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不要小看这些阅读中的圈圈画画,它留下来的往往是阅读者随课文内容而展开的思维痕迹。必要时还需要在一个专用的练习本上写写画画。在进行预习阅读时,同学们要学会对课文中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圈点画线、注眉批、分段落。特别是预习理科教材,阅读时准备好一支笔和一个练习本是很必要的。ABCD2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家长在学校的学习,认识到了教子有方的错误,并及时给予了改正。B经过医院的康复治疗,还有妈妈的不懈努力,五个月后他便奇迹般地康复了!C曼德拉出生于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但南非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却让曼德拉从小就感 受到了种种歧视和不公平。D“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也对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 极大威胁。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B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少年。C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夺得冠军。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二、字词书写4 . 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一棵枫树,表皮灰暗而粗犷(_),发着苦涩气息,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_)蓄了这么多的芬芳。三、现代文阅读(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乡村梧桐刘文波梧桐是乡间的俗女子。她没有窈窕的身段和华裳美冠,只有粗枝大叶的一袭粗布绿萝袍,从春穿到秋。浆洗了几水也不知道,到了秋末,已是漂白、泛黄。梧桐是忙碌在锅台灶间,穿梭于田埂场院的村妇,乡下的檐前屋后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一身烟火气。在乡下的树中,梧桐似乎比其他的树悟性要慢许多。春气初暖,其他的树如柳树、槐树、杨树已经偷黄转绿,不经意间已是绿满枝头了。而梧桐才如贪睡的村夫,还想睡个回笼觉最终禁不住春风细雨的催促,才懵懵懂懂地露出头来,吐出毛茸茸的嫩芽,稚拙地憨憨地笑着,一点也不性急。但憨有憨劲。没多久,叶片由婴儿拳头般大小变成大人的巴掌了,再过几天又变成了老汉头顶上的斗笠。此时,树下已是浓荫匝地,日光再也照不透地面。所以,在农村里,人们喜欢在庭院里栽梧桐。长得快,易成材。古语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肯定不是说的梧桐。梧桐将生长快慢拿捏得很是火候。长得虽快,但梧桐材质却疏松。所以收藏家们都将“桐”“杨”“柳”归为柴木,身价比不上楠木、紫檀等豪门贵戚的文采风流。但如果全这样看待梧桐,那的确是委屈了它了。在我看来梧桐是土气而不俗气,甚至是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象征,是隐于民间的隐士。雨打芭蕉是江南的韵事,而在北方,我们却也有夜雨听梧桐的雅兴了。疏疏密密的雨点是素手调弦琴,硕大肥美的梧叶便是古筝、扬琴、京胡、琵琶了。雨密风狂是弹起胡笳十八拍,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雨疏风歇,则是弹起高山流水,余韵悠扬,又如风过荷塘,暗香飘送。因此才女李易安才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秋风乍起,万物萧疏,这是自然界的不二定律,谁都抵挡不住自然法则。梧桐发芽如老妇抽丝,但梧桐的落叶却让人感泣。住在乡下的人常有这样的体验:第一场严霜落下的晚上,在夜间深睡的人们常会被院子里噼里啪啦的声音惊醒,以为是落雨了,雨紧潮急的。然而,透窗而入的月光分明是晴空万里的。待打开窗看,原来是梧叶飘飘,急遽地从枝头落下,步履匆匆,不容置疑的,让人惊异。人衣衫单薄的时候,梧桐枝叶茂密,为人遮风挡雨;人穿棉戴帽时,梧桐却褪尽铅华,光着身子,独对长天,瑟缩在风雪中。古诗云:“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时还故处?”梧叶虽是落于树下,但落叶归根却是很少有的事。勤快的人不多久就会将树叶扫干净,上下光秃的梧桐树显得更加孤单。其实,不仅对于梧桐是这样,人也是一棵移动的树一旦离开了暖巢故土,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地方。“人挪活,树挪死”,其实是心里苦涩的人安慰的话。城市里很少见梧桐,但却多的是法桐,枝叶婆娑,树姿婀娜,妩媚生姿。坚硬的柏油路,喧嚣的噪,桐在城里是水土不服的。朴实土气的梧桐不讨城里人的喜爱,它只能给乡下人带来福气:因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5 . 依据第段内容,填写下表。时间梧桐的状态春气初暖盛夏时节秋风乍起隆冬时节6 . 为什么说梧桐是“隐于民间的隐士”?7 . 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句。8 . 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试举例说明。9 . 从全文看,作者对乡下梧桐是高度赞扬的,但是第段中为什么说它“长得虽快,但梧桐材质却疏松”?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一)清塘荷韵季羡林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10 . 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代的内容。(1)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2)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11 .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1)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2)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12 . 文章的第一节文字有什么表达作用?13 . 季老在对荷花生长情况的观察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对此他又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置后选立继承人。二简两片竹简。识(zhl)记住。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14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B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5 .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悉如外人悉:(2)便要还家要:(3)伯鲁不能举其词举:(4)出诸袖中而奏之诸:16 . 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于舅家见之B以授二子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C问其简其真无马邪D出诸袖中而奏之人不知而不愠17 .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18 . 文意理解。(1)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乙文中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 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五、句子默写19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一诗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4)舟子喃喃曰:“_,_。”(张岱湖心亭看雪)(5)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六、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0 .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21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七、名著阅读22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1)“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鲁达这“三拳”分别打在郑屠的、太阳穴。(2)结合画线句子,具体分析鲁达的性格特征。八、综合性学习23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A。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炽( )痛 qi( )而不舍鲜( )为人知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应改为“_”。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