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存在(Being/essence/Etre)(本体论/存在学ontology),引言1、从意识-无意识外部世界的知识欲望自我他人世界(存在)2、问题:我们现在就不得不来处理哲学之中最核心的概念和问题:存在(being/etre)。在分析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可以随便问大家几个问题:比如:什么是一个人?一头驴?启真湖是什么?一双袜子的本质是什么?原子的本质是什么?外星人是什么东西?我的感冒是什么,它有某种本质吗?灵魂是一种什么东西?僵尸呢?蓝色是一种东西吗?雷锋精神是一种实在吗?什么是爱?关于世界上存在的东西,我们可以类比无限问下去,但归根结底,我们最后都会回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上来,所有这些问题都关涉到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存在,或者说实在(reality)。,3、存在学(onto-logy)在哲学上,讨论关于什么是存在、实在的学问,被称作存在-学(onto-logy,也译作本体论)。Ontology这个词,词根on是一个希腊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一个词,相当于英语的tobe,即一个系动词。而他的名词形式being,则指的是跟tobe关联的存在物,或者指存在物的存在本身。一切事物,都可以纳入到“是”的名下。所以正如黑格尔说的,“是”是一切概念中,外延最宽泛的概念,当然,其内涵也是最空洞的。关于“存在”(on/tobe/being),在定义方面,可以分成两个部分:A、名词:意味着存在之事实,实存(existence);这种存在的本质(essence);上帝(Being,大写)等含义B、动词:系动词(比如我是一名老师,上帝存在)关于系动词方面,其定义其实严格地说,是一个循环,因为任何定义都要运用系动词“是”,其定义势必变成:是“是”XX.,4、通俗地讲,存在学讨论万事万物的存在本身的本质是什么;讨论什么是真实的存在,什么是虚假的存在;讨论什么是实在而不是表象或者幻象等等问题。本体论总是致力于探讨最根本的存在,这种存在往往是某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或者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其为自身的原因,或者说这一实在本身拥有某种绝对的本质,是难以或者无法被毁灭的东西。存在学可以根据以下三个类别来进行区分:A、根据存在的“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虚无主义(静态)B、根据存在的“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唯物论、唯心论,心物合一论等(静态)C、根据存在的“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机论、目的论等(动态),第一节一个古老而质朴的问题:什么是真实的存在?,一、实在:世界的最终本性1、why和what2、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某种素朴的、常识性的认知,当我们解释世界的时候,可能最后都会把答案落实到某种根本性的东西之上,将这个东西当作不可置疑的真实的依据。这样素朴的态度,其实就是在将我们的周围世界定性为拥有某种最终本性的存在。3、科学的回答和前科学的回答科学:物质宇宙,由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子勾连前科学:神、鬼魂、灵魂、精灵、妖怪、上帝、天使,二、区分现象与实在、表象与本质人无疑是最聪明的动物,但因为太聪明,所以人才迷信。一条狗不会迷信神怪,它只是素朴地吃饭睡觉,和物的世界直接打交道。那么,人的聪明导致了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简单地说,就是不相信世界的实在本质就是它显现出来的样子,世界的实在,应该是某种现象背后的东西,它比现象更根本,是现象的原因,也是人类命运的原因。罗素曾经说过:“哲学上引起最大的困难的一个区分就是现象与实在的区分,事物好像是什么与它究竟是什么的区分。画家想要知道事物好像是什么,实践家和哲学家则想要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罗素:哲学问题),什么是真实的存在?答案是:本质实在才是真实的存在,现象与表象则是虚假的。要认识世界,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海市蜃楼,第二节西方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的回答,我们大致上将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实在的探讨分为两类:1、唯物论;2、非唯物论。一、唯物论者:实在是世界的本原1、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Thales,BC624-546):世界是水。,中国:太一生水(郭店楚墓,1993年),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BC610-546):无定说实在是不确定的“无定(Apeiron/indefinite)”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水本原有局限性,因为有很多东西没有办法用水解释,比如火、干燥、冷。希腊四大元素水火土气,四种元素都不能单独生成万物。因此,万物的本原应该是不定的,世界开始是一种中性状态,它是混沌的。但是它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假如有一个东西脱离了这个中性状态,它就会突出出来,比如火冒出来后,就与水对立了。