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44541ppt课件_第1页
大自然的语言44541ppt课件_第2页
大自然的语言44541ppt课件_第3页
大自然的语言44541ppt课件_第4页
大自然的语言4454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了解物候知识,把握说明内容,丰富科学知识。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生动而又条理地说明事理,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提高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学习目标,作者介绍,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一生在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文体知识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有的以时间为序,有的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知识链接,说明文,说明文的三要素是:内容严肃、说明生动、语言准确。,事理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目的分类,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引用、摹状貌、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等。,(1)订正字音,检查预习,萌发()翩然()孕育()簌簌()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农谚()纬度()悬殊()短促()连翘(),mn,pin,yn,s,n,shui,zi,yn,wi,sh,c,qio,萌发:次第:翩然:孕育:簌簌:销声匿迹:衰草连天:,(2)词语释义,种子或孢子发芽。,依次。,动作轻快的样子。,怀胎生育,文中指生长。,形容眼泪、树叶等纷纷落下的样子。,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遍地都是枯黄的草。,载途:周而复始:草木枯荣: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活生生:因素:悬殊:短促:,满路,有遍地的意思。,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草木发芽、生长和枯死。,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实际生活中的。,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相差很远。,(时间)极短暂。,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1.阅读课文,按照说明文的分类来看,本文是一篇什么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2.根据课文内容,思考课题“大自然的语言”的含义,说说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课文中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因而“大自然的语言”的意思就是“物候”,这是作者的形象说法。采用这个课题,是将大自然拟人化,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同时要暗示了物候现象对农事安排、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3.根据作者说明的结构层次,给文章划分段落,说说它的大概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内容探究,1.文章第1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词句。,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描写的方法写物候现象,作者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2.第1自然段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以此来说明物候学研究的对象,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燕子归来、次第花开,草木萌发,燕子归来,夏,孕育果实,秋,果实成熟、叶子变黄北雁南飞、昆虫匿迹,叶子变黄,树叶落下,北雁南飞,冬,衰草连天、风雪载途,3.“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对第1自然段的总结,概括说明温带和亚热带区域四季变化的情形,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性的,这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同时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4.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分句把草木鸟虫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点出来,透露出物候学的内涵;后一分句引起下文,点明这种关系对农事的影响。,5.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是怎么说明草木鸟虫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这种关系对农业的影响的?,作者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杏花”“桃花”“布谷鸟”对农事的帮助的三个例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6.第3自然段和前两段的关系是什么?,从前两段到第3自然段,由现象到本质,归纳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7.请你找出第3自然运用的说明方法,谈谈你的体会。在本段中,“这些自然现象称它为物候。”一句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就是物候学。”一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物候学”;最后一句则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物候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桃花开”照应前文的“草木荣枯”,“燕子来”照应“候鸟去来”,可见作者说明思维的缜密。,8.第4、5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从观测的手段和特点、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9.第4、5自然段是如何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的?作者先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仪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接着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使用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优点;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了北京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物候的变化。举例详实,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纬度对物候的影响,南极自然景观,热带自然景观,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西藏,四月的大连,高下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天山山顶,天山山腰,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古代三月的长城,现代三月的长城,2.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品味赏析,1.朗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小组讨论,说说你的体会。,特点:生动、优美。表达效果: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好气候的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2.第4自然段中“活的仪器”的引号能否去掉?为什么?第5自然段里“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一句中的“左右”一词呢?,都不能去掉。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活的仪器”是指“活的生物”,去掉之后就违背了事实;而“左右”表示约数,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这两处都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特点。,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这部分的说明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说明顺序:从空间到时间、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这部分的说明顺序不能互换。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指的是地球上的不同位置,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等词连接,使这一部分说明层次井然,条理清晰,使人易于接受。,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材料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部分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话题转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部分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第三部分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差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法探究,2.综合运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都举出了典型事例。有的不仅举出了一般情况下的事例,还举出特殊情况下(如逆温层的情况)的事例。这样举例,具体而全面。同时,举例子往往又和作比较结合在一起。如说明纬度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就拿南京和北京桃花、刺槐开花的时间作了比较,从而令说明清晰明了。,3.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形象。本文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第段“迟十天左右”中“左右”一词,表明十天是概数,不是确数,可大可小但不会相去太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同时,本文虽是说明文,但语言也很形象生动,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如第段运用描写的额表达方式写物候现象,在描写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回大地,运用长短句和一些成语,使描写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语言美和可读性。,鉴赏评价,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作者采用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何好处?,作者按照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哪些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2.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事物,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你觉得有没有这个必要?为什么?,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以此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作者接连举了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起来听听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吧!,拓展延伸,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秋闻蝉叫,晚蚯迎雨场。,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泥鳅静,天气晴。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古代诗歌中也有反映物候知识的内容,一起积累下来。,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生动而有条理地说明了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从而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