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啊!平昌真是以个好地方啊!”句中的两个“啊”分别是叹词、助词。B“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加点的词语分别是连词、助词、名词、代词、形容词。C“更加坚强”“我们跳绳”“改革开放”“孝顺老人”“放松下来”这五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D“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大会举行。2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提高”改为“加强”。)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3 . 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4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的行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我们为什么不能“道法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呢?就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反之,人类若违反自然规律,恣意妄为人类如果企图征服自然 我们常说“人类征服自然”人的生命又是何其脆弱 其实,人的力量与自然相比是何其渺小ABCD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褴褛(l)迁徙(x)因地置(zh)宜杳(yo)无消息B毋(w)宁嫉(j)妒浑身解(xi)数硕果累累(li li)C遒劲(jng)锃(zng)亮言简意赅(gi)耳濡(r)目染D干涸(h)亘(gn)古心无旁骛(w)眼花潦(lio)乱6 .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B山亭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灿烂的晨光,我们走进小邾国遗址公园。C今天春游,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穿得花枝招展 的。D灌木丛里,又是哪只睡不着的小鸟还在呼朋引伴地呼唤着自己的朋友?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伎俩 绵延绿草如茵刚復自用B悲怆 崩塌 提纲挈领修养生息C抉择震撼梦寐以求觥筹交错D宣泄端详锋芒毕露怙恶不竣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乡村的瓦冯杰(1)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2)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来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3)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4)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乌鸟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5)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己被风的手擦模糊了。(6)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7)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辆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8)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泥瓦的余温,还有泥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8 . 本文围绕乡村的瓦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9 . 第(6)(7)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10 . 品味下列句子。(1)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2)像谁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11 . 文中第(5)写道:“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题文)阅读以下短文,完成后面小题。艾在端午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12 . (小题1)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什么?13 . (小题2)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三、句子默写14 . 诗文默写。_,儿女共沾巾。 气蒸云梦泽,_。_,胡为乎泥中。 曲径通幽处,_。可怜身上衣正单,_。 挥手自兹去,_。 _,骈死于槽枥之间。安得广厦千万间,_。四、课内阅读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各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5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隶而从者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C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D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7 . 南宋杨万里有云:“诗人自古例迁谪”,不仅是欧阳修,刘禹锡、柳宗元、范仲淹、苏轼等都曾有过贬谪的经历。请你结合他们作品中的关键词句谈谈古代文人对待贬谪的不同态度。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离,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8 . 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19 .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六、作文20 . 根据要求完成作文。2010年1月27日,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他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而成为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