运动的结果是很多东西脱离了原初的本原,首先是冷和热分离,然后这两者产生了潮湿,然后有产生了土和气,3、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bc585-528)气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认为气综合了水和不定的特征。,4、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BC536-470)火本原说。“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残篇),5、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BC460-371)原子说。,二、前苏格拉底关于实在的非唯物论观点:实在是永恒不变的1、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BC571-497)世界实在是数。数才是万物本原,数目是多,不是一,而且数是不变的,永恒的。数才是本原,他们的理由如下:第一,一切事物都有数目。一个事物可以没有某种物理属性,但是一定有数目关系。所以数比任何火、水、气等更有资格贯穿一切事物;第二,从数出发,可以推演出世界。怎么推演呢?他们认为,1是点,2是线段,3是面,四是体,这样就可以逐渐得出水火土气四大元素,形成具体的万物。,2、巴门尼德:(Parmenides,BC539-492)实在是不动者存在与“虚无”。1)、巴门尼德提出来的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它从来不变化,没有任何部分,永远不可毁灭。A、巴门尼德同意世界上似乎存在着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的事物,但这些变化和多样性的存在都是幻觉。因为他更加信服逻辑推理,而不是眼睛所看见的东西。B、他的逻辑原则:只有存在者(存在)存在,不存在者(无)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不存在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C、从这个地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思维这里就是指我们的思想意识,存在就是指“有”,指作为认识对象的存在本身。为什么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呢?“思维与存在同一”这个命题是有问题的。我们只能说,思维和存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这个联系不是一种必然联系。,2)、巴门尼德否定了“非存在者存在”,也就是说,他否定了“虚无”存在。换句话说,就是虚无这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虚无和存在是一对矛盾,不可能同时存在。可以说,这个思想引出了一个西方哲学史中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虚无不存在?或者换一个问法,“为什么世界存在着,而不是虚无,为什么存在着世界,而不是一无所有?”这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世界是如何起源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把“为什么存在着某物,而不是一无所有?”这个问题看做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3)、世界是如何起源的?1、科学家的解答:大爆炸理论。2、宗教的解答:上帝。3、中国道家的解答:“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是这里的无是指充塞天地的道本身。,中国道家的解答:“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是这里的无是指充塞天地的道本身。“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郭象庄子注)大白话就是说,无就是无,怎么可能生出有来?有还没有被生出来,那么有当然也不能生出其他东西,那么是什么东西在生成?答案是,天地本身就是有,就是存在着的东西,天然存在,它自己在不断生成。4)、中西方思想的根本差异西方:超越性中国:内在的超越性,这个区别所引出来的东西非常重要。超越性,就是说有某种东西高高在上,超出了世界,比如上帝,超出世界,有一个虚无隔开来了,所以就衍生出了上帝的权威,人间的一切合法性都由上帝来主宰,任何法律、习惯、生活方式,都有一个权威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上帝。而我们中国思想的特征则是内在的超越性,但无论怎么超越,都仍然是内在的,就是不会有什么东西超出世界,因为没有虚无,不承认虚无,所以没有什么东西隔离出去。我们的权威、依据都在尘世,这些权威就是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以及隐藏在世界中的天命、天道这样的东西。而且比如道德理想,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养来成为君子,所以权威就不那么具有绝对性,不像西方的上帝,它是唯一的绝对权威,而且是我们人无法认知的。所以在文化上,西方更注重权威的神圣性和绝对服从,所以西方特别注重“法治”,这个法是上帝之法;而中国虽然也有这一点,但是更多的是注重“人治”,因为道德高尚的人,都是可以成为权威的,由这样的权威来治理国家就可以了,比如县太爷、族长、圣贤等。,5)、巴门尼德:世界存在的主要特性:A永恒的、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假如说存在者是被生出来的,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从虚无中,另一个是从存在者中生出来的。