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 :礼运第三十二_第1页
孔子家语 :礼运第三十二_第2页
孔子家语 :礼运第三十二_第3页
孔子家语 :礼运第三十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家语 :礼运第三十二 【原文】 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既宾事毕,乃出游于观之上,喟不过叹。言偃侍,曰:“夫子何叹也?”孔子曰:“昔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吾未之逮也,而有记焉。” 【注释】 司寇:官名。掌刑狱纠察等事。 与于蜡(zh):参与蜡祭。周代于十二月合祭百神,叫蜡。 既:已经。宾:陪祭者。毕:完毕。旧注:“毕宾客之事也。” 观:宫门外阀。旧注:“观,宫外门阙,周礼所谓象魏也。” 大道之行:此指三皇五帝时,大道通行。大道指上古五帝所遵循的社会准则。 三代:指禹、汤、文武时代。英:英才。 未之逮:没赶上。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时,曾参与蜡祭。宾客走了以后,他出来到楼台上观览,感慨地叹了口气。言偃跟随在孔子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呢?”孔子说:“从前大道通行的时代,及夏商周三代精英当政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而有些文字记载还能够看到。” 【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 【注释】 讲信修睦:讲求信用,和人们和睦相处。 不独亲其亲:不但仅敬奉自己的父母。 不独子其子:不但仅疼爱自己的子女。 终:指安享天年。 力恶其不出于身:恶:唯恐,恐怕。旧注:“言力恶其不出于身,不以为德惠也。” 为人:礼记礼运作“为己”。 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 【译文】 “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为大家所公有,选举贤能的人,讲求诚信,致力友爱。所以人们不只敬爱自己的双亲,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社会上的老人都能安度终生,壮年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鳏夫、寡妇、孤儿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人们厌恶把财物浪费不用,但不必要收藏到自己家里;人们担心自己的智力体力不能得到发挥,但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所以奸诈阴谋的事不会发生,盗窃财物扰乱社会的事情不会出现。所以家里的大门不必紧锁,这就叫做大同世界。” 【原文】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则为己,力则为人。大人世及以为常,城郭沟池以为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而选,未有不谨于礼。礼之所兴,与天地并。如有不由礼而在位者,则以为殃。” 【注释】 既隐:已经隐没衰微。 天下为家: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 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 由此而选:选:选拔。旧注:“言用礼义为之选也。” 谨于礼:谨慎地遵守礼法。 殃:灾祸。 【译文】 “如今大道已经衰微,天下为一个家族所私有,人们只敬爱自己的双亲,只疼爱自己的子女。财物想据为己有,出力也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财物和权位世代相传已成常事,建筑城郭沟池作为防御工事。夏禹、商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这个时代产生的,他们之中没有一人不依礼行事的。礼制的兴起,与天地并存。如有不遵循礼制而当权在位的,民众把他视为祸殃。” 【原文】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 孔子曰:“夫礼,先王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列其鬼神,达于丧、祭、乡射、冠、婚、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则天下国家可得以礼正矣。” 言偃曰:“今之在位,莫知由礼,何也?” 孔子曰:“呜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也。吾舍鲁何适?夫鲁之郊及禘皆非礼,周公其已衰矣。杞之郊也禹,宋之郊也契,是天子之事守也。天子以杞、宋二王之后。周公摄政致太平,而与天子同是礼也。诸侯祭社稷宗庙,上下皆奉其典,而祝嘏莫敢易其常法,是谓大嘉。” 【注释】 急:急需,紧要。 列其鬼神:参验于鬼神。 幽厉:指周幽王、周厉王,二人均是昏庸残暴之君。伤:败坏,损坏。旧注:“幽厉二王者,皆伤周道也。” 郊:在郊外祭天。禘:天子诸侯的宗庙五年祭祀一次称禘。非礼:不合乎周礼。 周公其已衰矣:指周公定的礼已经衰微。因周公封于鲁,故云。旧注:“子孙不能行其礼义。” 杞之郊也禹:杞国的郊祭是祭祀禹。 契:传说中宋的始祖,帝喾之子,母为简狄。 守:保留。 祝嘏(g):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 【译文】 言偃又问:“这样的话,礼就是很紧迫的了?” 孔子说:“礼是先代圣王用以顺承自然之道来治理人情的。它参验于鬼神,贯彻在祭、丧、乡射、冠、婚、朝聘等礼仪上。所以圣人就用礼来昭示天道人情,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言偃又问:“现在在位当权的人没有知道遵循礼制的,为什么呢?” 孔子说:“唉,可悲呀!我考察周代的制度,自从幽王、厉王起就败坏了。我舍弃鲁国又能到哪里去考察呢?不过鲁国的郊、禘之祭已不合乎周礼,周公定的礼看来已经衰微了。杞人郊祭是祭禹,宋人郊祭是祭契,这是天子的职守。也因为他们是夏、商的后裔。周公代理执政而使天下太平,所以用与天子同样的礼仪。至于诸侯祭祀社稷和祖先,上下的人都奉守同样的典章制度,祝嘏不敢更改原有的礼制,这叫做大嘉。” 【评析】 礼运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礼义的本原和礼制的演变。孔子首先赞扬了五帝三皇的“大同”世界,认为那是人类历最完美的时期。那时大道行于世,天下人皆知为公,人们推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讲究信用,和睦相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奸谋不兴,盗窃乱贼不作,称之为大同。到了夏、商、周三代,社会由“大同”进入“小康”,社会财富成为私家之物,国家政权也为一家所有,父死子继,所以诈谋和战乱持续。而此时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以礼治理乱世,使天下复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