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2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 B C D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实验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胚轴生长速率(相对值)30293010877828303240A用CaCl2溶液处理的时间在10min15min之间B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C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min后D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B脱落酸在植物体衰老以前不发挥任何作用C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D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5在如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AA BB CC DD6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 B C D7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8某农场面积10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00只,发现其中有5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60只/hm2C通过防治鼠类,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鹰与黑线姬鼠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9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 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10下列有关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B各阶段的种群增长率相同C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与时间无关D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11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12黄猿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黄猿蚁能捕食在榕果表面产卵的寄生榕小蜂,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的传粉榕小蜂捕食较少那些有黄猿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种子产量较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黄猿蚁与聚果榕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B两种榕小峰、黄猿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C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存在寄生关系D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13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4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同一种营养级15有关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2条捕食链B昆虫与细菌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同时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图中占有能量最多的是狐狸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17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的理解有误差的是()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C摄入的能量即为C的同化量C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DA的能量大于B、C、D之和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能量和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物质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 物质是单向流动,可循环的 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可循环的 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能量不是伴随物质而流动的A B C D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20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21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内容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22下列对生态学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果反映了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B某农场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物种多样性下降C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D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科学地向生态系统中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又叫体外DNA重组技术BEcoR酶只能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CTi质粒只能运载Bt毒蛋白基因D基因表达载体上含有终止密码子24进行DNA鉴定时常用到PCR技术,而且样本DNA必须被完全酶切,否则将会影响鉴定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切割样本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PCR技术中引物的作用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C利用PCR技术扩增样本DNA所用的酶是Taq酶D鉴定时的DNA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作标记的DNA片段25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遵循中心法则人工合成蛋白质B蛋白质工程中蛋白质的最终合成场所仍为核糖体,不过该蛋白质分子与天然蛋白质不相同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二.非选择题:26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1)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需要、不需要 )消耗ATP(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 () 如图为实验示意图 的范围为(“1800”、“18090”、“900”)在两组实验中若 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一定、不一定 )相同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做(横切、纵切) 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作出比较(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27图是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l)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方式符合型曲线(2)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点所代表的水平上(3)决定bc段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有、(5)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特点是28图为一个温带落叶林中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食物网中包括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又是三级消费者的动物是(2)此图若添加,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此群落中狼和红狐的关系是(3)若爆发鼠害,则草含有的有机物总量会明显(增加,减少);狼的数量会在此后的几年内呈现出的变化趋势(4)臭鼬在此落叶林中的主要作用是和若要调查林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法(5)在平衡状态时此落叶林中生活着一群狼,共有20只(平均体重为15kg),并只以兔为食,则兔(平均体重为2kg)的数量理论上不得少于只29鄱阳湖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其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请回答下列问题:(1)鄱阳湖湿地中的所有丹顶鹤统称为一个(2)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3)为探究湿地植物莒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莒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表:测定指标A水样B水样C水样D水样BOD(mg/L)培养前24713915060培养后51454950总含氮量(mg/L)培养前54555320培养后19191919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D水样在实验中起作用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莒蒲对N等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影响吸收速率的内部因素包括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1)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光照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其基础是(2)图2中的丁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分别为(3)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用格式“”表示)(4)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kJ,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按10%,据此条件能否算出鲤鱼所获得的能量?