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世界那么大,我想带您去看看麦子(1)母亲今年60多岁,本就不瘦的她这些年像吹了气一样地愈加胖起来。由于胖,她婉言谢绝我让她入住大城市的邀请,固执地留守在老家,上午遛遛弯,下午打会儿小麻将,每月靠着不多的养老金,自娱自乐,怡然自得。(2)那日,我带女儿旅游回来,照例给母亲打电话,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描述所到之处的风景和趣闻。母亲一向爱听这些,边听还边好奇地问:上海真的繁华热闹吗?南方的春天跟北方一样吗?故宫里还有宫女吗?她的问题稀奇古怪,总让我的小女儿跟我吐槽,“妈妈,姥姥真土。”(3)我见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乌黑的长辫子、闪亮的大眼睛、唇红齿白、衣着时尚,一点儿都不土。母亲的心很大,即使经济困顿,即使跟父亲经常有吵不完的架,但她仍旧对未来有热切的盼望,偶有闲暇总是跟我说,“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妈是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有一天走出去,带着妈的眼睛啊好好看看。”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4)终于,我考上了大学,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风景。但是母亲却像个被故乡囚禁的犯人,一日日苍老下去。偶尔跟她提出想要带她去旅行,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看到我失望,她还不忘安慰说,“妈知道你孝顺,不是钱的问题,是妈年纪大了,又胖,实在不想动了。”(5)有一次带孩子旅行,见到同行的朋友竟然带着年迈的父母,我无比羡慕地说,“你真幸福啊,还能说动他们,我爸妈死活不来。”她欲言又止,随后才偷偷告诉我,“全天下的父母啊都是怕给孩子增加负担。这次肯来,是因为我说老年人免费,这才给哄来的。”(6)瞬间,我心有所动。(7)那年5月,我便有预谋地把母亲接到家中小住。一日,假装无意说,“有个免费旅行活动,你去不去?”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我一本正经地说,“这不母亲节快到了嘛,人家搞活动呢。你不去我让别人去了啊。”母亲这才笑开了,“去,去。”(8)我揶揄她,“您不是说不爱旅行吗?”母亲羞赧地笑了。(9)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带着母亲旅行。到哪里,她都紧紧牵着我的手,我也第一次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的衣食住行,看着她第一次坐飞机的忐忑不安,看她痴迷地看海,看她欢笑着赤脚走在沙滩上,看她吃着那些普通的团餐还赞不绝口,心里欢喜雀跃。(10)最后一晚,临睡前,她眼睛红红地跟我说,“怎么感觉这几天就像做梦一样,从小我就想看看大海,一晃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个闺女好啊,替妈把这梦给圆了。”(11)我鼻子一酸,我其实早就应该想各种办法带她出来看看。(12)还没等再次出发,她却病倒了。病榻之上,我鼓励她说,“您不是还想去草原吗,还想看看长城看看毛主席的遗像吗?我刚成为上次那个旅行社的VIP会员,能参加很多优惠活动,只要好起来,咱们年年都能去旅游。”(13)母亲微笑着摇摇头,絮絮叨叨跟我说起了我的不易: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不是过去的铁饭碗,女儿琴棋书画都要学,还背着重重的房贷,经济负担太重了。她实在不忍心我在她身上浪费一分钱。(14)看我边听边哭成泪人,母亲的眼眶也红了,用温热的手轻轻拍着我的手,“别替妈打算了。妈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的眼就是妈的眼,你看到了,妈也就看到了。”(15)我反将那只苍老粗糙的手紧紧握在手里,流着泪倔强地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说,“不,我看到了跟您看到了也不一样。世界这么大,我看到了,也想带您去看看。”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16)虽然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但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携着她,陪她看穷其一生渴望看到的风景,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带她去看看。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 .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2)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3 . 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A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B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4 .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5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6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进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贺知章看到春天的万条柳丝,惊叹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材料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是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材料三)陶渊明朱光潜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事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是最深厚的。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的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优生之跌,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优,陶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由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就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敬仰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更可以见出他的志向。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自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也正因此。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他做了官,特别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还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有至性申请,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总之,渊明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秒声响。(节选自诗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小题1】自然景象常让中国人联想起相关的古诗句,“材料一”中作者的经历就是一例。请你也写一例与大家分享。【小题2】“材料三”中,陶渊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小题3】“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请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7 .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例如:_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_形容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三、句子默写8 . 古诗文默写(1)春望中刻画了一个因忧愁而苍老的诗人形象的句子是:,。(2)石壕吏中反映吏妇之间的尖锐矛盾的句子是:,。(3)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4),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5)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6)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齐王筑城苏轼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趁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新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艾子杂说,有删改)9 .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谓侍臣曰顾;环顾B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持:控制C孰不欣跃而来耶孰:难道D臣怪之怪:以为怪10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A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B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C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D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11 .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处于几个强国之间,齐王想要修筑一座四千里的长城抵御列强B齐王认为修筑长城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但是百姓却纷纷表示反对。C齐王只看到筑大城防御敌国的好处,却没想到此举带给百姓的危害。D艾子借雪中饿民之事规劝齐王,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注意眼前利益。12 . 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新麦,我即今年冻死矣。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3 . 这首小令在元曲中极负盛名,被誉为“_”,作者是元朝的_。14 .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烘托了村落的古朴恬静和温馨。B“小桥流水”是游子对家乡的美好记忆。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游子悲凉的境况。D“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思念游子而无限悲伤。六、综合性学习15 . 综合性学习。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食品安全大讨论,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2013年5月23日,凤凰卫视原创时政辩论栏目重磅推出“互害社会如何解毒”专题,为网友深度解读牵动人心的食品安全隐患。短短几周时间,“毒姜”“毒大米”“假羊肉”“病死猪”等有毒有害食品接连被曝光。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陷入“互害”怪圈。_请用对偶的形式补写食品安全宣传语。_,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七、作文16 . 朋友圈里经常点赞。点赞是一种认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鼓励。我们常常给他人点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