达25 . 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海燕说,_;太阳说,_。八、名著阅读26 . 名著阅读,完成小题。(1)一位同学在读完朝花夕拾后,针对童年鲁迅读过的书籍,整理出一个表格,请根据表格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内容阅读书籍态度或情感理由鉴略望而生畏反感把“肉麻当作有趣”,污蔑古人,教坏后人,虚伪又残酷。山海经给了“我”无穷无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