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世界很大,人很渺小,当你看遍了身边所有人事后,再想想自己,会发现很多事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却常为这些事痛哭流涕发脾气,有点荒谬,像出闹剧。B考试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C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不耻下问,成绩才能进步。D一个以身作则的领导者,才能得到属下的敬佩和爱戴。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越唠唠叨叨没个完,他女儿更不爱听他的。 B要不是同桌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C晴朗的夜空,群星灿烂,绘成了一幅星星的世界。D老师的耐心教育,终于使他和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断绝了关系。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宋威的涵养几分静气一文,回答后面小题。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书舟中作字中记载,苏轼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苏轼“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选自 人民日报 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3 .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两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围绕“怎样培养静心”,作者主要论述了三个观点,分别是_,艰难困苦的历练能培养静心,_。(以上三空,请用主谓句的形式回答,力求简洁。)(2)第段主要通过_和道理论证,论述了“静”的重要性。4 . 第段从一则故事写起,有哪些作用?5 . 关于第段论证思路的概述,顺序正确的一项是(1)提出本段观点:严格的自律能培养静心。(2)通过道理论述,强调自律对培养静心功夫的作用。(3)引用名言,强调自律对涵养静心功夫的重要性。(4)举出毛泽东的事例证明观点。A(1)(4)(3)(2)B(3)(2)(1)(4)C(3)(1)(4)(2)D(1)(3)(2)(4)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苦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顾野有麦场_(2)其一犬坐于前_7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B久之,目似暝,意暇甚。C晓之者亦含然大喜。( 杞人忧天 )D友人惭,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行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一御狼一惧狼一杀狼。B“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居户对狼很害怕,并存有饶幸心理。C“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D文章结尾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9 . 概括狼的特点,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10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四、句子默写11 . 古诗文填空。(1)鞠躬尽瘁,_。(诸葛亮后出师表)(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4)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5)大漠孤烟直,_。(_)使至塞上)(6)陶弘景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尽。江南的春天在杜牧的眼中是“_,水村山郭酒旗风。”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虽乘奔御风,_。”王绩在秋天的傍晚眺望远方,看到的是“树树皆秋色,_。”而刘桢眼中冬天的松柏是“_,终岁常端正。”五、诗歌鉴赏诗歌赏析。漫兴九首(其一)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肃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造次:轻率。丁宁:言语恳切的样子。12 . 第一句中“不醒”一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13 . 三、四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六、名著阅读14 . 根据下面文学名著的材料,完成填空。(3分)(A)(人名)在(B)(地方)立了两件大功。一件是参加海战,把邻国的兵舰全拖过来了,那是很容易的那海,还不到他胸口深。一件是救火,王宫失火了,他撒了一泡尿、把火浇灭了。但皇后认为他报不恭,王宫也有尿味,从此再也不住进王宫。以后国王听信谗言,怀疑他要夺王位,要把他处死,他逃离了这个国家。这则材料出自英国作家的作品,文中的(A)是,(B)是。七、综合性学习15 .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掩映在鲜嫩的绿叶丛中的串串槐花,似乎倏忽间就绽( )放啦 A鼻子先是钻进一丝香,一丝甜,正惊疑不定呢,那香,那甜,突然汹涌起来,奔tng( )起来,一浪一浪涌过来,把鼻子塞满,又从鼻孔钻进嘴里,钻进心里,霸道地攻城略地,所向披m(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填写词语。绽(_) tng(_) m(_)(2)A处横线上应填的标点是_16 . 请你参加学校举办的“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将这次活动的标语,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崇敬英雄弘扬正气(2)学校拟邀请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英雄王富贵同志,于本月30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请你以XX中学德育处的名义,写份邀请函。八、作文17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2019年,有哪些话语让你印象深刻?“只要穿上中国的球衣,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郎平)“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环球网记者付国豪)“我和我的同志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同学们,加油!”“孩子,好样的!”铿锵有力的呐喊,掷地有声的回应,饱含热忱的自白,催人奋进的鼓励,带给我们温暖与力量。以上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