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之至市,而忘操之B故时有物外之趣C是吾剑之所从坠D鞭数十,驱之别院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C伊山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二、字词书写3 . 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伴着金秋明mi(_)的阳光,迎着十月怡人的秋风,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我们的祖国,经历过唐宋的璀璨(_)辉煌,也经历过晚清的惆(_)怅迷茫,但经过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他们用血肉zh(_)造了一个新的中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的祖国唱出爱的赞歌!三、文言文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4 .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两处)不 知 口 体 之 奉 不 若 人 也5 .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1)无从致书以观(_)(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3)听已,辄默记(_)(4)安阳韩性闻而异之(_)6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不求闻达于诸侯B以衾拥覆依僧寺以居C当余之从师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足肤皲裂而不知广起,夺而杀尉7 . 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_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_8 . 宋濂后来成为明代的“开国文臣之首”,刘基也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总结)9 . 乙文中的王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后来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苏秦说齐宣王苏秦说齐宣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每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者;临淄之途,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是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恐韩、魏之谋其后也。是故恫疑虚揭,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愿大王少留计。”齐王曰:“寡人幸得闻之,敬奉社稷以从。”(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有删改)【注释】阳晋之道:阳晋为齐国边境之险地。恫疑虚揭(h):指虚张声势。10 . 请用“/”为文中画线句短句,断两处。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11 . 下面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不待发于远县野芳发而幽香B臣窃度之度已失期C临淄甚富而实足肤皲裂而不知D以亡随其后成以为亡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夫以大王之贤是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2)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13 . 根据元曲和上文,概括苏秦人物形象特点(写出三点)。【甲】捕蛇者说(节选)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坨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檀弓)注释: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扶着车轼。子路孔子的学生。壹似重有忧者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吾舅我的公公。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而乡邻之生日蹙(窘迫)B以尽吾齿(牙齿)C又安敢毒耶(怨恨)D何为不去也(离开)15 . 下列选项中的“之”与其它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悍吏之来吾乡B今以蒋氏观之C谨食之D使子路问之16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蒋氏的乡邻“号呼而转徙”的原因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B【乙】文“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直接原因是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于“猛于虎”的苛政。C【甲】文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说明“苛政”害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从来如此。D【乙】文中妇人一家有三口人被老虎吃掉却不搬家的原因在于“苛政猛于虎也”。17 . 句子翻译(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小子识之,苛政猛子虎也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8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_)(2)父命之(_)19 . 翻译下列句子。(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_20 . 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B得志,与民/由之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21 . 分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作用。阅读吕氏春秋,回答问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注释】知友:朋友。得无:莫非。疾耕:努力耕田。22 . 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一处)。(1)及 其 家 穿 井 (2)于 是 退 而 疾 耕23 . 解释下列加线字的意思。(1)家无井而出溉汲(_)(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_)(3)齐人有好猎者(_)(4)人不对(_)2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25 . 从【乙】文中的齐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点概括。26 . 从【乙】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27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3)人不堪其忧(_)(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28 .