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解释: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_第1页
三字经解释: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字经解释: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xzhngn 昔仲尼 shxingtu 师项橐 gshngxin 古圣贤 shngqnxu 尚勤学 【注释】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 项橐:七岁为孔子学琴老师。 【解释】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启示】 孔子以前拜郯子学礼仪;拜长弘和师橐学乐曲;拜老子学人生哲学。孔子曾说过:三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值得我向他学习和效法的”。 【故事】 春秋时代,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坐着马车出门,在途中看到很多孩童在路边嬉戏。其中有个叫相橐的小孩在道路上独自玩着筑城的游戏。孔子的弟子便走到小孩的身边,告诉他车子要经过,请他道路旁玩,只见项橐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说:“我只听过马车饶着城走,没听过拆城让马车过的道理。”孔子听了小孩的话,便对他说:“你小小年纪,却懂得很多吗!”“小鱼生下来几天就能够在水中自在地游来游去,而兔子生下三天,就能跑好远,我的年纪不他们都大,当然应该懂很多事了。”孔子听到项橐不服气的回答,便决定考考他。“你知道什么山没有石头?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火没有烟吗?”“土山没石头,枯树没树枝,萤火虫没烟。”项橐这个小朋友是不是很聪明呢? 【赏析】 孔子是圣人,是中国的万世师表。孔子一生勤学好问,孜孜不倦,学而不厌。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有一次进入太庙,为了不失礼节,事事都要问太庙的人,“子入太庙,每事问”就是这件事情的记录。“孔子师项棄”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一日孔子出游,见两个六、七岁的儿童在戏耍,为了一个太阳中午时近还是早晨近的问题在争吵,稍小一点的儿童说:“早晨太阳离我们最近,中午远,因为早晨太阳大,近的看着大,远的看着小。”稍大一点的儿童说:“早晨太阳离我们远,中午近,因为近的感觉热,远的感觉凉。”孔子对此不能分辨,两小儿笑了。战国策说:“夫项棄生七岁而为孔子师。”后世都以项橐为早慧儿童的代称。以孔子圣人的身份,如日的名声,尚且向一个七岁的儿童求教,真是“古圣贤,尚勤学”呀。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刻苦而好学,不耻下问,终于成为学富五车又德高望重的圣贤,受到世人千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