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5、6章)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5、6章)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5、6章)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5、6章)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5、6章)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投放学案,自主复习,(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步骤、(2)现象、(3)结论2、光合作用的概念3、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器官是-4、光合作用的意义(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利用1、有机物用来构建-:从细胞水平来看-;从器官水平来看-。2、有机物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呼吸作用实验-;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公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暗处理遮光处理光照摘(叶、黑纸片)-脱色清洗滴碘液清洗观察,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叶绿体,叶,植物体,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无机盐以外,主要是有机物。细胞壁-纤维素,细胞膜-蛋白质,细胞壁-DNA,种子成分大部分是有机物,有些植物茎和叶含大量有机物,能量,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线粒体,呼吸作用,投放学案,自主复习,学案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利用-为原料1、普利斯特利实验-。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3、实验: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二)、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光合作用的公式-2、光合作用的实质-3、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运用-,以后进一步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原料,吸收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合理密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叶绿体,线粒体,光,有光无光都行,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投放学案,自主复习,学案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植被的类型-2、我国植被面临的问题-3、措施-,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少,人类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建造防风治沙的“绿色长城”,开展广泛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种草活动,能力拓展:甲地和乙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只有温度条件差别大,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讨论: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环境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日常饮食中,同学们可能吃过韭黄和蒜黄两种蔬菜,你知道韭黄和蒜黄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吗?根据培育过程,你能做出怎样的假设?请课下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检测反馈,巩固提升,请同学们完成总试卷p22例4,p2223选择1-10,例4:(1)氧气、筛管、蒸腾作用。(2)40(3)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要合理密植,选择题:1、C2、A3、C4、D5、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