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3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4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张星虎,内容,免疫学诊断方法介绍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副肿瘤综合症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免疫学诊断的相关概念,结果表示:定性、半定量、定量效价或滴度(titer)敏感性:某种检测方法显示的阳性例数/所检测的确定诊断的病例数特异性:某种检测方法显示的阴性例数/所检测的无关病例数假阳性:1-特异性假阴性:1-敏感性,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靶点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检测核心: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通过示踪剂(核素、酶反应、荧光素等)显示反应结果,免疫沉淀试验,用于特异性抗原检测原理:抗原在碱性缓冲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而抗体由于接近等电点,借内渗液流作用缓慢移向负极,在一定的时间内,二者会聚,形成沉淀线。,补体结合试验,用于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后能够吸附和激活补体的特性。第一步用已知的抗原(抗体)加入待测的抗体(抗原),加入补体。第二步羊红细胞及相应抗体的指示系统,如存在未知的抗体(或抗原)则吸附补体,后加入的指示系统缺乏补体而不溶血,否则,产生溶血。,凝集试验,大颗粒抗原与相应抗体相结合,形成可见的凝集复合物。分类:细菌凝集反应、直接血细胞凝集反应、间接血细胞凝集反应、反相血凝、协同凝集、乳胶凝集反应间接血凝:先将特异性抗原吸附于绵羊红细胞上,加入待测样本,如果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就会与羊红细胞上的抗原结合,使羊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免疫荧光试验,用荧光色素标记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在特定条件下用标记物浸染标本,使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测的抗原或抗体结合,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原理: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上(包被),加入待测样本使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加入酶标抗体,通过酶促反应作用于特定的底物,产生成色反应,通过酶标仪测定结果。分类: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特点: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antassay),抗原,+,抗体,抗体,抗原,抗体,抗原,+,酶标,二抗,抗原抗体酶复合物,+,底物,放射免疫法,原理:同位素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对已知特异性抗体的竞争抑制反应。,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脑囊虫病神经梅毒AIDS,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CSFHSV抗体阳性判定标准滴度达1:80以上血与CSF抗体比小于40CSF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TORCH,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病毒(Rubella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iexVirus),细菌性脑膜炎,指标:细菌抗原检测方法: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放射免疫法及ELISA等临床不常用,结核性脑膜炎,指标:结核抗体检测方法:ELISA法检测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与所用的方法以及所用的抗原特异性有关。常用的抗原:PPD,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SF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脑囊虫病,囊虫抗体检测:方法:ELISA、IHA、IF、LA等阳性率80以上,特异性90以上两种方法联合可提高阳性率CSF抗体检测更有意义,血清抗体只能说明体内有过感染或正在感染囊虫抗原检测ELISA可用于诊断及疗效评价,神经梅毒,非特异性:VDRL、RPR、USR特异性:TPHA、FTA-ABS,VDRL(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抗原与抗体(反应素)反应,加入卵磷脂加强心磷脂的抗原性,加入胆固醇增强抗原的敏感性优点特异性较高,用于诊断神经梅毒的特异性为100%,美国CDC诊断标准提到若CSFVDRL实验(+),即可诊断神经梅毒缺点敏感性仅为27%,特别是在无症状神经梅毒中仅10%。抗原需要灭活,试剂需临时配制,需要显微镜,目前多用改良RPR实验代替。,USR(unheatedserumreagin),应用改良的VDRL抗原优点抗原不需灭活,操作时间短缺点借助显微镜观察,RPR(rapidplasmareagin),与USR原理相似抗原结合在活性炭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凝聚颗粒优点抗原不需灭活,不需临时配制,不需显微镜缺点较VDRL易出现假阳性,TPHA(treponemapallidumhaemagglutinationassay),可溶性螺旋体抗原与绵羊红细胞结合血清抗体与致敏红细胞结合显示凝聚反应敏感性及特异性高,FTA-ABS(fluorescenttreponemalantibodyabsorbancetest),抗原吸附于玻片再加血清(抗体)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显微镜观察诊断准确性高,假阳性低,各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特异性螺旋体抗体检测(CSFFTA-ABS/TPHA)主要用于确定诊断,特别是若结果阴性可排除神经梅毒。非特异性螺旋体抗体检测(CSFVDRL)可用于神经梅毒筛查及疗效监测。联合应用CSF及血FTAABS、TPHA,诊断神经梅毒的特异性和平均敏感性可达到94%和87%。,AIDS,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诊试验证实者P24抗原阳性(有条件单位可查)CD4淋巴细胞总数小于200mm3或200500mm3CD4CD8比值小于1外周血WBC及T细胞绝对计数下降,血清HIV抗体快速测定试剂盒,阴性,阳性,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GBS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GBS,神经节苷脂(GM1)抗体P2蛋白及抗体,GM1抗体,神经节苷酯(gangliosides)是一组酸性糖脂,由脂类和糖基组成,人类主要有四类神经节苷酯,分别是GM1、GD1a、GD1b和GT1b,每一种神经节苷酯都含有相同的4个糖链,但唾液酸数目不同,GM1含有1个唾液酸,GD1a和GD1b含有2个唾液酸,GT1b含有3个唾液酸。GM1是在神经元膜上分布最为丰富的神经节苷酯。高滴度抗GM1抗体对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和MMN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低滴度抗体无特异性。