说明你的理由31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员从产量低的耐淹水稻中找到一种耐淹基因,将其导入到高产热带水稻中,终于培育出耐水淹的高产水稻品系,其产量比高产热带水稻产量还要高耐淹基因导入的方法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转基因过程中构建含耐淹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要用到酶和酶(2)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3)耐淹的基因导入高产热带水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4)在基因工程中,使用标记基因的目的是;鉴定培育出的高产耐水淹水稻植株,最直接的方法是(5)蛋白质工程中,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的原因是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有两种: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有单侧光或者重力的作用),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3、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基部(下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解答】解: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横向运输,A错误;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植物茎的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于远地侧,向地侧生长快,远地侧生长慢;植物茎的向光生长:是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浓度低生长慢,二者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效果弱,高浓度促进生长效果强,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C、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基部(下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C错误;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但是会发生极性运输,D错误故选:B2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 B C 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背光侧分布较向光侧多,但是背光侧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而向光侧的生长素能够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的生长,故该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A错误;B、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生长素能够透过琼脂片),经极性运输后伸长区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生长快,从而弯向长得慢的一侧(向光侧)生长,即向光弯曲生长,B正确;C、云母片阻断背光侧的极性运输,导致生长素不能运到背光侧的伸长区,而向光侧的伸长区还有生长素,这样伸长区的生长素在向光侧比背光侧浓度高,向光侧长得快,弯向背光侧生长,C错误;D、载玻片阻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相当于去掉尖端,故其不生长也不弯曲,D错误故选:B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实验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胚轴生长速率(相对值)30293010877828303240A用CaCl2溶液处理的时间在10min15min之间B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C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min后D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2+【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实验10min后,胚轴生长速率降低,可能此时用CaCl2溶液进行了处理;而实验35min后,胚轴生长速率增大,说明此时用赤霉素溶液进行了处理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于在10min15min之间,胚轴生长速率由30降为10,说明用CaCl2溶液处理的时间在10min15min之间,A正确;B、胚轴生长速率的降低,说明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B正确;C、由于在35min40min之间,胚轴生长速率由8增大到28,并继续增大,说明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min后,C正确;D、由于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而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所以赤霉素是不可能增加细胞壁中的Ca2+的含量的,D错误故选:D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B脱落酸在植物体衰老以前不发挥任何作用C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D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A、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A正确;B、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植物生长,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其在植物体衰老以前也发挥作用,B错误;C、生长调节剂是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健康,但在动物细胞内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理论上对人体无害,C错误;D、高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D错误故选:A5在如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AA BB CC DD【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解答】解:A、A是增长型,种群数量将增多,A错误;B、B为稳定型,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C、C为稳定型,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D、D为衰退型,种群数量将下降,可能会灭绝,D正确故选:D6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 B C D【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解答】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所以增长率最高,故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故选:C7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一般采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样方法中,要做到样本要足够大,最后计算平均值;取样要随机,一般采取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样方的大小要合适【解答】解:对于植物来说,常用于调查种群密度的是样方调查法,需随机调查几个大小相等的样方,取其平均值统计,以保证结果准确性因此,不可以在该植物集中分布或稀疏分布或均匀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故选:A8某农场面积10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00只,发现其中有5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60只/hm2C通过防治鼠类,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鹰与黑线姬鼠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100:N=5:300,解得X=6000只/100hm2,所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6000100=60只/hm2【解答】解:A、鹰是鼠的天敌,鹰的数量肯定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60只/hm2,B正确;C、防治鼠类,不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但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错误;D、鹰与黑线姬鼠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C9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 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号锥形瓶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锥形瓶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锥形瓶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则初始阶段时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曲线增长,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解答】解:A、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A正确;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正确;C、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C正确;D、锥形瓶I与、中的培养液体积均不同,锥形瓶I与、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不同,锥形瓶与I、中的起始酵母菌数量不同,锥形瓶与I、中的培养液体积不同,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D10下列有关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B各阶段的种群增长率相同C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与时间无关D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解答】解:A、“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故A正确;B、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小,最后为0(K值时),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故B错误;C、S”型曲线描述的是种群个体数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故C错误;D、由于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故D错误故选:A11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考点】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分析甲图:甲为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其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分析乙图:乙图是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在t0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仍为增长型;在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解答】解:(1)甲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2)由以上分析可知,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因此,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故选:C12黄猿蚁是聚果榕上常见的蚂蚁种类黄猿蚁能捕食在榕果表面产卵的寄生榕小蜂,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的传粉榕小蜂捕食较少那些有黄猿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种子产量较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黄猿蚁与聚果榕之间存在能量流动关系B两种榕小峰、黄猿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C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