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C蝉则千转不穷D属引凄异2 .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A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D老马之智可用也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5 . 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_,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_(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内文言阅读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6 . 孟子,名_,_时期思想家。7 . 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比其反也比:王顾左右而言他顾:8 .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9 . 本文记录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过程,目的是反映孟子_的思想。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虞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节选自宫之奇谏假道(注释)享祀丰洁:享祀,祭祀的物品。丰洁,丰盛洁净。据:保佑。繄():句中语气词。冯依:依据。冯(pn)同“凭”。若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Gu”,即虢国。而明德以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吐:指不食所祭之物。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腊:岁终祭祀。1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民不易物:_惟德是依:_弗敢加也:_肉食者鄙:_11 .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B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斯是陋室,惟吾德馨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遂袭虞,灭之D可以一战宫之奇以其族行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13 . 甲文中的庄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甲文从“_”可知,乙文从“_”可知(用原文作答)。14 . 甲文中,曹刿认为“信”(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中,宫之奇认为神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什么?说说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课内阅读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5 . 解释句中加点词。(1)子在川上曰川:(2)逝者如斯夫逝:(3)三军可夺帅也夺:16 . 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内文言文阅读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7 . 请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_) 执策而临之(_)18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衹辱于奴隶人之乐,骈死于槽枥之间。19 .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各题。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哪一句话?五、语言表达20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从流飘荡(_)(2)猛浪若奔(_)(3)互相轩邈(_)(4)经纶世务者(_)(5)皆生寒树(_)(6)蝉则千转不穷(_)(7)窥谷忘反(_)六、综合性学习21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书法中的酒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三个不同字体的“酒”字,依次应该是甲骨文、_、_。古诗中的酒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你探究古人诗中的“酒”所蕴涵的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_名著中的酒下面是名著中与酒有关的故事情节:(甲)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乙)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甲)文段说的故事是_,选自名著_。(乙)文段说的故事是_,选自名著_。七、作文22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还有一支春天的歌汪国真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有过追求有过失落有过平坦有过挫折我们有过许多许多还有一支春天的歌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