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第一次大联考(一、二、五单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B王明学习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C对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人民群众深恶痛疾。D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二、字词书写2 . 给加点的字注音。翘首(_)秀颀(_)迂腐(_)潜滋暗长(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知入”与“知出”,回答下列小题。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3 . 本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 第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 . 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6 . 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出于书”“用的透脱”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问题。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陈凌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2016年01月11日 人民日报 )7 . 第段中,作者从朋友圈流行的小游戏说起,好在哪里?8 .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9 . 简析第段的论证思路。10 .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 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米家父子:米芾父子。杪(mio):树梢。瘗(y)鹤铭:六朝摩崖石刻。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11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春和景明(2)沙鸥翔集(3)悉成明霞(4)得踏危石12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潮汐汩没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记)B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栗一石(马说)C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马说)D悠然有遗世之想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13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14 . 根据乙文内容填空。游焦山四件快事:_晚望月孝然祠外_晓起观海门日出15 .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五、句子默写16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时见一斑。低头乍恐丹砂落,_。_,自知者明。_,泥香带落花。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策之不以其道,_,_。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明自己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浣溪沙苏轼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注释)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求雨后设祭谢神。平莎(su):莎草,多年生草木。耦耕:泛指耕作。光:指桑麻叶面光亮。使君:奉命出使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17 . 本词上阕描写了“_”“平莎”“_”等景物,表现出作者_的心情。18 . 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一句。七、名著阅读19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这是一个高大身村,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选文中的“他”是_朝花夕抬中的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_。八、综合性学习20 . 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我们要经受意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不至于老大图伤悲。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句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 (2)句中有一个别字,应该把改为。 (3)句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和“”互换。 (4)句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前台接待岗位操作流程详解
- 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 河道清淤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技能提升
- 个人贷款合同及股东会决议范本
- 初中化学试剂管理及安全使用规范
- 管线探测工程施工详细方案
- 电视媒体新闻采访流程规范
-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标准
- 自立精神的经典范文赏析
- 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斜槽知识培训课件
- 通风橱培训课件
- 世界的人种课件
- 现代大学英语听力1原文及答案
- 电力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实践经验
- 辽宁本溪2019-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32篇
- 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
- 老旧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疗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