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B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C有的地方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D朝花夕拾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几本书都是我爱看的。2 . 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 )A电影爸爸去哪儿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潮。B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C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D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3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B他早饭也没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翻来覆去考虑该怎么办,一时竟找不出主意。C“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D祖父和老战友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4 .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牵累劳累积累B翘楚翘望翘首连翘C分散散心散养散漫D看护看押看轻看茶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B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C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应和决别蜷伏翻来覆去B干涸蓦然荫蔽惊慌失错C斑斓质仆嗔怪大相径庭D奥秘伫立云霄神采奕奕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以下小题。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 有删改)。7 . 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8 . “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9 . 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11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生日卡片席慕容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有一天,为了我一份旧的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和温润的光泽。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原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我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位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一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12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3 . 为什么作者一直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4 . 作者曾寄给母亲许多贺卡,为什么母亲偏偏保存这一张,“并将它和家庭的重要文件放在一起”?15 .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而温润的光泽”这一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16 . 文章写道“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头,匆匆忙忙地签上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三、句子默写17 . 默写土地平旷,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_,水波不兴”。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 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千古名句的是:_,_。古诗中有许多描写雨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课内外均可)四、对比阅读(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诵:背诵。方:正在。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喧:遗忘。引:拿来。18 . 解释下列词语。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19 . 翻译下列句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20 .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21 . 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乙)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注)此诗是诗人客居四川第五个年头所写。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22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用乐府旧体写边塞战争,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B甲诗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C乙诗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从时间上驰聘遐思,下句从空间上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D甲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乙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融自然景观、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23 .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24 . 甲、乙两诗尾联在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六、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七、综合性学习26 .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公元前33年,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请求出行,充当西汉的“和亲使者”,出嫁到塞北,担负起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为民族友好做出了杰出贡献。请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_(2)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