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D卷_第1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D卷_第2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D卷_第3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D卷_第4页
福州市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按要求答题。登上山峰,站在岩石上俯瞰()山下,杂树林立、藤蔓婆su()、野草丰茂;密匝匝()的民居,好多正在翻新。几缕炊烟,从远处竹林升起,意趣盎然。人们栽竹养花,种树锄地,溪里摸鱼,上山砍柴一年又一年,从不为外界喧xio()熙攘的生活所吸引与改变,而是繁延生息、循回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奇迹。(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 _ _ _(2)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订正。_改为_二、文言文阅读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注释】同里:同乡。恻然:哀怜的样子。徐:慢慢地。2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人惟一子,不肖(品行不好,没有出息)B其子丐于途(乞丐)C况管库乎(何况)D孝基使管库(让,派)3 . 翻译下面的句子。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4 . 你觉得张孝基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5 .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初极狭,才通人。才:_(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澈:_(4)左右芼之芼:_(5)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躬:_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6 . 选文的作者是_朝的_(人名)7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8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日出时,由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B日出时,抓住色彩变化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景象。C作者在日观亭看远古的石刻,许多都磨灭消失了。D在对泰山壮丽的景色的描绘中,饱含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 ) (4)属引凄异( )10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11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C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12 . (小题4)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答: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於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於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拊(f):拍。橐(tu;):袋子。嗲嗲(jio)聱(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虿(chi):蝎子一类的毒虫。13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意将隧入(_)(2)其一犬坐于前(_)(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_)(4)使童子烛之(_)14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B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不啮而啮D其一犬坐于前/屠乃奔倚其下15 . 翻译下列句子。(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16 . 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甲乙两文故事情节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7 .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划分两处)稍 长 亦 颇 驯 竟 忘 其 为 狼。18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目似瞑_盖以诱敌_将啮其喉_信不诬哉_19 .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不顾B一狼径去/待君久不至,已去C以刀劈狼首/静以修身D亦毙之/择其善者而从之20 . 翻译下列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21 . 甲乙两文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点?作者对狼分别持什么态度?(甲)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复之邹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注释)然友:世子的老师。大故:重大的事故,这里指滕定公之死。邹:邹国。歠(chu):饮,喝。(乙)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选自后汉书杨震传)22 . 请选出加点字用法与“当之郡”的“之”相同的一项( )A君子之德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然友复之邹问孟子D何陋之有23 . 请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我知子知/君子之德B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以光先帝遗德D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听于冢宰24 . 请找出不符合选文描述内容的一项( )A甲文中孟子认“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做百官的表率,然友却不这样认为。B乙文中杨震拒绝王密私下赠送的钱财,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公正廉洁的人。C甲文中孟子采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D乙文中告诉我们:做人要自律,不能因为没有看见别人就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25 . 朗读节奏划分(划两处)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26 . 请翻译下列句子。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27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惩山北之塞(_)(2)杂然相许(_)(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_)28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焉置土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9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B结尾写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实际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D文章有意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目光短浅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增强了对比的色彩,增加了讽刺的效果。30 .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_)(2)河曲智叟亡以应(_)(3)入则无法家拂士(_)(4)亲戚畔之(_)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故患有所不辟也 (_) 蹴尔而与之(_)3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3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论说性散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道义重于生命。B从本文可见孟子说理善用比喻、排比、对偶,使说理形象有气势,读起来也有节奏感。C第一段运用道理论证,先从反面讲道理,再从正面讲道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地阐述了道义重于生命,为了道义可以舍弃生命。D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路人、乞丐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述,见利忘义之人的例子从反面论述;这两个例子又形成对比,从而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34 .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完成两个学习任务。邵(邵民瞻)为坡(苏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入新第,既得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注释)五百缗(mn)五百贯钱。偿:偿还。卜:选择。得日:过了几日。徙倚:徘徊。调动课内所学的文言旧知,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课外文言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