从虚无中生出有来,显然巴门尼德认为不可能;而他认为,从存在者中生出存在者也是说不过去的,这是同语反复,没有意义。当然这个不是指的比如母亲生儿子这样的生,因为巴门尼德认为这样的具体的都是幻觉,它这里的存在者指的是那个唯一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者。因为没有地方是空的,没有虚无,所以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生得出东西来;B所以这又得出第二个特征,即连续性。即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者是一个连续的一。因为没有虚空,所以什么东西都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世界是充实的,被存在填满了。而且这个充实的存在是密度均匀的存在,是一个“滚圆的球体”每一个地方到中心的距离都相等。C完满的不动的一。既然没有虚无,所以是世界是满满的一个实心的东西,没有缝隙,所以没法动弹,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一意味着稳定,而多则意味这不确定。,6)巴门尼德的思想,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他的世界本原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具体存在于世界中的实在,是一个“球体”,处于时间和空间中。第二点,巴门尼德区分了真理和意见。巴门尼德关于意见和真理的区分,对整个哲学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区分就是后来一直延续下来的感性和理性的区分。,第三节柏拉图(Platon,BC427-347):理念论,一、洞穴喻与太阳喻,二、两个世界的划分:认识的四个等级,认识的四个等级:幻想(诗歌文学艺术等)信念(物理、自然)数学(低级的知识)。理性知识(完善的智识哲学辩证法善)。,三、理念即实在1、理念的词源。理念(eidos,idea)这个词来自于动词“看”(ide),原来的意思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借用这个意思,来表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而不是肉眼看到的东西。翻译这个eidos是很难的,一般的翻译是理念,意思指理智对象不是肉眼对象,翻译成“相”(英文Form),主要是强调它的普遍性。2、什么是理念?简单地说,理念就是那些不变的,永恒的,非物质的本质、本原或者原型。而我们能够看见的那些实际事物,则仅仅是理念的摹本。3、理念与事物的关系分有说。理念与事物之间有三种关联。第一,理念是事物的本质的原因,第二,事物分有理念,第三,事物模仿了理念。,总之,柏拉图那里,世界被分割为了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他都承认,但是却认为,日常经验的世界并不是最终的实在,它只是理念世界的摹仿。可见的经验世界,一切都是流动变化的,是虚幻的,像洞穴中的影子一样,而真正根本和最终的实在,是理念本身,是现象背后的实在。这些实在是我们人类理智、理性的任务,也是哲学的根本任务。所以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应该做什么,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利用我们的理性去认识理念实在,去把握现象背后的最终实在。通俗地上,就在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这个本质是永恒的、不变的、是物理现象世界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诸多的“为什么”的终极答案。,第四节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实体,亚里士多德除了奠定形而上学之外,还是西方很多科学的奠基者或者先驱,比如说物理学、心理学、动物性、宇宙学等。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发现他的老师柏拉图的思想难以令人信服,于是提出了自己不同于理念论的学说。,一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批判1、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共相具体不可分)。就是说,事物总是个别具体的,一匹马的存在,不是有一个抽象的马之后才存在,因为假如脱离了具体的马,对那个抽象的马我们将一无所知。因此,理念并不能真正解释具体的个体,理念自身反而需要通过具体的个体才能得到立理解。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说的是共相与具体的关系:没有具体,共相是不能单独存在的。2、柏拉图理念论不能说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柏拉图说,具体事物分有了理念。但是亚里士多德说,比如一个人,假如是分有了理念,那么它必须分有动物的理念,两只脚的理念,人本身的理念,这些理念显然是各自独立的,那么它们在人这里却是统一的,所以这是一种矛盾,假如人分有理念,那么在人这里统一在一起的特征,必然在理念那里也应该是统一的,但那是柏拉图却说是分开的。3、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变化。因为理念是永恒静止的,而世界是变化的。,二、实体说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自己的实体理论。1、什么是实体?实体即一切东西的本质、基质和基础,即一个事物本然的性质。假如我们失去了这个事物的本质,我们就无法理解它。