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模拟)_第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模拟)_第2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模拟)_第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模拟)_第4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鄂州)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诡谲(ju) 拾(sh)级 瞭(lio)望 重峦迭嶂(zhn)B . 涟漪(y) 汲(x)取 譬喻(p) 首当其充(chn)C . 襁(qin)褓 拘泥(n) 亘(n)古 气冲斗(du)牛D . 贮(ch)藏 褴褛(l) 宽宥(yu) 贪脏(zn)枉法2. (2分) (2019江西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芳馨(xng) 禁锢 众目睽睽(ku) 相形见拙B . 阴霾(mi) 影匿 广袤(mo)无垠 无与纶比C . 匀称(chn) 消释 相得益彰(zhng) 持之以恒D . 绮(q)丽 沉吟 孜孜(zh)不倦 无精打彩3. (2分) (2019九下贵港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 . 全场的人都打扮得花团锦簇 , 热切地期盼亲人回家。C .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D . 小王和小明各得其所 , 一个学习成绩好,一个运动天赋强。4. (2分) (2019自贡模拟) 下面从文段中抽出来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 . B . C . D . 5. (2分) (2019七下白山期末) 下面四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B . 那手简直是半截老松木。C . 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D . 他像一棵幼苗一样,需要别人的呵护。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6. (9分) (2019八上伊川月考) 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 树树皆秋色,_。 (2) 晴川历历汉阳树,_。 (3) 几处早莺争暖树,_。 (4) 自康乐以来,_。 (5)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的句子是_,_。 (6) 三峡一文中,正面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 (7) 写出答谢中书书一文中表现一日之美的句子_,_;_,_。 (8) 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作者在写景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句子是_,_;_,_。 三、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8九上义乌期中) 文言文阅读 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杀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吴,伍子胥奔郑。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子奢对日:“王问臣,对而畏死,不对不知子之心者。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胥且奔吴邦君王必早闭而晏开胥将使边境有忧。”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吴,曰:“子父有罪,子入,则免之,不入,则杀之。”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于吴:“吾闻荆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意不同,谋不合, 子其居,尚请入。”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于郑,曰:“子入,则免父死,不入,则杀之,”子胥介胄彀弓,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后,子胥伐荆。十五战,十五胜。荆平王已死, 子胥将卒六千,操鞭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曰:“昔者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今此报子也。”(选自越绝荆平王内传第二) (有删减)【注释】伍子奢: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博。(1)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胥 且 奔 吴 邦 君 王 必 早 闭 而 晏 开 胥 将 使 边 境 有 忧。(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且杀之_出见使者,谢曰_固不拜矣_操鞭笞平王之墓_(3) 请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4)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如扶苏之仁,则死而不请。苏东坡 东坡志林始皇扶苏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在生死仁义面前,扶苏与伍子胥作出了各自的选择。你更认可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8. (25分) 阅读有才与用才一文,回答第14题。有才与用才“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时势”,但历史上能“造时势者”实属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读到的是一些比较哀怨的声音。左思有“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的慨叹,王勃有“冯唐易老,李广难逢”的感慨,苏轼更是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喻,他们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翻开历史,如冯唐、李广身负雄才,却难遂志愿者,车载斗量,正如古人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历经宋、齐不用,身为虞大夫而虞国亡,后来在秦国主政,却促进了秦国的崛起。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何也?“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司马迁一席话道出其中奥妙,人才不仅在于发现,还在于使用,而用与不用又恰在于用人者之明与不明。倘若不量才而用,视宝玉为瓦砾,人才与庸才又有什么区别?当然,天下人才无数,而赏识者因时间、精力乃至视野所限,并非能识遍所有人才。因此,生逢其时的有才之士,不应去学姜太公钓于隐溪,而应有勇气展露才华,甚至毛遂自荐。韩信有大将之才,跟随项梁无所知名,后跟随项羽,积极进言献策,亦不被采用,官职仅为郎中。后来跟随汉王,多次主动与萧何交谈,始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并获得萧何力荐。默默无闻的韩信能担任大将军之职,虽离不开萧何知人的才略、离不开汉王善任的胆识,但更离不开毛遂自荐的自信和审时度势的智慧。倘若韩信一意消沉,自己不努力争取,今天世上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韩信这个将才了。以上几人,百里奚、韩信终能施展才华,冯唐、李广却只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慨叹。同样是生逢其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遭遇。我们身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身边也不缺乏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要想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不仅需要有虚怀若谷、求才若渴的“伯乐”,更需要有勇于担当、积极向上的“千里马”。只有这两者兼备,才会成就事业。所以,一个人有才华,并且受到赏识和重用,才有得到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第段画线句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这两者”具体指什么?(4) 有朝一日,你也会成为人才。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施展才华?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 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嗖”地一翅飞起,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 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 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 “想是二郎变了等我哩!”急转身,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 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地啄一嘴。那大圣就蹿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二郎见他变得低贱。 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礲踵。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 扑地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着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原。正着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齐天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节选自西游记(1) 作者对“二圣斗变”的描写有几个层次?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2) 孙悟空神通广大,可在变为土地庙时却因尾巴“不好收拾”,只得竖在后面作一旗杆。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2南平)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一定鲜花满地,也许会有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它们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需要我们去跨越。请以“迈过那道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规范。不得套作。6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