,P2蛋白及抗体,周围神经的髓鞘中含有P0、P1、P2、X、Y等蛋白成分。P1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所共有。P2分子量较小为周围神经所特有。在AIDP和CIDP患者的脑脊液中检测到P2蛋白抗体,并发现其水平与其病情相关,可用于临床诊断、病情和疗效观察。,MG,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检出率为85-95%约10-15%全身型MG患者测不出,MS,MBP(myelinbasicprotein)24hIgG合成率OB,MBP,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髓鞘蛋白量的1/3,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自身免疫病的重要靶抗原检测脑脊液中MBP及抗MBP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用的辅助指标一般采用ELISA法,24hIgG合成率,比浊法测定血、CSF中的IgG、AlbTourtellotte(1975)计算公式:IgGsyn=(IgGcsf-IgGs/369)-(Albcsf-Albs/230)(IgGs/Albs)0.435注释:IgGcsf、IgGs、Albcsf、Albs单位均为mg%。369是正常情况下血中IgG通过完整血脑屏障进入CSF中的比例,由正常血中IgG除以正常脑脊液中IgG而得。所以IgGs/369是依据病人血中IgG和正常脑脊液/血比例而得到的可能由血中进入脑脊液中的比例。230由正常血中Alb除以脑脊液中Alb而得,所以Albcsf-(Albs/230)是通过损害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的量,此数再乘以(IgGs/Albs)0.43就转化为一对一分子量状态下跨过破坏血脑屏障的过多的Alb与IgG之比。由此得到的是100ml内产生的IgG量(mg),每天产生和吸收500ml脑脊液,再乘以5转化为每500ml(即每天)合成的IgG量。正常值:-9.93.3mg/dl。高于此值提示鞘内IgG合成率增加。,OB,克隆(clone)指一个无性细胞株。寡克隆(oligoclone):两个或多个细胞克隆活化造成不连续IgG带群。寡克隆区带(albands,OB)是一电泳用语,是检测鞘内Ig合成的又一重要方法。测定方法及要点:IEF银染;CSF与血同时电泳,蛋白量标化。意义:OB是MS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OB的存在并非MS病人所特有,在其它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可出现。,抗Yo:抗Purkinje细胞抗体(APCA)抗Hu:抗神经元核抗体(ANNA)正常情况下血和脑脊液中一般无抗神经元抗体,在无神经系统表现的肿瘤患者抗体滴度较低,而在伴有副肿瘤综合征的肿瘤患者抗体滴度较高。80%以上的抗Hu抗体阳性患者有小细胞肺癌。90%的抗Yo抗体阳性患者有妇科肿瘤,通常为卵巢癌或乳腺癌。P/Q-型VGCC抗体阳性率在重症肌无力病人5,而Lambert-Eaton肌无力样综合征则高达95%,这有助于二者的鉴别。,副肿瘤综合征,副肿瘤抗体与疾病,检查方法:免疫组化、免疫印迹、ELISA,系统性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TM)抗中性粒细胞胞桨抗体(ANCA)M蛋白,抗核抗体(ANA),ANA是以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血清稀释度1:40时阳性,有诊断意义。阳性最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全身性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症肌无力。ANA检测可见均质型、核膜型、斑点型、核仁型荧光图谱,以均质型多见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抗ds-DNA,阳性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本试验特异性较高,但检出率较低。,抗ENA,目前可以检测的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有以下7种抗Sm:是SLE标记抗体,它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高,阳性率达95。抗RNP:出现于各种结缔组织中,且是唯一高滴度的抗体,是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rD)的重要依据。还见于多种风湿病,SLE、RA、进行性全身硬化症、皮肌炎。抗SSA:干燥综合征抗SSA阳性率为5065,也可出现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抗SSB:对干燥综合征有较高特异性,阳性率为3050。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为2030。抗JO-1:为多发性肌炎(PM)及皮肌炎(DM)的标记抗体。抗Sd-70:为系统性硬化症,即全身性硬皮病(Pss)的标记抗体。抗核糖体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标记抗体,阳性率为30。,抗心磷脂抗体(ACA),主要见于SLE、RA等患者还见于脑梗塞、肺栓塞、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抗线粒体抗体(AMA),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肝炎活动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多见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者40岁以上妇女可有18检出率,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早期反应,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TM),或称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除定位于微粒体外,也定位于甲状腺上皮细胞膜见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抗中性粒细胞胞桨抗体(ANCA),ANCA是存在于血管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是诊断血管炎的一种特异性指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将ANCA分为胞浆型(c-ANCA)、核周型(p-ANCA)和不典型(a-ANCA)。c-ANCA(PR3-ANCA):主要与丝氨酸蛋白酶类反应,其自身抗原是蛋白酶3(PR3),故又称抗蛋白酶3抗体或抗PR3抗体。c-ANCA主要见于Wegener肉芽肿(WG),具有特异性。也可见于坏死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PAN)、少数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Churg-Strauss综合征(CSS)、少数巨细胞动脉炎、白塞氏病等。p-ANCA(MPO-ANCA):又称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抗MPO抗体),其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等。主要见于特发性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NCGN)、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也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C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