2、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什么是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一个具体的人或者一匹具体的马:第一实体。涵盖个别的人或者马的更高一级是“人”或者“马”的属,而人或者马还隶属于更高一级的种,即“动物”:第二实体。,三、实体=质料与形式的合成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那什么是质料,什么是形式呢?形式和质料是绝对不可能分开的决定事物本质的是形式,而不是质料是大卫的形式决定了雕像成为大卫雕像,而不是一条狗或者其他什么的雕像,第五节心灵实体: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一切关于我们自己和外在世界的认识和看法,都要依赖意识,或者说与意识相关。或者换句话说,我们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虽然都是存在,是“是者”,但它们归根结底,都要依赖一个独特的东西,即我们的心灵(或意识),因此,最真实的东西,其实是心灵,因为它是其他存在的依托,基础或者源泉。这就是典型的心灵实体说。,一、笛卡尔(1596-1650):二元论(多元论)1、心身二元论2、心灵、身体都是上帝这个实体创造出来的松果腺体沟通心身?在今天一般认为,松果腺中含有抗性腺激素和降血糖因素,在幼年有抑制性成熟、抑制生殖器官发育和阻碍性征出现的作用。松果腺主要具有感光的功能,随着生物的进化过程,松果腺的直接感光成份逐渐退化而增强了内分泌的成份。在哺乳类(包括人类),松果腺已不具有直接感光的能力,其主要功能为一神经内分泌腺。,实际上,笛卡尔的这一思想奠定了后面两种主要的对心灵和身体的看法。因为实际上在笛卡尔那里,他只有这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心灵和身体实际上并不是不同的两种实体,而是同一实体的不同部分或者不同样式,就好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波和粒子,都是光的不同表现样式。第二,它们的确是两种不同的实体,无法相互作用。这两条路,分别代表了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两个笛卡尔之后的大哲学家的观点。,二、斯宾诺莎(1632-1677):一元论实体与样式1、批判笛卡尔。2、斯宾诺莎提出了他的实体说:实体与样式。心灵和身体只是同一个实体的两种不同的样式自然即实体,而且是单一的实体。为什么自然实体只能是单数的一呢?斯宾诺莎认为,实体之为实体,根本的含义就是它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不需要其它任何支撑,实体无法相互作用,因此,只能存在着一种实体。具体地说,就是咱们的大自然,就是一个整一的,独一无二的实体整体,在大自然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一切都是大自然,因为只有一个整一,所以没有外部。而没有外部,就意味着不可能有一个上帝,外在于大自然。,3、上帝即自然。那么如何理解上帝?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要么不存在上帝,只有一个大自然,只有一个连绵不断的“内在的”世界,这有点像是唯物一元论,因为实体即自然。第二,如果只有一个自然世界,又要承认有一个上帝,那么唯一的一个可能性便是:上帝便是自然。上帝化身于自然之中,上帝就是自然这个实体本身。斯宾诺莎选择了后面这一观点,认为上帝存在,但它并不存在于超越的彼岸,而就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处处充满了神性,因为上帝之爱贯穿了自然。,三、莱布尼兹(1646-1716):单子论多元论先定和谐1、多元论。莱布尼兹采取了笛卡尔的观点,即认为存在着多种实体。但同时他也同意斯宾诺莎的观点,即实体之间是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都由单子(monad)构成,单子即实体,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象山店面设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下载全攻略
- 2025办公室装修改造项目环保壁纸材料选用合同
- 2025版特色主题团建活动设计与执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婚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粉末涂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合作协议下载
- 2025年度物流配送合作保证金合同
- 2025年度日用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
- 2025年购买带产权车位应签署何种合同
- 2025-203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学前教育学完整-2017课件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1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2023年兴文县中医院康复医学与技术岗位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用地性质分类表代码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 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课件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