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02_近距平行跑道容量计算_第1页
150602_近距平行跑道容量计算_第2页
150602_近距平行跑道容量计算_第3页
150602_近距平行跑道容量计算_第4页
150602_近距平行跑道容量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距平行跑道容量分析计算以虹桥机场为例主要参考文献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三跑道主要运行模式,3,同跑道落地航空器之间最小保持尾流间隔,相关进近的航空器之间保持至少4km间隔,目前浦东机场三跑道主要使用“双落双起”的三跑道混合运行模式,落地航空器使用2、3号跑道相关平行进近,起飞航空器使用1、2号跑道独立平行离场。,跑道容量计算分析过程中,需要理解跑道容量与时间间隔的关系互为倒数的关系时间间隔取决于两个时间的比较跑道占用时间尾流影响时间,近距平行跑道,近距平行跑道系统比单条跑道在使用策略上具有灵活性,在容量上能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且占地规模明显小于远距离平行跑道,因而,近距平行跑道目前成为机场运行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大型枢纽和干线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普遍采用平行跑道构形。PVG/NKG/TAO等最典型的构型是4条跑道两两构成近距,两组之间形成远距,航站楼在两组之间。,6,440m,1750m,虹桥机场近距平行跑道,虹桥机场近距平行跑道我国最早使用的近距平行跑道之一原计划是远距,后受限于土地使用限制,改为近距虹桥场区图新版东跑道18L/36R西跑道18R/36L两条跑道中心线间距365米航站楼两侧分布,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第3页当两条平行跑道的间距小于760米,航空器可能受尾流影响时,平行跑道离场航空器的放行间隔应当按照为一条跑道规定的放行间隔执行。,航空器在虹桥机场前后起飞离场时,所使用的近距跑道与使用单跑道的间隔标准相同。仅用于起飞时,近距跑道与单跑道理论上具有相同的运行容量。,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9页中心线间隔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应为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配备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航空器在虹桥机场连续进近着陆时,使用近距跑道与使用单跑道的间隔标准也是一致的。仅用于落地时,近距跑道与单跑道理论上具有相同的运行容量。,单跑道理论容量的完善,在航空器进离场速度无明显改变时,增加单跑道运行容量的有效方式是缩小航空器之间的平均纵向间隔。航班流的纵向间隔可分为连续起飞、连续降落、前起后降和前降后起4种情况。两个文件均未规定前起后降和前降后起的间隔,视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具体规定。,布拉姆斯特模型,主要以连续降落和连续起飞为例进行讲述。对于起降和降起,本质上是一致的。起降或者降起的基本原理是在降落的间隔内插入起飞航空器,以合理利用降落的间隔。降落的时间间隔明显超过起飞的时间间隔汇聚与发散,合理安排航班流中起降航班的次序,可以实现最小的平均纵向间隔。在起降航班比例11情况下,进离场航空器按照降落、起飞相间运行的顺序,可以达到单跑道最大理论容量。最大程度地利用降落间隔,单跑道起降相间运行时,航班流的平均纵向间隔为2架落地航空器A1与A2间隔的一半。A1与A2的纵向间隔为A1与D1的前降后起间隔加上D1与A2的前起后降间隔。,根据实际管制运行经验,以降落航空器均为中型机为例,考虑后机对前机的追赶(考虑随机因素)和跑道占用时间,包含必要的管制间隔裕度,单跑道在仅用于降落时,航空器平均纵向间隔通常为89km。8-9km够不够插入一架起飞飞机呢?根据管制规定:进跑道指令在落地航空器飞越跑道头起飞指令发布时机:落地航空器脱离跑道后且后续落地航空器距离跑道头6-8km因此不够插入一架起飞飞机,单跑道在起降相间运行方式下落地航空器的间隔一般控制在1213km左右,即起降航空器平均纵向间隔为66.5km,运行效率与单起或单降相比可提高25%左右。此处的25%怎么计算或者怎么理解?,近距跑道理论容量,跑道数量和布局是制约机场起降容量的瓶颈。近距跑道较之单跑道,虽然增加了1条跑道,但是由于中心线间距小于760m,前后起飞离场或者前后进近着陆,航空器必须配备无尾流影响的纵向间隔。因此,近距跑道仪表运行时,运行容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对两条跑道的合理应用,缩小起降航空器的间隔来实现的。,根据管制规则,在前起后降或前降后起时,近距平行跑道可以实现起降航空器间的间隔缩小,因而可以实现容量的增加。近距跑道运行和单跑道运行不同管制指令的发布时机如下表所示。,进跑道飞跃跑道头无约束起飞指令脱离跑道+6-8公里主轮接地+5公里落地指令离地+4公里4公里,在近距跑道上仪表运行的航班仍然相互约束,其运行效率可由耦合在一起的一条航班流来体现。所以当近距跑道按照类似单跑道起降相间方式运行时,也可实现最大的理论容量C近。此时,航班流的平均纵向间隔仍然为起降间隔与降起间隔的一半。由于近距跑道较之单跑道压缩了航班流的前起后降间隔和前降后起间隔,所以近距跑道的理论容量大于单跑道的理论容量,即C近C单。,近距跑道运行方式,每条跑道有3种运行方式两条近距跑道有9种运行方式,运行方式8、9与单跑道运行下的仅起和仅落方式运行容量相同。重点是一起一落双起一落一起双落双起双落,一起一落,一起一落运行方式下,停靠在T1航站楼的航空器需要穿越用于落地的36R跑道,去36L跑道起飞。在穿越落地跑道时,需要拉大五边连续落地航空器的间隔以保证运行安全。则在此运行方式下近距跑道容量y1为(下面这个公式怎么理解?),由上图可知,双落一起运行方式的效率是最低的,且需要穿越落地跑道,因此在实际管制运行中,不推荐使用此运行方式。其他3种运行方式各有特点。,当x较小时,对于相同的x而言,y1比y2大(?),但一起一落运行方式需要穿越落地跑道。从尽量减少穿越落地跑道的原则出发,推荐采用双起一落的运行方式。随着x的增大,双起双落运行方式的容量迅速增大,且不存在穿越落地跑道的情形,则此时推荐使用双起双落的运行方式。问题,当x为多少时,应该用双起双落的方式?,即当T1候机楼的航班量小于等于1/3时,推荐使用双起一落运行方式(就近起飞);当航班量大于1/3小于1/2时,推荐使用双落双起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