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食物中毒这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B通过包粽子社团活动,可以更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这次比赛的胜利,将决定着我们班能否进入日日新杯足球总决赛。D为迎接文化艺术节,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师生们关于开展活动的意见。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缔造度假村门可落雀浮想联翩B喑哑绵里针瑕不掩瑜噤若寒蝉C诸侯清一色销声匿迹郑重其是D脉搏黄粱梦冥思遐想面面相觑3 . 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4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这时候,众人也都豁然开朗地笑起来,教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B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C华为手机做工精细,外形设计别具匠心,给人一种另类时尚的感觉。 D信客几十年来游历各地,教起地理来栩栩如生,效果奇佳。5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n)猥琐(wi)迥乎不同(jing)气冲斗牛(du)B羸弱(li)告罄(qn)忧心忡忡(chng)忍俊不禁(jn)C炽热(ch)亘古(gn)鲜为人知(xin)怏怏不乐(yng)D吞噬(sh)灼灼(zhu)警报迭起(di)屏息凝神(bng)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一文,完成 下面小 题。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 2700 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 12 小时以上,33.55的人 24 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 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 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 年有 600 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1500 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 5 年增长一倍。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_年_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角色的复杂心态。7 . 请简要概括“低头族”的特点。8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第段中加点词“研究表明”能否删去?为什么? _(2)第段中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_9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了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B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又有力地阐释了智能手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C本文采用逻辑顺序,由好莱坞动画大片,引出说明对象,并说明“低头族”的种种表现;再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最后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影响。D文末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可以用王勃的诗句“天涯若比邻”来作形象的概括。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雾和霾是自然界中使能见度降低的两种不同天气现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肉眼可见,常呈乳白色,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高山、海滨、乡村常见,城市区域较少见。霾是大量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这些微小颗粒物的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肉眼不可见。它们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这些悬浮的细小颗粒物本来在各处漫无目的地飘摇散落,无意危害人类。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它们聚集起来,终成四面“霾”伏之势,这就是雾霾的帮凶逆温层。逆温层通常出现于对流层底层,厚度较薄,一般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之间。受逆温层影响的地区,大气都趋于稳定,对流不易发生。因此,除随寒潮带来的逆温外,一般逆温现象都会导致地面风力微弱。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因此聚积,使得空气质量变得差。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在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抑制了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厚的逆温层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市的上空,近地面的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厚,烟尘遮天蔽日,空气污染势必加重。冬季之所以更容易发生雾霾,便与逆温层有关。冬季冷空气的密度要比暖空气的大。简单来说就是,冷空气总想往下沉,而暖空气总想往上跑。在冬季的夜间,地面向外发出大量辐射,迅速降温。而由于白天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又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了近地面空气温度低,而高层空气温度高。因此,近地面的冷空气不会向高空运动,高层的暖空气也不愿意降落到地面。于是各自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垂直方向上也就减少了空气交换,这样更容易形成雾霾。(选自读者校园版,2016年第9期)10 .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雾是由近地面空气中大量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形成。B逆温层将悬浮的飘摇散落的细小颗粒物聚集起来,终成四面“霾”伏之势,成为了雾霾的帮凶。C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抑制了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城市的上空,对城市起着保护作用。D冬季冷空气的密度要比暖空气的大。冷空气总想往下沉,而暖空气总想往上跑。冬季更容易发生雾霾。1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采用先总后分的文体结构,分别说明了“雾”、“霾”的基本特点,以及对能见度的影响。B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子通过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构成霾的微小颗粒的大小,以及对能见度的影响。C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一般”可以省略,因为“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之间”已经准确地说明了逆温层出现于对流层底层的大致距离。D文章按逻辑顺序展开。在介绍“雾”、“霾”的特点的基础上,引出逆温层对雾霾的促成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最后说明冬天更容易形成雾霾的原因。三、句子默写12 .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西江月)(3)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4),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5),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7)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了诗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宴酣之乐(_)(2)乐其乐(_)(3)颓然乎其间(_)(4)树林阴翳(_)14 . 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15 .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大量地运用了骈散句,使得文章句式整齐却又富于变化,如文中使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增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B本文除第一段之外,每一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再到“已而”,展开了由写景到游乐再到归去的景象,使得文章层次清晰,脉络鲜明。C文章中太守的“醉”和“乐”本质上是统一的,“乐”是表象,“醉”是实质, “乐”始终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D第一段先从一个全景的镜头即“环滁皆山”写起,再逐层拉近,依次介绍了琅琊山、酿泉,最后将镜头定格在主景醉翁亭上,这样层层推出,不仅交代了醉翁亭的具体位置,更给人以移步换景之感。16 . 阅读以下链接材料,说说醉翁亭记和材料都表现了欧阳修怎样的高尚情怀,请结合课文和材料简要分析。(链接材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五、诗歌鉴赏1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