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温故而知新D人不知而不愠2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0 . 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_)(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31 .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体会。四、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3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饭疏食饮水 (热水)B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C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D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3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曲肱而枕之34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它们都是儒家经典著作。B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的意见。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舍生取义等。35 . 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6 . 在文中任选一句,从“学习”或“修养”方面写出对你的启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37 . 与“人不知而不温”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38 . 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五、课外阅读3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寄傲斋记(节选)吾谪居惠州,扫一室于所居之南,号“寄傲斋”。客指而曰:“此非取渊明之语乎?子居京师时,何尝念渊明?能念渊明,当不至斥逐。今既至此,然后区区掇寄傲之语,以名其所居而见意焉。晚矣,无及也。”吾愧谢曰:“子责我是矣。然岂知吾之心哉?吾官阆中时,尝考论晋、宋人物,至渊明传,慨然有感于吾心。时年三十,便有归欤之兴,求田问舍,亲友皆怪之。自是以来,俯仰十年,虽未即去,然田园之乐,未尝一日不系于心,而归去来辞,未尝一日不讽于口。顷任博士,自以出处既不与隆替对;而迂愚拙直又不能从英俊游,数恳丞相,求西南一官以归,盖将老焉。会奇祸作,以故不果”。(选文有删改)“寄傲”,古代文人洁身自傲、厌弃世俗的一种心态或情怀。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对归隐的认识。六、语言表达40 . 班级召开“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并根据老师给的节目单(舞蹈春之歌、现代舞我心飞翔给这两个节目之间写一段串联词。开场白:串联词 :七、名著阅读保尔背上又挨了一拳,被推进了一间黑屋子,伸出的两手撞在墙壁上。他摸来摸去,摸到一个木板床似的东西,坐了下来。他受尽了折磨和毒打,心情十分沉重。保尔完全没有想到会被捕。“佩特留拉匪徒怎么会知道的呢?压根儿没人看见我呀!现在该怎么办呢? A 在哪儿呢?”保尔是在克利姆卡家同水兵 A 分手的。他又去看了谢廖沙, A 就留在克利姆卡家,好等天黑混出城去。“幸亏我把手枪藏到老鸹窝里去了,”保尔想。“要是让他们翻到,我就没命了。但是,他们怎么知道是我呢?”这个问题叫他伤透了脑筋,就是找不到答案。佩特留拉匪徒并没有从柯察金家里翻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衣服和手风琴被哥哥拿到乡下去了。妈妈也带走了她的小箱子。匪兵们翻遍各个角落,捞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然而,从家里到司令部这一路上的遭遇,保尔却是永远忘不了的。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天空布满了乌云。匪兵们推搡他,从背后或两侧对他不停地拳打脚踢,毫不留情。保尔昏昏沉沉地木然向前走着。门外有人在谈话。司令部的警卫就住在外间屋。屋门下边透进一条明亮的光线。保尔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摸索着在屋里走了一圈。在板床对面,他摸到了一个窗户,上面安着结实的参差不齐的铁栏杆。用手摇了一下纹丝不动。看样子这里以前是个仓库。他又摸到门口,停下来听了听动静。然后,轻轻地推了一下门把手。门讨厌地吱呀了一声。“妈的,真活见鬼!”保尔骂了一句。从打开的门缝里,他看见床沿上有两只脚,十个脚趾叉开着,皮肤很粗糙。他又轻轻地推了一下门把手,门又毫不留情地尖叫起来。一个睡眼惺忪、头发蓬乱的家伙从床上坐了起来。他用五个手指头恶狠狠地挠着生满虱子的脑袋,懒洋洋地扯着单调的嗓音破口大骂起来。骂过一通之后,摸了一下放在床头的步枪,有气无力地吆喝说:“把门关上!再往外瞧,就打死你”保尔掩上门,外面房间里响起了一阵狂笑声。这一夜保尔翻来覆去想了许多。他柯察金第一次参加斗争,就这么不顺利,刚刚迈出第一步,就像老鼠一样让人家捉住,关在笼子里了。他坐在那里,心神不宁地打起瞌睡来。这时候,母亲的形象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她面孔瘦削,满脸皱纹,那双眼睛是多么熟悉,多么慈祥啊!他想:“幸亏妈不在家,少受点罪。”从窗口透进来的光线照在地上,映出一个灰色的方块。黑暗在逐渐退却。黎明已经临近了。41 . 片段中A是谁?请写出人物姓名:_。“刚刚迈出第一步,就像老鼠一样让人家捉住,关在笼子里了。”保尔因为什么事情被佩特留拉匪徒关进了监狱:_。42 . 请结合选文保尔被捕这件事,分析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43 . 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请结合选文试举一例分析。八、综合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象山店面设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下载全攻略
- 2025办公室装修改造项目环保壁纸材料选用合同
- 2025版特色主题团建活动设计与执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婚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粉末涂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合作协议下载
- 2025年度物流配送合作保证金合同
- 2025年度日用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
- 2025年购买带产权车位应签署何种合同
- 2025-203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学前教育学完整-2017课件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教案
- 炮塔铣床数显表使用说明书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1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2023年兴文县中医院康复医学与技术岗位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用地性质分类表代码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 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