存在寄生关系D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间关系【分析】生物的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由题干信息可知,黄猄蚁捕食寄生榕小蜂,寄生榕小蜂通过在榕果表面产卵影响榕果产量,传粉榕小蜂能促进传粉增加榕果产量,黄猄蚁捕食寄生榕小蜂、不捕食传粉榕小蜂而间接增大榕果的产量,因此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解答】解:A、黄猄蚁与寄生榕小蜂之间是捕食关系,存在能量流动,A错误;B、由分析可知,两种榕小峰、黄猄蚁、榕树之间存在共同进化,B正确;C、寄生榕小蜂与传粉榕小峰之间不是寄生关系,寄生榕小蜂与聚果榕是寄生关系,C错误;D、传粉榕小峰与聚果榕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但是不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故选:B13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解答】解:A、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水平上呈镶嵌分布,A正确;B、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等,B错误;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复杂,C正确;D、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故选:B14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同一种营养级【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A、食草动物都处于第二营养级正确,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但少数动物如蚯蚓能够分解腐败的食物,属于分解者,A错误;B、大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少数细菌如化能合成细菌,能进行自养,属于生产者,B错误;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C正确;D、一种生物在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D错误故选:C15有关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2条捕食链B昆虫与细菌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同时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图中占有能量最多的是狐狸【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草属于生产者,细菌属于分解者,其他成分属于消费者,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即为草兔狐,草昆虫鸡狐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解答】解: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即为草兔狐,草昆虫鸡狐,A正确;B、细菌属于分解者,与昆虫之间不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C、营养级是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C错误;D、图中占有能量最多的是草,最少的是狐狸,D错误故选:A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20% 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解答】解:A、由于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所以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所以一种专以大象粪为食蜣螂,不能从大象同化的能量中获取能量,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A错误;B、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所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而兔子应该属于第二营养级,所以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C、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从而使能量和碳元素进入了生物群落,C正确;D、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传递不循环的,D错误故选:C17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的理解有误差的是()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C摄入的能量即为C的同化量C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DA的能量大于B、C、D之和【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A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和D依次表示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的同化量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解答】解:A、B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总能量一定比A(第一营养级)少,数量一般也比A少,但是也有特殊的,如昆虫的数量要远多于树的数量,A正确;B、C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量才是C的同化量,B错误;C、因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率最大为20%,即B最多能从A处获得A同化量的五分之一,则A至少要满足拥有是B五倍的同化量,即MA5MB,否则这个生态系统无法维持,C正确;D、A所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则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D所含能量之和,D正确故选:B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能量和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物质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 物质是单向流动,可循环的 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可循环的 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能量不是伴随物质而流动的A B C D【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得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得物质能够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能量只能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解答】解:物质是单向流动,可以循环,故正确;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正确;物质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物物质循环的动力,故正确故选:C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要提高黄麻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延长光照时间推迟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解答】解: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正确;B、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不能直接杀灭有害动物,B错误;C、要提高黄麻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延长光照时间不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C正确;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故选:B20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多样性、物种的丰富度、种群密度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因为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基因多样性大的,A正确;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弱,因为a的物种丰富度最小,B错误;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因为种内斗争最激烈一般是种群密度较高的,C正确;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因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生物体所含含量越少,D正确故选:B21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内容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的演替【分析】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种群多样性的概念,A错误;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B错误;C、物种多样比较高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C正确;D、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D错误故选:C22下列对生态学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果反映了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B某农场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物种多样性下降C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D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科学地向生态系统中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考点】生态农业工程;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性、均匀型和成群型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3)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解答】解:A、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果反映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A错误;B、该农场鼠的种群数量的下降,但鼠并没有消亡,因此该农场物种多样性并没有下降,B错误;C、西南横断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这是不同垂直带的温度等因素不同导致的,C错误;D、生物种类越多,其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因此科学地向生态系统中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故选:D2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又叫体外DNA重组技术BEcoR酶只能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CTi质粒只能运载Bt毒蛋白基因D基因表达载体上含有终止密码子【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1)原理:基因重组;(2)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3)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