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系统自然观,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院教授张贵权。2,参考文献,贝塔朗皮: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楚东,成本新译本,王洪昌学校,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贝塔朗皮:一般系统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钱学森: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弗里戈真: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景洪等翻译,上海翻译出版社1987年版。3、4,3位相关人物,贝塔朗菲(l . v . bertal anffy 1901-1972),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理论的创始人。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Oppenheimer)(1904-1967)美国犹太物理学家,曼哈顿项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钱学森(1911-2009)中国外太空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5,1,系统化自然观的思想起源,古希腊的赫拉克勒特(约公元前500)德穆拉克雷塔(约公元前460-前370)现代莱布尼茨(1646-前1716,德国哲学家)狄德罗(1713-1716),6,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系统是自然物质存在的方式,自然是永恒的循环和发展。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家相信,世界是由阴阳五要素(金木物和火)组成的一个统一的、运动的整体。这种注重整体研究、调整、合作的思想得到了西方著名科学家弗里戈金(比利时物理化学家)的高度评价。7,2,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和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超越还原论思想,着重研究自然的复杂性、非线性特性和进化机制,提出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等,揭示系统和环境、系统内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生命起源的自我组织机制和进化机制,阐述时间、空间和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自然进化和发展的机制和规律。8,3,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a)系统是什么?“系”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意思是组成部分的整体。“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多个组件相结合,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系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9,1。系统由多个元素组成;(1)具有不同数量和特性的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的系统;(2)具有相同数量和相同特性的元素,只能通过结构方式配置不同的系统。(3)对于相同的特性,只能根据数量配置不同的系统。10,2。系统都有特定的结构,是系统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空间结构是要素相互作用在空间上形成的同时状态的稳定结构。时间结构是历时性的波动结构。任何物质系统的结构都是宇宙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统一。11,3。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即系统在内部和外部关系中表示的特性和能力。系统的整体功能主要由系统的结构决定。12,4。系统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是存在于系统外部的条件,是影响或影响该系统的各种因素的集合。系统和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不仅是自然物质界,社会界、思维界也具有这四个特征。13,(2)物质系统的类型,1。根据人类对自然物质的参与度,物质系统可以分为:(1)自然界,即自然发生时的系统,是人类尚未改变其过程的系统;(2)由人工制造的各种要素组成的人工系统;14,(3)复合系统,是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相结合的系统。2.根据系统内实际发生的过程,物质系统可以分为物理系统、化学系统和生物系统。,15,3。物质系统可以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1)没有物质交换、没有能量、没有信息交换的隔离系统(只有理想和近似状态)。(二)与环境进行能源和信息交换,没有物质交换的封闭系统;(3)与环境有物质、能源、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16,4。根据系统所在的状态,可以分为平衡系统、几乎平衡状态系统和远处平衡状态系统。5.根据系统内每个元素相互作用的特性,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6.根据人们对系统的认识水平,系统可以分为黑、白、灰系统。17,(3)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 .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制约2。整体与部分之和的关系。加合:“一个复合物可以通过集合原来分离的元素逐步构建;相反,复合特征可以完全分解为个别分离特征的特征。(贝塔朗菲),18,3。成为整体和部分的加性关系系统的原因是其中存在着非加性关系。加法和关系使整个功能不大于或等于部分的功能之和,以反映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质量差异和正守恒性。相干关系是一种耦合关系,是指叠加失败,导致未保留量的关系。19,4,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a)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1。自然观是简单性和复杂性、可配置性和可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的物质体系,演变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2.系统是通过非线性交互的几个要素组成的整体,与该环境交互,与其他系统相关联,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结构。20,3。系统的进化是不可逆转的,分支以其进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状态,构成其进化的自组织机制(如非线性作用和波动),进化是基于系统对称破坏的路径和顺序化过程;时间是不可逆的,时间和物质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大自然经过“混乱-秩序”不断变化的过程,无限循环和发展。21,一些概念:自组织现象:自然界自发形成的宏观秩序现象。耗散结构:是自组织现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开放的远平衡条件下物质和能量与外界交换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作用,由突变形成并持续稳定的宏观秩序结构。22,平衡状态:系统整体可测量的宏观物理特性均匀,系统内部没有宏观不可逆过程,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状态。平衡状态:系统位于离平衡状态不远的线性区域,并遵守angsage (Onsager)逆关系和最小熵生成原理。23,偏离平衡状态:系统中可测量的物理特性处于非常不均匀的状态,其热力学行为与使用最小熵产生原理预测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与实际相反,耗散结构理论中指出的一样,系统正在走向由高熵产生的宏观有序状态。24,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interaction: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是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临界点,非线性机制放大了微波动,使热信用分支不稳定,控制参数超过临界点时,非线性机制抑制波动,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25,开放系统:对于开放系统,系统可以通过自发对称断裂进入无序耗散结构状态。波动: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可测量的宏观量反映了许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果。但是在所有的时间点,系统的实际测量不是准确对应于这些平均值,而是被称为波动的多少偏差,波动是偶然的、无序的、随机的。26,突变:在临界点附近控制参数的小变化导致系统状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现象称为突变。(thespontaneoussymmetry breaking):原来在对称度更高的系统中出现了不对称因素,其对称性的程度自然减少了。这称为对称的自发结肠。27,(b)系统自然观的特点是,主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的思想;强调了自然的复杂性和简单性、生存性和构成、线性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28,5,系统自然观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丰富和发展了物质观、运动观、时间空间观。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认识论发展,从对存在的认识到对进化的认识,从确定性到对随机性的认识,从对简单性的认识到对复杂性的认识,从对线性的认识到对非线性理解的变化。29,它着重研究自然系统的不稳定性、无序、多样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管理中的用户安全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班级风气与学习氛围计划
- 如何做好仓库的事故分析计划
- 基础知识软件设计师必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成都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4年古蔺县古蔺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甘肃金昌招聘公益性岗位笔试真题
- 2025届青海省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精益创业与技术创新的融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淮安洪泽县联考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DB35_T 88-2022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
- 《航空专业英语》课件维修专业基础英语R1
- 【课件】第17课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张沟煤矿打钻着火事故概述
- 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_医心方卷二十六引_金匮录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欧宾电梯货梯电气原理图
- 政务服务顾客意见簿(竖)[2]
- Module-9-Unit-1-could-I-ask-if-youve-metioned-this-to-her
- 常见皮肤病鉴别诊断图谱
- NJB-2综合监测仪说明书
- 残魄点穴术(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