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儿子,那么第二胎还是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ABCD2如图为舞蹈症(显性基因B控制)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ABCD100%3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不能判断4某生物个体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交配,共产生了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比例为1:1:1:1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5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个体自交得到F2,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3964株,问F2纯合黄色盘状南瓜有()A1982株B3964株C5946株D8928株6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隐性个体和一个双杂合的个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杂交,其子代中具有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有()A25%B50%C75%D07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A9:3:3:1B3:1:3:1C1:1:1:1D1:3:1:38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ABCD9刺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共同决定,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具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刺鼠,基因型 cc的鼠是白化鼠亲本为黑色的刺鼠与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个体是白化鼠,是黑色正常刺鼠,是褐色正常刺鼠问: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bbCcBBbCcCBbCCDBBCc10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B3种,1:2:1C9种,9:3:3:1D9种,1:4:6:4:111下列关于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在细胞分裂时以染色体状态存在C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两种不同的物质12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13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C雌雄配子的分离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14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A1:1:2:4B1:1:1:2C1:1:4:4D1:1:1:115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BDNA的分子量很大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16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是()A蛋白质DNARNAB蛋白质tRNA蛋白质CDNAmRNA蛋白质DDNAtRNA蛋白质17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联会现象18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A常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D线粒体中19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A发生频率低B大多有利C方向不确定D随机发生20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促进细胞融合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21既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又为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分离C基因互换D基因自由组合22下列各项中,最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A亲属中有生过先天性畸形儿的待婚青年B得过肝炎的夫妇C父母中有结核病的待婚青年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23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蓖麻种子B洋葱根尖C蝗虫的精巢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2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均发生在()A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2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26如图是细胞分裂后期表示染色体行为的图象,其中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正确图象是()ABCD27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n,则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中的DNA含量依次为()A2n、2n、4n、n、nB4n、2n、n、n、nC2n、4n、2n、n、nDn、4n、2n、n、2n28下列各曲线图中代表减数分裂中DNA变化曲线的是()ABCD29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0:430如果有25个初级卵母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15个B25个C10个D20个31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B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C图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图和图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2如图是某种动物的各种细胞在分裂及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的示意图请分析说明以下问题:(1)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区间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区间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间是;表示受精作用的区间是(2)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区间是(3)AB区间内,细胞内最显著的变化是33有一对性状正常的表兄妹结婚,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又有红绿色盲的男孩,已知正常肤色受基因A控制,正常色觉受基因B控制(1)这对表兄妹的基因型分别是和(2)患者的基因型是,其父母再生育这种孩子的可能性是(3)该患者的外祖母基因型若为AAXBXB,则其外祖父基因型可能是34如图是某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2)图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是;(3)处于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4)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5)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具有染色单体的是35如图为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注:有关氨基酸密码子:甲硫氨酸(AUG)、丙氨酸(GCU)、丝氨酸(UCU)、苯丙氨酸(UUC)、酪氨酸(UAC)、精氨酸(AGA、CGA)、赖氨酸(AAG)(l)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细胞核进行的过程是,其模板是,产物是(2)在细胞质的上进行的过程是其模板是,其基本单位是,合成的直接产物的化合物名称是(3)查阅下面的密码子,写出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及排列顺序(4)由此可见,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于的碱基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于的碱基排列顺序(5)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A、神经元 B、肝细胞 C、心肌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36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1)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却能明显(2)图中(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图中(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该物质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3)图中标号基因组成分别为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中,符合人们要求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儿子,那么第二胎还是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人类的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说明这对夫妇是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设白化病基因为a,则该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则AaAaAA:Aa:aa=1:2:1,其中AA和Aa表现正常,aa为白化病,因此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又后代生男生女的概率为,所以第二胎还是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故选:B2如图为舞蹈症(显性基因B控制)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ABCD100%【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3号和4号均患有舞蹈症,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病;4号个体的母亲(2号)是正常的,说明控制该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即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Bb,7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BB、Bb;10号的患病但其父亲正常,说明10号的基因型为Bb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故选:A3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不能判断【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说明该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中含有A_B_,所以其基因型有多种可能,如:AABB、AaBB、AABb、AaBb等【解答】解:A、如果是AABB,则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可以是显性纯合子,A可能;B、由于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只能产生ab的配子,B不可能;C、由于AaBB、AABb、AaBb等都是杂合子,都可以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配子,C可能;D、由于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正确故选:D4某生物个体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交配,共产生了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比例为1:1:1:1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解答】解:由于产生的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说明每一对基因的后代比例都为1:1根据AaaaAa:aa=1:1,BbbbBb:bb=1:1,所以可判断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交配的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故选:C5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个体自交得到F2,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3964株,问F2纯合黄色盘状南瓜有()A1982株B3964株C5946株D8928株【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说明白色和盘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AABBaabb),F1为双杂合子(AaBb)F1自交,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黄盘为aabb【解答】解:F1白色盘状南瓜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其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Aabb)占=,共有2964株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aaBB)占=,所以有39642=1982株故选:A6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隐性个体和一个双杂合的个