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_第4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精讲精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B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D那位演员虽然淡妆浓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却十分憔悴。2 .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用法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是( )A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D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历史是一轴画卷,古人妙笔生花用情点染bn(_)斓的色彩;历史是一座丰碑,伟人殚精ji(_)虑用心镌(A.zhun B.jun)刻深沉的文字;历史是一首长诗,今人笔耕不辍谱(A.p B.b)写崭新的篇章。三、文言文阅读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5 . 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无丝竹之乱耳A久之,目似暝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康肃笑而遣之D水陆草木之花6 . 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守业。草昧:未开化,蒙昧。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行拂乱其所为乱:(2)发于声,而后喻发:(3)创业与守成孰难孰:(4)征与吾共安天下安:(5)祸乱生于所忽忽:8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9 . (甲)文中第二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进行简要说明。10 .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四、对比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蒲松龄狼其三)(注释)行室: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豕(sh):猪。1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意暇甚(_)(2)其一犬坐于前(_)(3)股直不能屈(_)1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 顾无计可以死之B以刀劈狼首方缚以带C为狼所逼 为人谋而不忠乎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有闻而传之者13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B(甲)文主要通过对屠户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C(乙)文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摆脱困境。D(乙)文中屠户胆小怕狼,面对贪婪的狼,只有躲起来,最后靠着侥幸获得了胜利。14 . (甲)(乙)两文的结尾都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赞)(注释)低回:徘徊,留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1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高山仰止(_)(2)不能去云(_)(3)没则已焉(_)(4)人不知而不愠(_)17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虽不能至虽不能察,必以情B然心乡往之烨然若神人C当时则荣入则无法家拂士D想见其为人此之谓失其本心18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诸生以时习礼其家。(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9 . 请结合(乙)文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注释:德行:道德品行。宽裕:宽大,宽容。守:保持。恭:肃敬,谦逊有礼。荣:荣华显贵。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尊盛:位高势盛。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愚:愚拙,不巧伪。哲:明智,聪明。20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2)险躁则不能治性(3)又相天子(4)可不慎欤21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22 . (甲)文中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翟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社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李盛仙夏日赏荷)2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草木生长茂盛)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C便欣然忘食(愉快的样子)D余以为妙绝(美妙到了极点)24 . 下列句中的“而”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5 .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甲)段可知,菊花、牡丹、莲花,各有其可贵之处,都是作者心中的爱物。B(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称谓虽有不同,但二者都是对荷花内在品质的赞誉。C(甲)段用菊花和牡丹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种种美德,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D两个文段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甲)段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段描写雨中和雨后荷花之美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26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节选自十二章)27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太丘舍去 舍: (2)入门不顾 顾:(3)人不知而不愠 愠: (4)三军可夺帅也 夺:28 . 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传不/习乎B学而/时习之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匹夫不可夺/志也29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0 . 在与人交往上,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从乙文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1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传不习乎(_)四十而不惑(_)32 . 下面各句中“而”字意义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不思则罔C学而时习之D思而不学则殆33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4 . 颜回身处“陋巷”而“不改其乐”,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二)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一文,完成下列小题。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35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1)善用矛(2)皆服其能(3)弓手者忽谓偷曰(4)盖乘隙也36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服其能以其境过清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因恸绝良久C遂曳矛而斗遂不得履D弓手应声刺之吾欲辱之37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见必与之决生死38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1)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9 . 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六、语言表达40 . 假如你叫小明,周末你因生病不能到校上课,你想打电话给班主任请假,你该怎么对他说?_七、名著阅读41 . 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请根据下列描述,将篇名补充完整。(2分)“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于自己为国牺牲!” (少年)“见少年跑了一会儿,忽而把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