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触与文明高度发展 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宋代妇女缠足、坐轿B唐代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C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D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2 . 小玉在学习完“文景之治”后,得出了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社会比较安定B阶级矛盾缓和C节俭之风盛行D农民田赋全免3 . 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朝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下列对宋朝瓷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B唐三彩代表了最高的成就C瓷器制作精美D青花瓷名扬海外4 .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5 .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有一句唱词是“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这句唱词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 )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6 .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7 . 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8 . 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华佗制成“麻沸散”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二、问答题9 . 以下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瓷都景德镇盛产唐三彩B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C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D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10 . 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1 . “历史很精彩,我要去读读。”小丽读了马可波罗行纪,此书记载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的所见所闻。元代在下图中的位置是( )ABCD12 . 我们现在的说书始于( )A北宋B西汉C五代十国D唐朝二、非选择题1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通过秦始皇的开拓和经营,秦朝疆域广阔,东到东海西抵陇西,南至南海,北达长城一代,人口估计达到4000万,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定都成阳。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时期,在秦朝奠定的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版图。12世纪时,蒙古各部之间混战不已,铁木真统一蒙古, 1206年,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秦朝和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分别创立了什么制度?(2)分别列举秦朝、西汉、元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14 .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材料一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武王封诸侯,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回答:(1)这三则材料都引自我国古代同一部史书,此书作者是谁?(2)材料一中的轩辕氏是传说中的哪个人物?他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武王”实行什么制度来加强统治?请写出该则材料中的两个诸侯国。(4)材料三说明秦始皇对材料二的制度持什么态度?为此他实行了什么制度取代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5 . 观制度历程、悟文明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了哪一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条件。(3)材料三体现了宋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哪些措施? (4)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16 .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二: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收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列举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史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