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杂交,其子代中具有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有()A25%B50%C75%D0【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隐性个体和一个双杂合的个体杂交,相当于测交【解答】解:一个双杂合的个体,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基因型为AaBb,则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1:1:1因此,子代中具有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有50%故选:B7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A9:3:3:1B3:1:3:1C1:1:1:1D1:3:1:3【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据题意可知:纯合有芒感病株AAbb与纯合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得到F1AaBb,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的比列,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据此作答【解答】解:F1AaBb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aaBb杂交,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Aaaa后代有芒:无芒=1:1;BbBb后代抗病:感病=3:1,(1:1)(3:1)=3:1:3:1故选:B8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四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分别计算AA、BB、CC、Dd的基因概率,相乘即可得到【解答】解: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要求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一对一对分析即可要产生AABBCCDd的子代,看亲本基因型AaBbCcDD和AABbCcDd,则产生子代AA的概率是,产生子代BB的概率是,产生子代CC的概率是,产生子代Dd的概率是,因此产生AABBCCDd的子代的概率是=故选:D9刺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共同决定,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具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刺鼠,基因型 cc的鼠是白化鼠亲本为黑色的刺鼠与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个体是白化鼠,是黑色正常刺鼠,是褐色正常刺鼠问: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bbCcBBbCcCBbCCDBBC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已知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且具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刺鼠,基因型cc的鼠是白化鼠黑色正常鼠的基因型为BC,褐色正常鼠的基因型为bbC,而cc为白化鼠【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已知,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BC,让其与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个体是白化鼠(bcc),是黑色正常刺鼠(BC),是褐色正常刺鼠(bbC)两对基因单独考虑:因为后代中出现了bb(是褐色正常刺鼠bbC),所以黑色亲本相关的基因型为Bb;又因为后代中出现了cc(个体是白化鼠bcc),所以黑色亲本相关的基因型为Cc,所以综合考虑两对基因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BbCc故选:B10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B3种,1:2:1C9种,9:3:3:1D9种,1:4:6:4: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阅读题干可知: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属于数量遗传依据后代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根据题意、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ABB和aabb杂交,后代AaBb表现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则AaBbAaBb=(AaAa)(BbBb)=33=9种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表现型,比例是1:4:6:4:1故选D11下列关于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在细胞分裂时以染色体状态存在C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解答】解:染色质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A正确;B、分裂期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杆状的染色体,B正确;C、染色体和染色质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C正确;D、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是棒状的,染色质是细丝状的,它们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错误故选:D12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解答】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而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故选:B13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C雌雄配子的分离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解答】解: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属于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从而使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C错误;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个体是纯合体,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B14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A1:1:2:4B1:1:1:2C1:1:4:4D1:1:1:1【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如图:【解答】解: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同时上一个第一极体也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两个第二极体,最后三个第二极体都死亡,只留下卵细胞综上所述,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卵原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一个卵细胞的它们的比例是1:1:1:1故选:D15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BDNA的分子量很大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这也是DNA指纹的主要依据【解答】解:A、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A错误;B、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都很大,不能体现分子的多样性,B错误;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体现了DNA分子的稳定性,C错误;D、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D正确故选:D16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是()A蛋白质DNARNAB蛋白质tRNA蛋白质CDNAmRNA蛋白质DDNAtRNA蛋白质【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解答】解:A、遗传信息不能由蛋白质传递到DNA,A错误;B、遗传信息不能由蛋白质传递到tRNA,也不能由tRNA传递到蛋白质,B错误;C、绝大多数生物钟,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为DNAmRNA蛋白质,C正确;D、绝大多数生物钟,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为DNAmRNA蛋白质,D错误故选:C17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联会现象【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解答】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都进行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A错误;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都进行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B错误;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都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C错误;D、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配对,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D正确故选:D18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A常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D线粒体中【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常见的几种遗传方式及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3)伴Y遗传:只在男性中发病(4)常染色体遗传时,与性别无关,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解答】解:根据题意: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由该病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推测该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即致病基因很可能在X染色体上故选:B19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A发生频率低B大多有利C方向不确定D随机发生【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解答】解:A、自然情况下,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A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突变后的基因是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D、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错误故选:B20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促进细胞融合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促进细胞融合的化学物质是聚乙二醇而不是秋水仙素,A错误;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C、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不需要物质诱导,C错误;D、秋水仙素只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能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但能诱导基因发生突变,D错误故选:B21既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又为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分离C基因互换D基因自由组合【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1、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2、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这三者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解答】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等位基因分离没有产生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基因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是基因突变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D、基因的作用组合属于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D错误故选:A22下列各项中,最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A亲属中有生过先天性畸形儿的待婚青年B得过肝炎的夫妇C父母中有结核病的待婚青年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分析】1、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2、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解答】解:A、先天性畸形可能是遗传病,因此亲属中生过先天性畸形孩子的待婚青年需要进行遗传咨询,A正确;B、乙型肝炎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因此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