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1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2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3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4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揩油(ki) 倭瓜(w) 笨拙(zhu)猥自枉屈(wi)B . 凄怆(cng) 裸露(gu) 龌龊(chu) 陟罚臧否(fu)C . 尴尬(g) 呜咽(yn) 磅礴(bng) 法家拂士(b)D . 拮(ji)据 笑靥(y)执拗(o) 并行不悖(b)2. (2分) (2018北部湾)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骆驼样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B . 真假孙悟空都神通广大,沙僧、菩萨、玉帝、唐僧、地藏等均不能辨出真假,直至来到如来佛祖面前,被佛祖轻而易举判出真假。真悟空打死假悟空,师徒团聚。C . 格列佛在慧骤国遇到很有理性、观察敏锐而且判断正确的慧骃马,对它项礼膜拜,学它走路,模仿它说话的腔调。当慧骃马要求他离开时,格列佛非常悲伤。D . 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幕还来”。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 (7分) (2017温州) 古诗文名句默写(1) 桃花流水,_。(李白山中问答)(2) _,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3) 子曰:“智者不惑,_,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4) 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5) 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_,_。”(6) 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你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_,_”。(7) 芒种,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行走村野,见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芒种,忙种!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4. (3分)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0日电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本次大赛是在“中原龙舟大赛”的基础上升级成“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的。大赛的宗旨是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赛开幕式上举行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1) 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_。(2) 第句有一处句式不够协调,使语句不够顺畅,你的修改意见是:_。(3) 第句中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分)5. (2分) (2017九上龙岩月考)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水浒传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_,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使时迁盗甲、赚金铃吊挂,还体现在_、智取文安县、智赚玉麒麟、布四斗五方旗等。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并,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乌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垫。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朝而往,暮而归 吾谁与归B . 苍颜白发 往来无白丁C . 颓然乎其间者 遂与外人间隔D . 醒能述以文者 属予作文以记之(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 . 杂然而前陈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 . 射者中,弈者胜 花之隐逸者也D . 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 . 作者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C . 文章第二段写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D . 本文围绕“醉”与“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8分)7. (22分) 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题目。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 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 本段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3) 找出这段文字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文中对白求恩有三种称呼:“白求恩同志”“白求恩”“白求恩医生”。想一想,这三种称呼有什么讲究? (5) 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8. (25分) (2019天水) 阅读故乡和孔乙己选段,完成小题。 【甲】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乙】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九一九年三月(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选段的内容。 (2) 【甲】文中的“厚障壁”指什么?这样的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3) 【乙】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该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4) 结合总文,回答问题。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大的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和“的确”是否矛?为什么?(5) 【甲】文中闰土和【乙】文中孔乙己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外貌、语言、动作上。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9. (21分) (2015七上邗江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 第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 第段画线句子是_描写,作用是_。(3) 文中第段说:“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4) 本文是一篇中学生作文,主要写了一件事,可分成“撞人”、“送老太太回家”、“吃晚饭”三个部分。作者很注意详略,请你分析一下,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为什么这样写?(5) 本文作者认识到了什么叫“长大”,伟人细胞中的贾里也渴望长大,还想成为伟人。你认为真正的“长大”意味着什么?请结合这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