B错误;C、结核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因此亲属中有患结核病的待婚青年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C错误;D、乙型脑炎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因此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错误故选:A23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蓖麻种子B洋葱根尖C蝗虫的精巢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体细胞主要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所以A、B、D中均没有四分体蝗虫的精巢是产生卵细胞的部位,产生的卵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能够观察到四分体【解答】解:A、蓖麻种子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A错误;B、洋葱根尖分生区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B错误;C、蝗虫的卵巢能够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而减数分裂过程有四分体行为,C正确;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D错误故选:C2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均发生在()A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解答】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时,成对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着丝点未分裂,B错误;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发生着丝点分裂,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D2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两极移动,D正确故选:B26如图是细胞分裂后期表示染色体行为的图象,其中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正确图象是()ABCD【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裂,并且染色体被纺锤丝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解答】解:题干要求“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CD选项发生的是着丝点分裂,故排除;而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由于纺锤体的牵引和细胞质的阻力,着丝点两侧的染色体臂端是相对的故选:B27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n,则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中的DNA含量依次为()A2n、2n、4n、n、nB4n、2n、n、n、nC2n、4n、2n、n、nDn、4n、2n、n、2n【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结 构 时 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有丝分裂间期2n04n2n4n分裂期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04n末期4n2n04n2n减数分裂间期2n04n2n4n减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末期2nn4n2n4n2n减前、中期n2n2n后期n2n2n02n末期2nn02nn【解答】解:(1)精原细胞就是特殊的体细胞,因此其所含DNA含量为2n;(2)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DNA含量加倍,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所含DNA含量为4n;(3)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核中DNA平均分配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含DNA含量为2n;(4)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细胞核中DNA平均分配给两个精细胞,因此每个精细胞中所含DNA含量为n;(5)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核DNA含量不变,因此精子中所含DNA含量为n故选:C28下列各曲线图中代表减数分裂中DNA变化曲线的是()ABCD【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结 构/时 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减数分裂间期2n04n2n4n减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末期n2n2n减前、中期n2n2n后期2n02n末期n0n【解答】解:A、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A错误;B、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C、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C错误;D、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D正确故选:D29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0:4【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题干中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是干扰信息,与解题无关原始生殖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别形成两个精细胞【解答】解: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有四条染色体,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生成两个精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导制分裂的两个精子都是不正常的,而另一个次级精母正常分裂正常,生成两个正常的精子,所以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故选:A30如果有25个初级卵母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15个B25个C10个D20个【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1个卵细胞+3个极体【解答】解:由于25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形成25个卵细胞,而5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54=20个精子,因此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20个故选:D31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B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C图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图和图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分析题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是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间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4条染色体,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所以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A正确;B、根据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B错误;C、图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DNA,每个DNA分子含有两条链,所以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C正确;D、根据图、的染色体组成可知图和图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2如图是某种动物的各种细胞在分裂及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的示意图请分析说明以下问题:(1)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区间是A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区间是C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间是EF;表示受精作用的区间是FG(2)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区间是EF(3)AB区间内,细胞内最显著的变化是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是某种动物的各种细胞在分裂及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的示意图,其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E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FG表示受精作用【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C段表示有丝分裂;CE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FG表示受精作用(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即图中EF段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不成对存在(3)AB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故答案为:(1)ACCEEFFG(2)EF(3)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3有一对性状正常的表兄妹结婚,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又有红绿色盲的男孩,已知正常肤色受基因A控制,正常色觉受基因B控制(1)这对表兄妹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和AaXBY(2)患者的基因型是aaXbY,其父母再生育这种孩子的可能性是(3)该患者的外祖母基因型若为AAXBXB,则其外祖父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aaXbY【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性状正常的表兄妹结婚,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又有红绿色盲的男孩,则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Y,而表兄妹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和AaXBY【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这对表兄妹表现型正常则基因型初步断定为 AaXBX和 A_XBY;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又有红绿色盲的男孩,则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Y,则白化病基因一个来源于父亲,一个来源于母亲,而色盲基因来源于母亲,则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和 AaXBY(2)既有白化病又有红绿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采用逐对分析法:AaAa1AA、2Aa、1aa,则白化病的概率为;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则色盲男孩的概率为;其父母再生育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3)表兄妹(患者的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而患者的外祖母基因型为AAXBXB,说明患者父母的致病基因来源于外祖父,则其外祖父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aaXbY故答案为:(1)AaXBXbAaXBY(2)aaXbY (3)AaXbY或aaXbY34如图是某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2)图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3)处于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4)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5)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具有染色单体的是【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饲料级磷酸氢钙合作协议书
- 线上鲜花交易平台服务协议
- 劳务派遣委托协议书
- 旅游业行程及费用证明(7篇)
- 出资记录详实企业资本证明书(6篇)
- 农村专业合作社成立及运营协议
- 教育资源采购与共享协议
- 特别声明与用途限制的证明书(5篇)
- 医院装修工程承包合同书
- 翻译员工作合同
- NB-T31052-2014风力发电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 2024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
- 体育行业投标书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课件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满分必刷)
- JT∕T 794-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 资产处置报废方案
- QBT 2198-1996手电筒行业标准
- SYT 0452-2021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